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盖梁支架方案受力分析报告

来源:一二三四网


%%%%%%%%%%改建工程(LA段)施工第一标段(桩号)QMW大桥盖

梁支架方案论证

受力分析报告

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2、盖梁支架体系介绍 ................................................................................................. 2 3、计算分析依据 ......................................................................................................... 3 4、计算分析模型 ......................................................................................................... 4

4.1 盖梁支架有限元分析模型............................................................................. 4 4.2 构件截面及材料性能..................................................................................... 4 4.3 计算采用的荷载情况..................................................................................... 5 5、盖梁支架计算结果 ................................................................................................. 6

5.1 盖梁支架变形分析结果................................................................................. 6 5.2 盖梁支架应力分析结果................................................................................. 7 5.3 盖梁稳定分析结果......................................................................................... 8 6、施工支架验算结论与建议 ................................................................................... 10

6.1 结论............................................................................................................... 10 6.2 建议............................................................................................................... 10

-1-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改建工程(LA段)施工第一标段(桩号)QMW大

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1、工程概况

QMW大桥位于¥¥¥¥¥。桥梁全长156.44米,桥梁跨径为3×25m+3×25m预应力砼T梁,上部采用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桩柱接盖梁以及空心薄壁墩接盖梁,基础采用桩基础。桥面铺装采用10cm厚C50砼调平层+10cm沥青层。

下部结构采用空心薄壁墩接盖梁,基础采用桩基础。连续梁2#、3#、4#主墩基础采用υ1.5m群桩承台。

表1-1 连续梁桥墩设计情况

序号 1 2 3 墩号 2墩 3墩 4墩 ###桩长(m) 19.8 18.7 17.3 承台尺寸(m) 6.6×6.6×2.5+6.6×6.6×2.5 6.6×6.6×2.5+6.6×6.6×2.5 6.6×6.6×2.5+6.6×6.6×2.5 墩高(m) 24.6 26.7 24.6 桥梁宽度为24.5m(0.5m墙式防撞护栏+10.75m行车道+2m中间带+10.75m行车道+0.5m墙式防撞护栏);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桥梁右偏角90度;桥梁纵坡位于-3.9%纵坡上;桥梁横坡为2.0%的双向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洪水频率1/100。

-1-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2、盖梁支架体系介绍

该大桥盖梁长度为11.39m,宽为2.7m,高为2.5m,采用C30混凝土,理论方量为76.88m³。对于盖梁支架体系,自上而下其结构为工字钢横梁、工字钢纵梁和预埋钢棒。该结构施工方便,结构受力简单明确,且不会发生支架下沉的问题。

盖梁支架方案中加固预埋钢棒,与薄壁墩实心段主筋用牛腿焊接。 钢棒下方采用∮14钢筋网片,防止受力集中混凝土受损。 工字钢横梁搁置在工字钢纵梁上, 间距按0.5米布置。

工字钢纵梁搁置在原本预埋于薄壁墩墩身的Q345钢棒上,两纵梁间用拉杆相连。

支架布置示意图如图2-1、2-2、2-3所示。

模板盖梁方木横梁工字钢纵梁薄壁墩预埋钢棒

图2-1 盖梁支架横桥向侧面图

钢板预埋是先用大于钢棒的PVC管预埋,在PVC管子下面放上两层小钢筋网

片,以减少小钢棒下面受力集中,造成混凝土有损伤。并且在方木横梁与盖梁模板之间铺设木楔块,用于调节模板标高和方便拆除盖梁低模板。

-2-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模板工字钢横梁薄壁墩工字钢纵梁预埋钢棒

图2-2 盖梁支架纵桥向立面图

工字钢横梁盖梁薄壁墩模板工字钢纵梁

图2-3 盖梁支架平面图

3、计算分析依据

本方案分析计算时,主要依据下列标准和技术文件。 1)《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G D62-2004)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5-2003)

4、计算分析模型

4.1 盖梁支架有限元分析模型

11.39m盖梁支架有限元模型中采用梁单元对工字钢横梁、工字钢纵梁和方木横梁进行了模拟。根据支架体系的设计及工作状态,边界条件考虑如下:

