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31卷第5期 Chin Med J Metall Indus,October.2014,Vo1.31 No.5 要方向,而上述的不足会在人们的努力下被克服,最终,iPS细 from unmodifi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by Oct4/Sox2/ 胞将为治愈人类许多疾病带来新的希望和契机。 参考文献 [1]Takahashi K,Yamanaka S.Induc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from mouse embryonic and adult fibroblast cultures by defined Myc/Klf4[J3.Cell Res,2007,17(11):959—962. [8]Hanna J,Wernig M,Markoulaki S,et a1.Treatment of sickle cell anemia-mouse model with iPS cells generated from autologous skin[J].Science,2007,318(58):1920—1923. [9] Michael J,Bolandl,Jennifer L,et a1.Adult mice generated from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ure,2009,461(7260):91— 94. faetors[J ̄.Cell,2006,26(4):663—676. Ez]Okita K,Ichisaka T,Yamanaka s Generation of germline-competent induced pluripetent stem cells[J].Nature,2007,448(7151):313— 317. Elo]Xu D,Alipio Z,Fink L M,et a1.Phenotypic correction of murine hemophilia A using an iPS cell—based therapy[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9,106(3):808-813. [33 Yu J,Vodyanik M A,Smuga—Otto K,et a1.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lines derived from human somatic cells[J].Science, 2007,318(5858):1917—1920. [11]Raya A,Rodriguez—Piza I,Guenechea G,et a1.Disease—corrected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from Fanconi anaemia induced E43 Maherali N,Sridharan R,Xie W,et a1.Directly reprogrammed fibroblasts show global epigenetic remodeling and widesprea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ure,2009,460(7251):53—59. [12]Wernig M,Zhao JP,Pruszak J,et a1.Neurons derived from reprogrammed fibroblasts functionally integrate into the fetal brain and improve symptoms of rats with Parkinson s tissue contr|buti0n[J].Cell Stem Cell,2007,1(1):55—70. [5]Zhao XY,Li W,Lv z,et a1.iPS ceils produce viable mice through tetraploid complementation[J].Nature,2009,461(7260):86—9O. [6]Meissner A,Wemig M,Jaenisch R Direct reprogramming of genetically unmodified fibroblasts in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J].Nat Biotechnol, 2007,25(10):1177—1181. diseas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15):5856—5861. [13] Narazaki G,Uosaki H,Teranishi M,et a1.Directed and systematic different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cells from mous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J].Circulation,2008,118(5):498—506. (收稿日期:2014-04-29) [73 Qin D,Li W,Zhang J,et a1.Direct generation of ES-like cells 结核分枝杆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腾宏琴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检验科,内蒙古包头014010 中图分类号:R 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5495(2014)05~0512—03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是一种 生长缓慢,抗酸阳性的棒状杆菌。它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从而 此外,在BACTEC系统内加入P一硝基一a_乙酰氨基一8一羟基苯丙 酮(简称NAP)继续培养2~6天后,根据其生长指数还可初步 鉴别MT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简称NTM),目前在国内 引发全身多系统疾病,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结核分枝杆菌不 易杀灭,少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可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在一定 条件下又可以恢复为具有活力的原生结核杆菌,从而再次导 致结核病的发生 ]。