国外廉洁修身的经验借鉴
鉴于腐败的全球性和危害性,世界各国都积极投入到了反腐倡廉的斗争中。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 在长期的反腐败实践中, 积累了许多历史经验。但是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探索其规律性,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廉洁修身的经验,从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机制而努力,通过考察国外反腐倡廉、廉洁修身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反腐倡廉、廉洁修身发展得好、取得较大成效的国家,除了他们结合本国特点采取种种措施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法制上、道德建设上、监督监察机制等方面都加大了建设力度。
(一)国外廉洁修身理论借鉴
1、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把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
2、17世纪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约翰•洛克提出的权利分立学说。
3、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1968年出版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观点。
(二)国外以法治腐机制借鉴
1、加强廉政立法和反腐败立法
2、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反贪污大会
4、各大洲之间的反腐合作
(三)国外反腐监督机制借鉴
1、设立反腐败监督监察机构
2、普遍实行财务审计监督制度
3、充分发挥新闻监督的作用
(四)国外重建社会道德借鉴
1、严格官员选任和管理,实施“透明”制度
2、讲究“心治”,增强官员自觉
3、振兴社会道德,提高民众修养
国外反腐倡廉、廉洁修身的经验也许在他们国家发展的很好,但不一定适合我国。我国应该结合我国国情,而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机制而努力。
读了《国外廉洁修身的经验借鉴》,我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第一,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增强全体公民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和制度意识,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根本。第二,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形成健全完善的监督制度,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化的关键。完善的监督制度,可以保证权力的授予和运行受到必要的监督和制约。第三,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有效预防腐败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和体现。第四,进一步加强惩治制度建设。惩治腐败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条件。
二、强化廉政文化建设,在思想上筑起防腐反腐的长城。
第一,应从培养正确的荣辱观念抓起,要通过教育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腐败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树立清廉信念;第二,从小就向孩子灌输“俭以养德,廉以立身”的廉洁思想,培养他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是非观念;第三,还应宣传廉洁典型,倡导淡泊名利,使廉洁自律成为公务人员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培养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思想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加民众对反腐败知识的了解,加强民众对腐败问题的认识,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意愿,减少社会文化习俗产生的腐败。第五,是强化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价值理念。把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培养、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使领导干部深刻认识权力的来源、权力的本质和权力使用的规则,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政治基础。
三、把透明的信息公开好。
要充分发挥这一力量,就要尊重他们的知情权。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与社会公众的问责度。目前,权力行使中的神秘主义、暗箱操作现象依然严重。为此首先要严格执行《行政程序法》,并尽快制定《政府信息披露法》,使公开透明原则法律化,具有强制力。要抓好电子政务建设和完善重大问题听证会的制度。真实公开政府信息,将重大决策纳入公众
视野,实现决策民主化。专家指出:“即使一个国家的现行宪法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提高权力机关行为的透明度,实行公开化依然是可行的,且代价并非是昂贵的,一旦这种公开透明的做法被制度化,将成为不易被逆转的强有力的反腐措施。” 其次,实现宪法赋予人民的言论自由权,出台《新闻出版法》,切实保障新闻媒体披露腐败事实真相,满足公众知情、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力。报纸、电视等媒体的监督作用,是国外反腐最有力的利剑。一切腐败行为与腐败份子最怕的是“曝光”。要有勇气进一步解放大众媒体,让媒体说话。利用媒体的力量,宣传反腐倡廉的政策法规,曝光反腐案件,形成对腐败的强大的环境压力,再次要进一步疏通人民群众对腐败检举控告的渠道,并提供保密与奖励的严格承诺,严惩打击报复行为,鼓励人民群众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以上就是我读《国外廉洁修身的经验借鉴》的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