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替代法测密度.
2.其他方法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 替代法测密度
【自主预习】
完成下面习题:
1.天平也可以测体积.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即可利用公式V=m/ρ求出物体的体积.
2.量筒也能测质量.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量筒测出其体积,即可利用公式m=ρV求出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的密度.
①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石=67g;
②小明测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大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导致用排水法测得的石块体积偏小.
③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m2-m1)/ρ;石块密度为m石ρ/(m2-m1)(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教师点拨】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例如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而水的体积是用天平先称出其质量后,运用V水=m水/ρ水计算得来,这样就不需要量筒了.
【跟踪训练】
将一质量为158g的金属块投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完全浸没,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20g.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是20cm3,金属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学习指导二: 其他方法测密度
【小组讨论】
1.蜡的密度小于水,放在水中会漂浮,如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体积?
2.对于溶解于水的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
“饱和溶液法”测溶解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像白糖、食盐这样溶解于水的物质,其体积也无法直接用排水法测量,我们可以先用“饱和溶液法”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而测量出它的密度.下面,以食盐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测量方法.
①用天平测量出适量的食盐的质量,记作m1;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足量的食盐,充分搅拌,直至食盐不再溶解,量筒底有少量食盐晶体为止,此时量筒中的液体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读出溶液和剩余食盐晶体的总体积,记作V1;
③把测量好的食盐加入量筒中,读出此时溶液和食盐的总体积,记作V2,则食盐的体积为V=V2-V1;
④食盐的密度ρ=m1/(V2-V1).
3.吸水物质的密度的测定:取一吸水物质,如一小块砖.
①用天平先称出它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砖块用细线吊着没入量筒里的水中,让它充分吸水;
③待砖块吸足水后,通过增、减水量,使量筒内的水面与某个整数刻度线相齐,记下这个数值V1(如图a所示);
④把砖块从量筒中提出水面滴干后,再观察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量V2(如图b所示);
⑤那么,砖块的体积V=V1-V2;
⑥求得砖块的实际体积,再根据测得的砖块的质量,就可计算出砖块的密度ρ=m/(V1-V2).
【教师点拨】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压入法”或“沉锤法”,吸水物质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或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体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溢杯法”测体积.
【跟踪训练】
1.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解: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5毫升水银质量为5×13.6g=68g.用天平称68g水银即可.
2.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来?
解:100g酒精体积V=m/ρ=100g/(0.8g/cm3)=3125px3=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酒精即可.
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粗绳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后,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1)(3)(填序号).
分析: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时 易造成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
①对质量测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测体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②体积测量偏差.当干的火山岩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变少,示数增加的值偏少,测量得到的火山岩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就上述实验设计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法:
①不应该用粗绳,因为选用粗绳也要考虑它的体积,会对标本体积测量产生误差,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②在任何时候读数都是读水的凹液面,而不是液面边缘,读液面边缘会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③矿石吸水性强,水被吸到矿石中后导致读数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
④由于矿石吸水,立即称量导致质量偏大.
改进方法(仅供参考):
①用天平测出火山岩的质量m;
②先用细线系住火山岩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为止(达到饱和状态),再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V;
③用密度计算公式ρ=m/V计算密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