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一二三四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李路布交

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06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进一步的深入,以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机械记忆为基本特征的物理教学模式已被摒弃,要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物理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物理知识需求,加强学生在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方面的培养。

传统的物理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物理知识和技能技巧为目的,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消极、受压制的地位。教师的这种强行施教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打击了学生上物理课的积极性,出现了随着年级升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渐下降的现象。物理课上无精打采,很反感物理教师喋喋不休地说教,感觉物理越学越难。然而在课外,学生对自然界奇异的物理现象却兴致盎然,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物理的方式,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充当收集知识的容器。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为此,要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

1.师生地位平等化。如果课堂是一台戏,那么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演员积极主动入了戏,这台戏才是成功的。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利用学校现有计算机、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等,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丰富教学活动。

3.个性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每位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的了解也有所不同,因而要以自身的优势形成独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其次体现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上,再次体现在教学风格的个性化上。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还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传递信息的工具。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将极大地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

二、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物理的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是衡量课堂教学好坏的重要标准,能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提高。教师必须考虑到可能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尽可能地去满足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渴望和需求,变畏学为爱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乐学,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不断的提高。 1.唤醒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争做课堂的主角。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学生对老师的学习依赖性很大。物理教师必须设法引导学生,使学生人人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掌握方法与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物理课堂上主要传授学习物理的方法与技能技巧,让他们懂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能,更多的练习由学生在课后自由、轻松、愉悦中独自完成,使学生体验战胜困难后带来的喜悦感、成功感。

3.用好教科书中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积极利用小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作用,带动教学,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力为目标”的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欣赏学生,激励学生

寻找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的的进步,并毫不吝啬地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减少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加学习的自信性,从而自觉地面对困难、挑战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1.微笑的鼓励。物理教师在课堂上保持适当的微笑,以减轻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多用“很不错,请继续”“不用怕,失败了不要紧!”“来,你一定能行!”等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期望,使其受到鼓舞,打消思想上的顾虑。

2.轻批评重表扬。教学中难免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批评要选择伤害学生最小的言辞,诸如“希望引起注意”,“不希望以后再出现这类问题”等语言;若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学生经常性的批评,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和对学习的畏惧感,进而对物理也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于还要“扩大”优点,加以表扬和肯定。而当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独到见解时,更是需要主动进行大力表彰和鼓励,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习惯性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