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班级:地点:见习报告
带队老师:曾拓
一、见习目的及意义:
通过了解精神病人的症状,切身体验精神病人的痛苦,让大家树立了一种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改变一直以来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同时将所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临床。
二、见习任务:与不同特点的精神病人交谈,了解他们的病史、病因和症状并做好记录。
三、见习时间:20__年4月20日至4月24日
四、见习感想:
这星期我们班安排了见习,我们分为三组分别去三个地方见习,我被任命为其中一组的组长带队去了第三人民医院见习。初初知道要去精神病院见习时,我和其他组员都有些许兴奋。在我们的概念里,学心理学出去后就是给人做心理辅导,为精神病患治疗。而精神病院在我们看来就像电视里演的一样,里面的病人都疯疯癫癫,医生护士也由于长时间接触精神失常的患者而变得麻木不仁,对病患非打即骂。但当我们真正到了医院时,里面的场景却让人意料之外的熟悉。医院大厅人员稀少,并不像普通医院那样人满为患,但抓药问诊与普通医院又并无不同。医生护士也不是想象中的冰冷残酷,而是像普通人那样有说有笑,偶尔会
抱怨一下一些无伤大雅的琐碎事。医生对我们到来表示欢迎,并没有因为我们打扰到他们的工作而不耐烦,这让我们对于未来几天的见习稍微放松了一下。
第一天见习时,我们分成了三个小组分别去不同的科室见习。我带领的小组先去了精神四科,医生说里面都是女病人,比较好相处。到了科室,医生就直接让我们自己去接触那些病患。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找了一个与我们年龄相近的女生来交流,我们觉得年龄相近的话会让我们更聊得来。这个病患今年才十七岁,还在上高二,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们知道她已经在医院呆了几个月了。她被送来医院的原因是经常会无故摔东西,情绪异常。在被送来医院前,她的生活过的并不如意,父母离异后,父亲很快由于别的女人在一起了,对她也没有以前那么关心了。在学校里也没有交好的朋友,甚至因为曾经在学校发过病而让她的同学都有些畏惧她。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她没有任何过激反应,谈到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时也没有过分激动的表现,言行举止与常人无异,完全无法想象她之前的病情已经严重到需要送医院的程度。
之后我们向该患者的主治医生询问有关她的病症,医生说她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
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她被送来之前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突然兴奋,冲动,她对自己的这些行为完全没有意识,不记得自己有过那些行为。但经过治疗她的病情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不会再自言自语,也不会无故摔东西了。
之后几天我们还陆续见了几个病患,他们之中有的是因为情绪障碍送进来的,有的是由于对酒精过分依赖而导致精神失常,也有在戒毒过程中出现戒断症状的,但经过治疗后,他们的病情已经好转很多,思维较清晰,如不是事先知道他们是精神病人,他们完全与正常人无异。
完成见习后我一直在想这些天我接触过的患者,他们当中大多数都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有一些精神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与正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一次见习,我慢慢了解心理疾病跟生理疾病一样,有轻有重,轻的几天就好了,重的也许一辈子都好不了。甚至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更难治,因为人的心理是难以捉摸的,不像人的身体那样可以轻易的用仪器检查出来。这次见习我渐渐明白了心理健康对人有多重要,也更加了解了现如今心理学的重要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