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京的春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2、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北京春节特色习俗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教师板书:春节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春节"这个词语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春节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让我们带着喜庆大声地读出这个词语。

  4、师:中国地大物博,很多地方的春节习俗都各不相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春节》去看一看吧!(板书:北京)

  二、整体感知

  1、师:老舍先生给我们介绍的北京的春节前后一共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每个时间相对应的习俗。

  2、出示连线题,把时间及相应的习俗相连

  3、师: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各种文化习俗,在这些习俗当中,有哪些和我们过春节的习俗不同?请同学们找出来。

  三、精读课文、品味不同的春节文化

  师: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最想了解的习俗仔细品读,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习俗?(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品味习以下习俗)

  一)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课件出示腊八粥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腊八粥,它色泽鲜艳、香甜润滑,吃起来入口即化,那滋味真是太美了!

  这腊八粥的材料可丰富了,实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我们一起,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

  生:杏仁、核桃仁、瓜子······

  师:只书中提到的就有8种,想一想还可能会有哪些材料?(红枣、绿豆、红豆、薏米等) 师:实际上人们也是用熬腊八粥这种方式来欢庆丰收,难怪作者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让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心情齐读这段话。(生齐读)

  2、腊八蒜

  师:腊八这天人们还要泡腊八蒜,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腊八蒜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腊八蒜的?(颜色、味道)

  师:什么颜色?什么味道?(色如翡翠、色味双美)

  师:这色如翡翠、色味双美的腊八蒜真是叫人看了就想吃,谁来读读这个句子?(生读) 师评(听了你的`朗读真是让人胃口打开呀!)

  二)买杂拌儿

  1、介绍杂拌儿

  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说明北京的孩子们都爱吃杂拌儿。这杂拌儿我可是头一回听说,谁来给我介绍一下?(生读)

  2、课件出示做杂拌儿的材料

  师:哦,有甜甜的胶枣、香香的花生和脆脆的榛子、栗子,那可真是香甜可口呀!你们想吃吗?(随机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师:大家都想吃吧,让我们齐读一次。

  3、学习破折号的作用

  师:作者给我们介绍杂拌儿时,用了三个破折号,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生答) 师:全文共有8个破折号,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看一看。

  三)祭灶王

  1、了解灶王

  师:这灶王是谁?你们知道吗?(旧时民间供奉在锅灶附近的神)

  2、人们是怎样祭灶王的?找出句子读一读。

  3、这段文字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语言文字的幽默,你能试着找一找具体体现在哪些词句吗? (彩排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舍先生幽默的语言。(齐读)

  四)逛庙会

  1、师:逛庙会可热闹、可好玩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因为庙会上有演戏的、有玩杂耍的、还有各种茶点、玩具卖。小孩子们去了,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2、欣赏逛庙会图片

  五)元宵灯会

  1、元宵灯会把北京的新年推向了高潮,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吧!(欣赏图片)

  2、师:真美呀,这正是作者笔下的——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3、自由朗读描写元宵灯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种类多、数量多)

  4、哪里看出种类多,哪里看出数量多?

  5、生找出相关词、句。

  6、师补充:从彩绘全部《红楼梦》、《水浒传》故事,也能看出灯的数量多。这些彩绘灯也是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宣传。

  7、想一想,还可能会有什么灯?

  8、谁能通过朗读把元宵节的喜庆、热闹表现出来?(配乐朗读)

  9、通过描写灯会与描写吃汤圆的对比,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总结、拓展

  师:正是这些有趣的活动及吃团年饭、贴对联、守岁、拜年等构成了北京春节特有的文化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春节文化,最后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的春节文化习俗。(课件出示)

  反思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所教学的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不足:

  1、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一个环节,就是让孩子们联系实际谈谈过年的感受,学生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我本应该根据学生的一些感受而把他们带回文本当中,让他们体会老北京是怎样过春节的,读读课文,感受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可是,我却一味地想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把握教材,课上适当的放和收。

  2、学生没有学会处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资料大多很长,内容杂,他们还没有学会处理资料,不知道可以去除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从一大堆资料中提炼一些有用的精华资料。看来还是要交给学生处理的方法,要真正落到实出。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学习资源,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