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加强,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
3重视对处境不利的幼儿的补偿教育
4托幼儿机构类型多样化,满足家长对托幼机构教育与服务的不同需求
5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
6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7电视 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手段
8注意特殊儿童的教育。实施“回归主流”的教育
9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10学前教育专业化程度提高
11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12重视解决幼小链接的问题
二现代学前教育的任务与功能
1保障幼儿生存 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权利
2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或身体 认知 情感 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他们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4实现人类社会文化的传递
5消除贫困,提高义务教育效益
6增加工作与闲暇时间,改变家庭生活方式
7促进社区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8提高人口素质
三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1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历史发展问题
2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思想
3学前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中的价值取向 教育原则
4学前教育中儿童观及影响因素,教师角色 权利 义务 素质 及培养培训
5学前教育课程与婴幼儿保育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的开发与组织问题
6学前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制度建设
7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 社区 学前教育的链接与合作问题
四 成熟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格赛尔
对学前教育的启发是
1教育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揠苗助长”
2教育要“适时”
3教育要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
五精神分析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
基本观点有
1重视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
2幼儿教育应重视培养健全人格
3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行为主义的学前教育理论
代表人 华生
1注意环境影响
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
3注意运用强化控制原理
4主意榜样对儿童学习的影响
七认知发展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
1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
2活动是经验的来源
3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4教育的内容要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
5重视儿童与同伴 成人的社会性交往
八三种价值本位的儿童观
价值,即客观的特性与主题需要之间的关系。价值本位,则指价值关系中的主体
依价值主体划分,儿童观可分为三类:国家本为儿童观 家族本位儿童观 和个人本为儿童观
1国家本为儿童观
国家本位儿童观,即从国家利益出发,以国家需要为中心的儿童观
国家本为的儿童将儿童与国家联系起来,重视儿童对国家的意义。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国家比较注重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但这种儿童观并不把儿童当做独立的个体 社会群体中的正式成员加以尊重,而是从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出发考虑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儿童的社会权益和地位难以保障,儿童的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2家族本位儿童观
家族本位的儿童观,即从家族利益出发,以家族需要为中心的儿童观
家族本位的儿童观重视儿童与家族兴衰的密切关系。这种儿童观的积极方面是可能会增加家长的爱心和责任心。其消极方面是易将家族利益置于社会努力之上,从而忽视社会对儿童的要求;易将家族利益置于儿童的个人利益之上,从而忽视儿童的权益 兴趣和需要,使儿童丧失作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
3个人本为儿童观
个人本位的儿童观 即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来看待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以儿童为价值主体,主张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均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利益至上。
个体本位儿童观的确立,对儿童的命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尊重,使儿童的童年充满了快乐;另外,儿童的地位获得了普遍的提升,人们开始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利和人格尊严;最后,它引起人们对儿童世界的特殊关注,使研究儿童 为儿童服务的工作开展起来了
九 影响儿童发展的诸因素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儿童的发展不是某一因素单独影响的结果,而是全部因素综合的系统的影响的结果,而是全部因素综合的系统的影响的结果,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互相结合 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中还有儿童主观心理因素的参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如体貌 身体的内部结构 神经类型等 遗传素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个物前提
1遗传素质决定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决定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
3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儿童某些个别差异
{二}环境
环境是指儿童接触到的周围的人和物的总和。广义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 社会境和学前教育环境。影响儿童的环境也可分成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物质环境是儿童生存的基础
2精神环境是儿童发展的精神食粮
{三}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是指托幼机构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活动。它包括托幼环境和专门开展的教育活动两方面
1学前教育有专职教师
2学前教育有明确的目标
3学前教育是一种最系统 最简洁的影响儿童的方式
{四}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是指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 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映能力,也包括学前儿童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应的能力
1儿童对外界信息具有主动反映的能力
2儿童也会对外界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反映
总之,遗传 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身心发展,是这四个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十为什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1在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之外发生次数和所占时间最多的活动2对人的生活或生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的活动。在幼儿的生活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一}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首先,游戏满足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
其次,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认知发展的需要
再次,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最后,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 自我肯定的需要
{二}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活动
1主动性活动
2独立性活动
3创造性活动
{三}游戏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游戏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4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游戏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游戏在幼儿生活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必要性
十一健康教育的目标
1适应幼儿园所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十二科学教育的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 比较 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研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