目前,全球大约有1/3的人感染MTB, 外已成为结核病诊断的标准参照系统之一。BACTEC— TB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培养仪,功能与BACTEC-TB460 相似,只是其又在培养管中加入含有RUTHENIUM的荧光 底物,检测标本经前处理接种于该培养管后,如有分枝杆菌存 在,其代谢产物可激发底物RUTHENIUM产生荧光,经扫描 其中5%~1O%的感染者最终发展成为结核病患者。我国是 全球结核病流行严重的22个国家之一。因此,在结核病治疗 的初期,准确、快速、可靠的检测,对临床结核病的治疗具有不 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结核分枝杆菌细菌学检测 后可以自动显示出以生长指数(GI)为表示的测定结果。 1.2噬菌体药敏法 活的MT可以保护菌体内的噬菌体免 受噬菌体杀灭剂作用,从而将结核分枝杆菌与噬菌体共同孵 育。噬菌体侵入结核分枝杆菌后大量繁殖,结核分枝杆菌被 研究发现,结核杆菌繁殖由于受 1.1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法STPK(Ser/tHR蛋白激酶包括PknA\PKnB\PKnd)的控制, 抗结核药物处理时,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则细菌能存活,加 入噬菌体杀灭剂,位于菌体内部的噬菌体不能被杀死。因此 因其经常处于休眠状态和稳定期,因此生长较为缓慢。目前, 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快速培养主要有BACTEC-TB460分枝 杆菌快速培养仪和BAcTEC—TB 960分枝杆菌全自动快速培 对其进行再培养后,菌体会释放出噬菌体,从而在琼脂培养基 上有噬菌斑的出现。该法与传统药敏试验法符合率高,可对 标本直接进行检测,无需特殊仪器,只需3天时间,且操作简 单。 养仪这两种仪器。BACTEC-TB4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是一 种专门针对结核杆菌生长缓慢而研发的仪器,它是以放射性 14C棕榈酸为特殊碳源的液体培养基来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1.3 噬菌体生物发光法 将含虫荧光素酶表达基因F—flux 插入分枝杆菌噬菌体,当F-flux重组噬菌体进入相应的分枝 在培养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消耗碳源,产生放射性CO。,其放 射性强度与MT的生长相关,检测标本中MT只需4~25天。 杆菌体后,在活菌体内增殖,同时F-flux基因表达产生虫荧光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31卷第5期 Chin Med J Metall Indus,Octobe r_2014,V01.31 N0.5 素酶。重组噬菌体表达的虫荧光素酶在体外发光体系中与虫 荧光素及其他因子混合后,虫荧光素酶即可与荧光素作用而 发光,发光强度与荧光素酶的含量呈正比。从而定性和定量 地分析相应的分枝杆菌存活率及其数量。 2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原识别也有差异,此外结核病患者对抗原的识别存在阶段特 异性,从而导致目前任何一个单一的抗原或商品化的组合抗 原检测试剂盒都无法检测出所有结核患者血清中的抗结核抗 体,结核患者的抗体反应是针对许多MT抗原的。因此,筛选 多个纯化的结核病的特异性抗原组成联合抗原是目前血清学 诊断的研究方向_4]。 2.1 菌种鉴定法PCR是一种根据DNA复制原理而设计的 DNA或RNA体外扩增方法。研究人员根据MT的重复序 列、蛋白编码基因以及16SrRNA基因设计出多种特异引物, 3.1.2体液标本抗结核抗体诊断结核菌素和纯蛋白衍生 物(PPD)皮肤试验是最常用、最简便的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感 通过体外扩增所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即可简便、快速、灵敏、特 染诊断方法。PPD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包含多种分 异地从多种临床标本中检测出MT的DNA,且只需1~2天 时间,但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目前已 有多种商品化的MT-PCR试剂盒。 2.2 PCR一直接测序鉴定法 标本的16S rRNA或65000(相 对分子质量)抗原基因可用分枝杆菌属特异的引物对其进行 PCR特异性扩增后进行测定,比较核苷酸的差异性,从而鉴定 出菌种。目前该方法由于技术要求高,仪器特殊、昂贵,所以 难以推广。 2.3 PCR-DNA探针鉴定技术DNA探针是一种能识别特 异核苷酸序列、带标记的一小段DNA分子。分子杂交是其检 测的主要方法。目前,研究人员将DNA探针和PCR技术结 合,发明了多种MT IS6110DNA、16S、16S-23S间隔区rDNA 片段探针以及寡核苷酸探针,建立了菌落杂交、斑点杂交、 Southern杂交、微孔板杂交和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的敏感度 和特异度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4 PCR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鉴定法 PCR-RFLP菌种鉴定法是以分枝杆菌属特异性引物、对标本 中分枝杆菌65000蛋白编码基因、16S或16—23S rDNA进行 体外扩增,然后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进行消化, 最后通过电泳分析酶切图谱对菌种进行鉴定。 2.5 PCR基因芯片鉴定法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将大量核 酸分子以高密度微阵列方式固定在载体上,从而检测出带标 记的待测样品DNA的方法。如果扩增产物与探针序列完全 匹配则结合较为牢固则杂交信号较强;反之,如果有单个或多 个碱基错配则信号较弱。