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肖像权的民事责任和法律依据。侵权人需承担民事责任,但不判刑。被侵权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删除照片、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和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侵权行为需满足有损害事实、有过错和有因果关系三个条件。
法律分析
一、侵犯他人肖像权判刑吗
1、侵犯他人肖像权不判刑,侵权人侵犯他人肖像权的承担民事责任,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公民被侵犯肖像权的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行为,删除已经公布的照片,要求侵权人采取措施恢复名誉,消除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对被侵权人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八条,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二、侵犯肖像权有哪些民事责任
1、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如被摄者肖像权受到侵害后,受害人的名誉、地位、身份受到打击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体现为肖像权人就其肖像获取财产利益的可能性减少,这里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包括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害。
2、侵权人主观上有过错(这里包含故意和过失)。即摄影活动中确有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非法侵害他人肖像权的,即可认定有过错。
3、损害事实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有因果关系必须是摄影者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结语
侵犯他人肖像权是一项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和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的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并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侵权人应停止侵害行为、删除已公布的照片、采取措施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并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还应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侵犯肖像权不仅会造成精神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财产利益的减少。因此,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应受到民事责任的追究,而非刑事判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二十一条 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中关于肖像使用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作出有利于肖像权人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七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