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朋友
“让诚信回归”系列班会计划方案
【教育背景】
明礼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础,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十分崇尚的美德。但是当前生活中出现的论文剽窃,考试作弊,使用假币现象以及劣质奶粉,注水肉,假药等严重问题威胁着人民健康,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在人们心理上造成恐慌,反映出社会诚信的缺失。如何养成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素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活动目标】
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知道诚信是人生道路上的永远朋友,当诚信美德渐行渐远时,只有从身边做起,提高诚信意识,才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设计理念】
由于诚信只是一种道德规范,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如法律那么强大,因此通过建立学生诚信记录机制,将学生的不诚信记入个人的诚信档案来增强学生的自律性的做法是一种尝试。其最终目标是让诚信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自发地去讲诚信,树立讲诚信是符合自己的人格特征和身心发展需要的观念。这种用打分的办法来评判学生的诚信度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本次系列主题班会的调查问卷的设计、数据的统计等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可操作性,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学习结论的开放性。
【活动对象】
高二(7)班全体学生
【活动方法】
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讨论法,
【活动准备】
1.设计调查问卷表.
2.发动全体同学都参与诚信故事、格言收集。搜集同学中间诚信的事,排练小品、
准备幻灯片、诚信故事、动画.
3.准备采访录象.
4.将自己对“什么是诚信”的理解写成文字材料.
5.摘录有关“诚信”的广告词、宣传标语、口号.
6.制订班级“诚信公约”.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社会诚信状况
首先开展社会诚信事例调查活动。方法是围绕诚信主题设计调查问卷,把学生分为调查小组,每组调查一个内容,并做好记录。
其次开展社会诚信缺失现象原因调查活动。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通过书报资料、网上资料寻找原因。另一组通过走访校长、专家进行原因考证,填写调查记录表。
最后整合汇总调查结果,撰写报告,得出小组调查结论。在调查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失信现象成为当前社会生活和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影响着人际和谐、事业成败乃至民族兴衰,在活动中使学生会交往、会合作、会学习。
第二阶段:开展让诚信回归校园活动
1.收集推广人际交往中坚持诚信准则的好方法:
①查阅资料②网上收集③咨询老师;
2.开展中学生讲诚信宣传活动:
①通过晨会、班会进行宣传
②办一期讲诚信的专题板报,展示诚信感人事例带来的社会文明
③在校园网上开设讲诚信专栏,宣传讲诚信的方法
④开展“让诚信回到身边”金点子评比活动;
【活动评价】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袋:班委选定评价内容、建立评价机构、给出评价标准、制作“学生诚信评价量表”,由值日生随堂记录。记录过程会使学生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