(1)预埋的钢棒简支于桥墩两侧边界点上。 (2)工字钢纵梁简支于预埋的钢棒上。 (3)工字钢横梁简支于工字钢纵梁上。

此支架有限元模型共包括276个单元和292个节点,整体模型如图4-1所示。

图4-1 盖梁支架模型

4.2 构件截面及材料性能

本支架体系各主要构件的截面形式如表4-1所列;所用材料的容许应力如表4-2所示。

表4-1支架体系各主要构件截面类型

-4-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序号 1 2 3

构件名称 预埋钢棒 工字钢纵梁 工字钢横梁 截面形式 直径150mm 双拼I56c工字钢 I20b工字钢/双拼I20b工字钢 表4-2钢材容许应力

钢 号 应力种类 Q235 弯曲应力[σ](Mpa) 剪切应力[τ](Mpa) 挤压应力[σ](Mpa) 注:按《钢结构规范》(GB50017-2003)进行选用。

215 125 215 Q345 310 180 310 4.3 计算采用的荷载情况

本支架计算考虑了支架体系自重,计算实际浇筑钢筋混凝土重量,同时考虑到施工人员与工具、混凝土振捣及模板系统重量等施工临时荷载,全部乘以1.2的系数进行考虑。最终荷载以梁单元集中荷载的形式加在工字钢横梁跨中。盖梁支架的荷载如图4-2所示,荷载值见表4-3所示。

-5-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图4-2 盖梁支架加载示意图

表4-3 工字钢横梁所承受上部结构传来荷载一览表(单位:kN) 荷载类型 一号工字钢横梁 二号工字钢横梁 三号工字钢横梁 四号工字钢横梁 五号工字钢横梁 六号工字钢横梁 荷载值(混凝土自重)(钢模)(振捣产生的力) 48.28 55.61 62.94 70271.0 70.27 84.93

5、盖梁支架计算结果

5.1 盖梁支架变形分析结果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最大下挠量为15.87mm,如图5-1所示,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2.4节)不大于l/400的要求。

-6-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图5-1 结构变形图(单位:mm)

5.2 盖梁支架应力分析结果

在支架自重、模板系统自重及浇筑混凝土重量等荷载作用下,施工支架体系各构件的应力分析结果如下:

支架应力值为-145.8~115.4MPa,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4.1节)的要求,应力结果如图5-2所示。

-7-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图5-2 结构应力等值线图(单位:Mpa)

5.3 盖梁稳定分析结果

结构前三阶失稳模态如图5-3所示。前三阶结构失稳都是靠外侧工字钢横梁发生侧向失稳。

(a)结构一阶失稳模态(屈曲系数为4.630)

-8-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b)结构二阶失稳模态(屈曲系数为4.632)

(c)结构三阶失稳模态(屈曲系数为5.018) 图5-3 前三阶结构失稳模态及屈曲系数

-9-

大桥盖梁支架方案论证

6、施工支架验算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通过对盖梁支架体系的分析计算可知:

1)对于盖梁施工支架,施工荷载作用下最大变形为15.87mm,其刚度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2.4节)的要求(不大于L/400)。

2)盖梁施工支架最大组合拉压应力为115.4MPa,出现在预埋钢棒和工字钢纵梁处,验算结果表明应力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4.1节)的要求。实际施工应在钢棒上方加校位垫片,避免了应力集中,而且由于实际荷载类型为均布荷载,更有利于结构受力。

3)稳定性验算表明:盖梁支架的第一阶失稳模态临界荷载荷载系数为4.630。

6.2 建议和注意事项

基于上述的计算结果,为确保现浇支架的安全性以及在建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

1)为确保支架施工过程的安全,需对支架进行静载试验,通过静载试验检验支架的安全。试验过程中加强观测,确保预压过程支架的安全。

2)在使用过程中,应进一步对支架进行观测,确保使用过程支架的安全。 3)现场施工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字钢焊缝的质量。

4)施工时应按计算挠度值设预拱度,并应搭设足够宽度的操作面(一般每边不小于1 m )和周边护栏(高度不小于1.2 m);各种支架的护栏边,都应满挂密目安全网,以防止高空坠落。

5)预留孔宜用空心PVC管,其内径宜比预埋钢棒直径大1 cm左右以便穿管,预埋钢棒悬臂长度应足以支设工字钢纵梁,可将预埋钢棒与纵梁互相焊接牢固。如墩柱钢筋间距比预留孔小,可将钢筋向两边稍弯并局部加配钢筋。应在墩柱混凝土有一定强度后(一般不少于设计值的70%),才能搭设支架模扳和浇注盖梁混凝土。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