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善・ J Med Res,Oct 2014,Vo1.43 No.10 乳房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 可行性及其对美容效果的影响 唐 亮 张菊芳 摘要 目的探究将乳房整形技术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对手术患者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 自 2011年9月一2013年9月来笔者医院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其平均 分为A、B两组。其中45例A组患者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乳房整形技术,而45例B组患者只进行传统乳腺癌保乳术。观察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其对手术后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手术后患者在并发症、局部复发、生存情况等方面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手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为94.44%,B组为68.89%,A组远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时应用乳房整形技术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后患者乳房 的美容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乳房整形技术 乳腺癌 保乳手术 美容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5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u the Feasibility of Cosmetic of Breast Surgery Techniques Applied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Its Impacts.Tang Liang, Zhang Jufang.No.J People s Hospital of Hangzhou,Zhejiang 31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on the cosmetic of breast surgery techniques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it s impacts.Methods During the time of September 201 1 to September 2013,90 patients who accepted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were se— 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45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Using breast surgery techniques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 gery,while the other 45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by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only.The treatment effects and the satisfaction on COS- metic of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analysed and compared.Result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af- ter surgery,the proportion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survival,they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with P>0.05.The satisfaction rate in group A was 93.33%,which 68.89%in group B.It was higher in group A than group B,and the results abov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if- cance with P<0.05.Conclusion It would not affect the treatment effects to use breast surgery techniques i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it has good cosmetic results after breast surgery.It deserved to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 Breast surgery techniques;Breast cancer;Breast—conserving surgery;Cosmetic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 月~2013年9月来笔者医院进行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患 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者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的保乳手术仍是乳房癌患者尤其是早期乳房癌患者 资料与方法 的首选手术方法。相比于其他手术方式,保乳手术切 1.一般资料:自2011年9月一2013年9月来笔者医院进 除范围小,保留了女性性征器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 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9O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的生活质量。但据有关文献报道,约有14%一15% 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6.6岁。所选择的患者均符合保 的患者手术后美容效果不佳,为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 乳手术的治疗标准:①肿瘤直径≤3cm;②患者的肿瘤位置与 良影响 J。乳房整形手术则可针对原发疾病和躯体 乳头乳晕距离>2cm;③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现象发生;④不 缺陷,重塑完美乳房,消除形体和心理缺憾 。本研 是多灶或多象限的肿瘤病变;⑤患者均能接受放射性治疗;⑥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的原则将所选患者 究为探究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时应用乳房整形 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45例A组患者在乳腺癌保乳术中应 技术对患者治疗效果与美容效果的影响,从2011年9 用乳房整形技术,而45例B组患者只进行传统乳腺癌保乳术。 2.手术方法:(1)切口的选择:选择切口时应综合考虑患 作者单位: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者乳房体积、下垂度与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等因素。B组患 通讯作者:唐亮,电子信箱:tlbook001@163.cam 者中有15例采用单切口,另30例采用双切口(乳房与腋窝分 ・164・ 医学研究杂志2014年1O月 第43卷第10期 别做切口)。A组患者若肿瘤位置在其乳房上半部可选择相 应位置的弧线或者平行四边形切口,若在下半部分则可采用 放射状或“J”形、”L”形状切口。若肿瘤位于上部接近乳晕的 患者可用蝙蝠翼状的切口,而位于下象限位置可选择乳房下 皱襞切口。(2)肿瘤切除和切缘范围:手术应切除肿物周围约 1.0~1.5cm的正常乳腺组织,分布在切缘的内、外、上、下缘 以及基底与表面部位缝线以作标记,手术中应明确各切缘是 否有残留肿瘤。如果患者的切缘显示阳性,则需进一步扩大 切除范围,直到切缘为阴性为止。(3)腋窝淋巴结的处理:采 用美蓝示踪法活检患者的腋窝进行前哨淋巴结。对有淋巴结 转移的患者,清扫患者的I、Ⅱ、Ⅲ水平淋巴结,否则只清扫I 水平以及部分Ⅱ水平的淋巴结。(4)乳腺缺损的修复:B组患 者在肿瘤切除后将其残留腺体直接缝合或仅缝合部分。A组 患者则采用乳房修补技术对残缺进行修复。主要修复方法可 有乳腺组织腺蒂瓣转位法,“J”形或双环缩乳成形法以及局部 皮瓣或脂肪筋膜瓣转移法等。 ・论 善・ 3.患者治疗效果及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手术后对所有手 术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局部复发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进 行乳房美容满意度调查,填写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该 量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4级。