这是一种通过比较是否有突变的探 针杂交信号得到结果的大规模分析遗传差异新方法 。 2.6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 此项技术是利用一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 酸引物对整个DNA链进行探察,于足够近的间距(200~2000 bp)内,在较低的温度下与匹配或部分匹配的退火位点结合, 从而扩增出多态的DNA片段。如果DNA链之间存在差异, 产生的DNA片段数量及长度就会不同,经电泳将这些产物分 开后,可得到多态性很好的DNA指纹图谱,进而可以分型鉴 定 。 3免疫学诊断研究 3.1体液免疫诊断 3.1.1体液标本抗结核抗原诊断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A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结核特异性抗体,尤其是对菌阴 肺结核、肺外结核、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结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存在个体差异,其对MT抗 枝杆菌共同的抗原,PPD皮试阳性并不能鉴别其是因为MT 复合群感染还是接触环境中NTM或卡介苗接种后造成的致 敏,只能根据机体的反应强弱辅助诊断。目前国内、外学者通 过动物模型或临床试验研究纯化抗原、合成多肽和重组蛋白, 筛选致病性结核分枝杆菌表达而BCG不表达的、诱导皮肤迟 发型变态反应(DTH)的特异抗原,以期建立新的结核皮肤诊 断试剂。 3.2细胞免疫诊断 3.2.1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 近年研究显 示活动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或脑膜炎患者血液或局部组 织的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在MT抗原的激活下, 释放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IL-2)受体、膜IL-2受体、 干扰素 (IFN-7)、a一肿瘤坏死因子、IL-18和IL-8的水平不同,与正常 人或非结核性疾病差异有显著性。 3.2.2 T一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和T_细胞亚群分析 MT特异 的蛋白抗原(如ESAT6、CFP10蛋白等)可刺激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生成大量的IFN一 。可 通过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usP0T)法检测分泌IFN-7的外周 血T淋巴细胞,从而建立新的灵敏度高、特异度强的诊断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特异性方法_5]。由于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明显紊乱,其外周血CD 、CD 淋巴细胞下降,CD T淋巴 细胞增高,CD /CD卧比值降低,并伴有T细胞活化功能障 碍,尤其是对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更为显著,而且结核性胸腔 积液中淋巴细胞比例、CD T淋巴细胞也显著升高。分析T 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4色谱技术诊断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中各种组分及含量可以通过高效液相 色谱检测,可依据此对结核分枝杆菌分类进行鉴定,而且还可 以检测体液中分枝杆菌代谢产物,进行结核性脑膜炎和胸膜 炎的病原学诊断。 5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常规细菌学检查由于其直观、简便、价廉等 优点,仍将是重要的实验诊断手段。但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 迅猛发展,其在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目前在临床应用上也有所 突破,必将成为结核病诊断的里程碑。总之,随着结核病研究 的不断深入,结核病的诊断必将会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FI]李恒德,左建宏,王麓山.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1:2175—2180. [2]张江峰,张亚丽,曾照芳.PCA技术联合DNA芯片检测结核分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4年第3l卷第5期Chin Med J Metall Indus,October.2014,Vo1.3l No.5 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EJ].激光杂志,2013,2(34):91—94. 1-33武晓林,方维焕,俞盈,等.结核分枝杆菌同源重组基因敲除系 统的构建和应用EJ3.2012,52(9):1151-1159. Es]许文炯,王燕,石利民,等.酶联免疫斑点实验与蛋白芯片检测 结核分枝杆菌免疫应答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3 (23):673-676. [4]刘冰,陈华根.免疫学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刀.检验医 学与临床,2013,15(10):2027—2028. (收稿日期:2014-02-26,修回2014-03—18) 桥本甲状腺炎综述 王云 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安徽马鞍山243000 中图分类号:R 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5495(2014)05一O514一O2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甲状腺 肿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主要见于3O~5O岁;男女之 破坏。