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在签订后立即生效?

来源:一二三四网

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采取欺诈、威胁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被视为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时起失去法律约束力,但如果无效部分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则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对于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根据劳动部制定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应按规定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包括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待遇、工伤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损失。

法律分析

一、无效的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无效对吗

无效的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二、劳动合同无效的责任

用人单位有过错的

劳动部于1995年5月制定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该《办法》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无效的劳动合同,或订立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按下列规定赔偿劳动者损失:(一)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二)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保护津贴和用品;

(三)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保险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四)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持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五)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对于上述规定中有关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赔偿,鉴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有相关规定,应按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予以执行。

结语

根据以上内容,劳动合同自签订之日起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被认定为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劳动合同的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需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的无效劳动合同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应按规定赔偿劳动者的损失,包括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待遇、工伤医疗保险待遇等。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执行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三条 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