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对以上两组患者相关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其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而计量数据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从表1给出了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A组有11例出现并发症,比例 为24.44%,B组有13例出现并发症,比例为 28.89%,两组并发症比例相差不大,另外,两组患者 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基本一致(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两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比较:A组患者的 生存率为93.33%,B组为91.11%,两组患者的肿瘤 讨 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年龄 转移发生比例与局部复发比例也基本相当,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比较 呈年轻化的趋势 。当前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 重要方式,且其外科治疗已从根治术、扩大性根治术, 逐步发展为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手术。随着综合性 治疗的快速发展,保乳手术显示出了良好应用前景。 但该种手术也同样存在手术后美容效果不理想等困 境。乳房整形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近 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乳房整形术不仅可以改善外 观,还能有效缓解因乳房肥大及下垂引起的各种症状 及由此引起的继发病损。 3.两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手术后非常 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占该组总患者的比例表示该组满 为改善保乳手术患者的美容效果,可在乳腺癌患 者进行手术时应用乳房整形技术 。对此,本研究 意率,A组满意率为93.33%,B组为68.89%,A组 远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 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来笔者医院进行乳腺癌 保乳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进行分组分析。通 过对采用乳房整形技术的患者与没有采用乳房整形 技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采用整形 技术的患者中有93.33%的患者对自身手术后的美 容效果感到满意,而没有采用整形技术的患者中仅有 68.89%的患者感到满意,可见,该技术对患者美容起 到了积极的效果。而且采用乳房整形技术保乳可以 ・】65・ ・论 善・ J Med Res,Oct 2014,Vo1.43 No.10 2 刘长高.MRI动态增强时间强度曲线与乳腺癌微血管密度的相 允许扩大切除范围,提高切缘阴性率 ’ 。患者所采 取的整形技术具体可为在手术时据患者肿瘤所处的 位置、乳房大小以及乳房下垂度来选择合适的手术切 口以及合适的和缺损的修复方法。还可应用乳房缩 小成形技术、乳房下垂矫正技术等。选择手术切口时 不仅应使切口位置隐蔽,瘢痕小,还应选择方便切除 病灶,修复缺损的位置。在乳腺缺损的修复方面,如 果患者的缺损较小,可直接缝合,如果直接缝合有困 难,则可游离一定区域的乳腺组织腺蒂瓣来修复缺 损。对于乳房内侧的肿瘤,可选择皮肤皮下组织腺体 瓣的方法来修复缺损。另外,从可行性方面分析可 见,采用整形技术的患者并没有因加入整形技术而延 迟了保乳手术后放疗、化疗时间,其引流管在患者体 内放置的时间没有加长,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没 有增多,患者的生存比例也变化不大,也即在保乳手 术应用乳房整形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9):1202—1204 3 Hill K,Christine E.Cosmetic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reported by patients having undergone breast—conserving treatment[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ogy・Physics,2012,83 (3):839—844 4 周围.残留腺体转位整形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J].中 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1):1338—1341 5 Ghoussaini M.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identifies three new 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loci[J].Nature Genetics,2012,44(3): 312—318 6 Stephens,Philip J.The landscape of cancer genes and mutational processes in breast cancer[J].Nature,2012,486(7403):400—404 7 周慧芳,余如平,徐敏.腹腔镜下带血管蒂大网膜瓣乳房肿瘤整 形术手术配合[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1):161—163 8 Gainer SM,Lucci A.Oncoplastics:techniques for reconstruction of partial breast defects based on tumor location[J].J Surg Oncol, 2011,103(4):341—347 9 Fitoussi AD,Berry MG,Fama F,et a1.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 for 总之,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时应用乳房 整形技术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后患者乳 房的美容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平,李云鹏,张万峰,等.PIM一1蛋白激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 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6):725—728 cancer:analysis of 540 consecutive cases[J].Plast Reeonstr Surg, 2010,125(2):454—462 10 Haloua MH,Krekel NM,Winters HA,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of oneoplastie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current weaknesses and future prospects[J].Ann Surg,2013,257(4):609—620 (收稿日期:2014—04—04) (修回日期:2014—04—16) 阿仑膦酸钠与他汀类降脂药联 △ 厶 口,口 疗老年性 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郭丙杰 张东阳 摘 要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片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症和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观 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脂、血钙、磷、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疼痛的评价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各治疗组腰部、大转子 和尺骨远端BMD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及阿托 伐他汀组血脂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清钙、磷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治疗组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组AKP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其 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片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骨质疏松伴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 效,优于单独使用阿仑膦酸钠或阿托伐他汀,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高脂血症 骨密度 阿仑膦酸钠 他汀类降脂药 [中图分类号] R591.44 R589.21 [文献标识码]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icacy of fAiendronate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Senile Os- 作者单位:450053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