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基层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职能定位的几点思考

来源:一二三四网
2006年第2期

对基层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职能定位的几点思考

孝感市科技局 熊劲松

编者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动力,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部门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加快科技投入经济的步伐,发挥其最大效能,一直是科技部门在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孝感科技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对基层科技部门如何服务经济建设进行了探讨,供读者参考。

一、基层科技部门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综观孝感市科技发展历史和现状,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在服务经济建设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

(一)工作面广与信息面窄的矛盾

科技局作为政府的一个综合职能部门,面对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科技管理工作,内容之多,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业务部门。但长期以来,科技部门自身建设严重滞后,科技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收集方式落后,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难以及时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服务手段有限,与经济发展步伐不相适应,矛盾较为突出。

(二)管理的全方位与应对能力不足的矛盾

国家从十五起调整了科技计划的体系格局,通过3+2模式,组织实施了20余种科技计划,形成了全方面主体化的科研开发体系,并有大量的科研经费作支撑。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基层科技部门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组织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科技发展工作,另一方面又面临经费短缺,矛盾较为突出。

(三)社会大需求与自身职能弱化的矛盾

1

作为政府的综合职能部门的科技部门,具有科技规划、项目计划、成果推广、知识产权管理等十大工作职能。可以说,每个职能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息息相关。但由于基层科技部门自身条件差,协调手段不足,很多职能作用难以发挥,与科技部门的应有作用形成较大反差。导致职能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调控手段不足而导致的职能弱化,如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面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科技部门的协调作用十分有限,无论是长远规划还是短期计划都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二是部分执法手段不足而导致的职能弱化。如专利执法、地震减灾执法等,既没有专门机构,又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有法难执;三是由于自身工作的力度不够而导致的职能弱化。如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是成果的转化应用,我们通常所说的引进技术、引进人才,目的是要把技术物化成产品。但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工作,基本上是企业自己收集,自己联系,自己引进。而科技部门面对社会各行各业对科技成果信息的强大需求,在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传递、交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由于缺乏调研加之信息库没有战略储备,科技部门对企业的技术需求不甚了解,不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更不知道这些技术在哪里能找到对接渠道。结果是,我知道的别人也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也不知道,难以为企业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服务,导致职能弱化。

(四)现代管理与传统思维的矛盾

2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但在许多基层科技部门,仍然是传统观念下的封闭管理模式,例如,只注重部门计划项目的封闭管理,不注重部门间诸多计划的协调配合;只注重群体项目的优中选优,不重视宏观计划下项目资源的整合;只注重项目申报,不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注重本地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注重外地、外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总之,基层科技部门不改变这种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现代科技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科技部门的优势在哪里?

过去我们常说要发挥科技部门的优势,科技部门常把对上能争取项目经费当成自身优势。但笔者认为,仅就项目经费而言,科技部门与同其他部门相比,弱势是明显的,如孝感市农业局2003年“优化米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国家经费4000万,地方配套2000多万,一个项目就是6000多万元,一个项目比科技部门争取100个项目的力度还要大,影响还要大。科技部门由于计划项目种类多,经费分散,项目经费块头小,一个项目少的几万元,多的也只有几十万元。尽管科技部门在申报项目和争取经费过程中作了不懈努力,甚至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一个几万元的项目经费,对促进企业发展的效能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除能争取项目经费外,科技部门对企业的其它服务职能,又极其弱化。这也是科技部门长期以来得不到领导重视和企业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二)基层科技部门拿什么去为企业服务?

八十年代曾有过这样的一句顺口留“农委忙,科委闲,财办讲赚钱”,那时候的科技部门没有三项经费,没有项目经费给企业,只能抓抓调研,作作总结,搞搞汇报,办办试点,担子不重而显得清闲。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邓小平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提高到异常突出的位臵,科学技术已成为广大企业和农民的强烈期盼,可以说是求饥若渴,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作为科技工作主管部门的科技部门,肩上担子的份量可想而知。但由于过去几十年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基层科技部门似乎并没有为承担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战略储备,并没有很好地把这种强大的势能转变成应有的动力,也正是这种意向思维和工作惯性,科技部门对企业需求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因此,随着各级三项经费的逐步启动,基层科技部门一直把跑项目、争经费作为企业服务的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方式,把为企业跑多少项目,争多少钱作为科技工作的标志工程。那么试想,科技部门若没有三项经费或三项经费今后改变了部门运行渠道,那么科技部门还能为企业做些什么,拿什么去为企业服务?

(三)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基层科技部门的工作切入点究竟在哪里?

基层科技部门目前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科技部门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重任面前,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4

另一方面科技部门面对社会大需求与自身能力不足的矛盾常常把自己推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两难境地。三是面对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在抓科技的大前提下,科技部门常常为难以开展与其它部门既不雷同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而发愁。因此,如何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找准自己的工作切入点,是基层科技部门要首先破解的难题。

综上所述,基层科技部门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是勿容臵疑的,要改变这种现状,科技部门勿必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调整重点,重塑形象。

三、对孝感市基层科技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以信息服务为重点,建立信息资源库,强化服务功能。 与科技部门有限的资金相比,企业更需要的是技术信息、成果信息、人才信息和政策信息。从国家、省层面讲,科技部门抓科技信息得天独厚,国外有科技参赞,国内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网络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搜集信息,就能广集众长,独树一帆,为广大企业和农民提供雪中送炭式的信息服务。因此,笔者建议建立市、县两级科技信息中心,重点加强与外地、省级科技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信息机构的信息对接,形成一个覆盖面广,渠道畅通,转换迅速,反应灵敏,内容丰富,互联互动,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及时有效地为广大企业和农村提供技术信息、成果信息、人才信息以及政策走向等信息服务,以信

5

息服务为圆心,全方位地开展服务工作。

(二)以帮助企业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作为工作切入点,把虚工作做实,把实工作做好。

过去科技部门抓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工作,一般是在企业和大专院校之间临时性的举办一些联谊会、洽谈会等活动仪式,但这类活动,由于调研不充分,针对性不强,局限性较大,对接不好,加之跟踪服务不到位,有头无尾,大多没有实际效果。因此,基层科技部门要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库资源,在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引进技术成果,并建立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发现一个引进一个,引进一个成功一个。

(三)以提高领导科技意识和劳动者素质为切入点,加大科技培训的工作力度。

基层科技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适用技术人才、县市党政领导和科技管理干部的科技培训,提高其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通过科技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适合基层工作需求的专业化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队伍。大力开展面向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科普工作,使其逐步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