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与自身免疫疾病存在密切关系。 某些革兰阴性球菌感染也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已证 明,大肠埃希菌因产生硫脲类物质而具有致甲状腺肿作用,致 病性埃希菌存在于希腊缺碘区水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缺碘 区。(5)非含碘药物因素:锂剂用于长期抗精神病治疗时约1/ 3病人发生锂相关性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存在甲状腺自身 抗体者较无抗体者常见。IFN—a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肿瘤 后约2O 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5 发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 退。(6)环境:某些环境因素,如煤的有机物污染(包括酚、硫 氢酸盐、间苯二酚等)常引起接触人群甲状腺自身抗体明显增 高。麦胶可能直接触发自身免疫过程。对肠病给予无麦胶饮 食,可有效减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 者甲状腺激素的替代剂量,同时TPOAb进行性降低。 2诊断标准 比为1:4~20;一般男性发病年龄高峰晚于女性1O~15年, 起病隐匿,进展缓慢。 1病因 确切病因未阐明,目前研究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自 身免疫,一般认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是由于抑 制性T细胞功能特异性缺陷,辅助性T细胞功能相对增强,诱 发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免疫机制。桥本甲状 腺炎患者存在的最重要自身抗体为TGAB,TPOAB。在疾病 早期阶段,TGAb、TPOAb均可增高,后来TGAb可消失, TP0Ab可存在多年,TGAb、TP0Ab是有细胞毒性的。经过 甲状腺激素的治疗,这些抗体大部分可以消失。(z)碘摄人 量:在碘摄取最高地区发病率最高,如美国及日本。在低摄人 2.1诊断依据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的 碘国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较低。自1995年, 我国实行全民食用加碘盐以来各地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有明 显上升趋势,滕卫平等通过“碘致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分叶状或结节性 肿大,质地大多韧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咽部不适或轻 度咽下困难,有时有颈部压迫感。偶有局部疼痛与触痛[3 。 随病程延长,甲状腺组织破坏出现甲减。患者表现为怕冷、心 动过缓,便秘甚至黏液性水肿等典型症状及体征。其诊断要 点:(1)高发年龄在30 ̄50岁;(2)甲状腺中度肿大,质地坚硬 发现,碘过量导致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显著增高。又如抗心律 失常药胺碘酮含碘量高(37 ),可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发 生于初始治疗18个月之中。有些在停药后数月发生。甲状 腺抗体阳性较阴性者患病率增高7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 明,碘摄取的增加可刺激人类及实验动物的自身免疫过程,引 起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Gravas病的发生。给慢性淋 是桥本甲状腺炎首发症状[ ;(3)甲状腺功能正常,TPOAb和 TGAb滴度显著增高,是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5O 桥本甲状 腺炎病例出现甲减,血清FT 、TT 减低,TSH显著增高。部 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限碘后可使甲状 腺功能恢复正常。日本北部人群调查显示甲状腺抗体阳性患 分病例仅发生亚临床型甲减,即血清TT 、FT 正常,TSH轻 度增高;(4)疾病晚期碘摄取率减低,甲状腺扫描分布不均,可 者,尿碘排泄率高于正常人群,在限碘后6~8周,高TSH、高 TPOAb及低FT4均明显好转_2]。(3)遗传因素:目前致桥本 甲状腺炎的易感基因和遗传类型尚不清楚,多数研究者认为 本病是伴有不同外显率的多基因遗传,而不是由单基因遗传 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本病 见“冷结节”。甲状腺细针穿刺(FNAC)活检有助于诊断的确 立。 2.2鉴别诊断(1)结节性甲状腺肿:有地区流行病史,甲状 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或低滴度。FNAC检查有 助鉴别。桥本甲状腺炎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 胞浸润和纤维化,大多数病例有淋巴细胞形成,伴有生发中 心。结节性甲状腺肿则为增生的滤泡上皮细胞,没有淋巴细 与多基因遗传易感性有确切相关性。如本病有家族聚集倾 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一级亲属甲状腺自身抗 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感染:目前尚有感染学 胞浸润。(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发病急,甲状腺肿痛常伴 有红肿,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甲状腺激素测定正常。 局部触痛可有波动感,甲状腺穿刺可抽出脓液。(3)亚急性甲 说,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一旦感染病毒,可间接诱发甲状腺 细胞表达HLA-DR,并引发一系列抗原产生、抗体形成及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