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年下半年甘肃省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练习题(五)试题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15年下半年甘肃省幼儿教师《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练

习题(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国家中,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的是。 A:德国 B:法国 C:伊朗 D:埃及

2、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 A.《学记》 B.《中庸》 C.《大学》 D.《孟子尽心上》

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__。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学技术

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__。 A.可操作性 B.时代性 C.创造性 D.方向性

5、教师在实践教育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为() A: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B:为人师表 C:热爱学生 D:注重礼仪

6、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等思想是()中提出的。 A:《学记》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雄辩术原理》 D:《大教学论》 E:《孟子》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体现师生关系具有()特点。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辩证统一 D:教学相长

8、两耳失聪后仍坚持音乐创作的是。 A:舒伯特 B:莫扎特 C:贝多芬 D:门德尔松

9、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的()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

10、违章骑车遇到警察时赶快下车,过马路时听到汽车喇叭声后迅速躲开,属于____ A:强化 B:消退 C:惩罚

D:回避条件反射

11、提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概念的研究者是____ A:加涅 B:皮亚杰 C:奥苏贝尔 D:桑代克

12、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E:重视个别差异 13、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种迁移称为____ A:一般迁移 B:同化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14、下列事件中,属于科学革命的是。 A: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B: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C: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D:祖冲之计算圆周率

15、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所有的学与教

B:实践过程中的学与教 C:社会情境中的学与教 D: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16、德育的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学校德育学家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A:柯尔伯格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彼得·麦克费尔

17、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E:布鲁纳 18、”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__.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9、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了英语音标的学习。根据迁移的性质,这种迁移属于。(2009年湖南)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20、一般说来,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____ A:朋友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研究者角色 D:服务者角色 21、”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我国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A:中庸 B:大学 C:论语 D:学记

23、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__。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学习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有__。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 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

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 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

3、不能把书本上的内容采集为数字图像存储到计算机中的设备是。 A:数码相机 B:扫描仪 C:打印机 D:手机

4、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指的是____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____ A:25% B:50% C:75% D:90% E:100%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__。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8、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__。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9、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____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的作用。 A.基础性 B.前瞻性 C.先导性 D.普及性 E.全局性

11、3~6岁儿童的注意还是以_______占优势。__ A.选择性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注意 D.定向性注意 1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主张构成了____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实验主义 B:经验主义 C:实用主义 D:进步主义

13、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堂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5、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其分为两类,即()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创造性问题 D:认知性问题 E:一般性问题

16、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17、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其建立的时间为__ A.1879年 B.1798年 C.1789年 D.1779年

18、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__。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19、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____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20、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有()。 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21、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22、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23、属于教师的一般角色的有__。 A.传道者

B.授业、解惑者 C.榜样 D.管理者 E.父母与朋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