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对拆迁纠纷,有哪些诉讼途径?

来源:一二三四网

拆迁纠纷的起诉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起诉状应向法院递交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在15天内提出答辩状;民事诉讼流程包括确认被告、书写诉状、提交诉状和证据、举证、开庭审理等步骤,拆迁纠纷应及时处理并提供合法证据以增加胜诉机率。

法律分析

一、拆迁纠纷有几种方式起诉

起诉的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房屋拆迁纠纷民事诉讼流程怎么操作的

1、要确认被告。

如果是个人,可以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如果是单位,可以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

2、书写民事诉讼状。

诉状应说明当事人身份情况、诉讼请求、以及事实与理由。为确保判决的顺利执行,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提交诉讼状和证据。

准备就绪后,就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交诉讼状和证据,立案庭的法官会在七天内通知您是否立案。

4、举证。

立案后,人民法院可能会指定举证期限,要求在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则不予质证。

5、开庭。

立案后,人民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开庭时应准时到庭,原告无正当理由迟到的,人民法院会裁定按照撤诉来处理。

6、开庭审理。

依次需要经过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及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官询问、法庭辩论、陈述最后意见、法庭调解和宣判的程序。

拆迁纠纷发生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解决,一般在起诉时就需要提交起诉状,如果书写不了的可以口头起诉,从而由法院记入笔录;只要本人有合法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自己是有胜诉的机率,所以,拆迁一定要符合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处理。

结语

在拆迁纠纷中,起诉的方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笔录。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民事诉讼流程包括确认被告、书写诉状、提交诉状和证据、举证、开庭审理等步骤。拆迁纠纷应及时处理,通过合法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增加胜诉的机会。拆迁必须符合条件,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二章 行政赔偿 第三节 赔偿程序 第十一条 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本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继续沿用原有的规定办理,但政府不得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章 补 偿 第二十六条 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予以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