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五课时

  第 一 课 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自主习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 四 课 时

  修改习作

  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

  二、修改习作

  三、老师范读优秀习作

  四、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

  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

  4.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

  第 五 课 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

  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反的。

  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

  大 小 多 少 东 西 来 往

  二、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

  (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

  (1)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

  (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

  第二行:写日月的

  第三行:描写山的

  (4)多样读

  (5)背诵

  (厦门市吕岭小学 朱宝羡 (原创作品))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习作: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我的发现: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

  4.日积月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

  5.宽带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教学“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教学。

  教学过程

  一、教学“口语交际”

  1.师引入:本单元,我们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荷花、珍珠泉、燕子都融入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我们的家乡同样有迷人的风景,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

  2.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说,互相启发感染,听听同学可补充或提问,发言同学回答。

  3.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好的推荐到班上发言。

  4.全班交流、评比: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5.师总结: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从说、听、纪律以及表达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教学“习作”

  1.师引入:上节课,我们都相互介绍了家乡的景物,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有的同学观察仔细,能说出景物特点,有的能按一定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节课,我们说要把你喜欢的景物写下来。

  2.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生说说写景物文应注意什么。

  (2)师补充,归纳:

  a、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b、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c、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d、有丰富的想象。

  3.写作方法指导:师以《珍珠泉》为例,讲写作时应注意的地方。

  a、写出了珍珠泉的特点:泉水中冒水泡,有大有小,在阳光照射下,像彩色的珍珠。

  b、条理清楚:先写清了珍珠泉的位置;再写泉周围的景色,泉水的特点;接着写水泡似珍珠;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

  c、文章感情真挚。

  d、想象丰富:如,泉周围开着花,像编的花环;泉水美丽多姿,像珍珠;想象是许多孩子在吹泡泡玩。

  4.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5.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出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6.师选出有特点的习作讲评。

  7.生根据自己习作进行修改,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8.办“我爱家乡”为主题的习作展。

  三、教学“我的发现”

  1.生自读词语。

  2.指名读,正音。

  3.结合查字典,弄明白词语意思。

  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明确,每个词中两个字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

  5.指生举例说明自己的发现。

  如:呼吸、

  6.扩展:说说其它这类词语,积累词语。

  四、“日积月累”“我会填”教学

  1.生读题,试着填空。

  2.交流,用这些短语填句子,讨论填得不同之处。

  3.试着用其它量词填是否正确。如:一道(束)金光。

  4.填后读一读。

  “读读背背”

  1.师请生根据拼音读词。

  2.指名读,正音,再自读。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意。

  4.明确:这些词,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

  5.扩展:说说自己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物的。

  6.读背词语。

  五、“宽带网”教学

  1.师引入:你注意过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吗?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

  2.生读“宽带网”内容。

  3.交流自己喜欢的描写。

  4.师引导学生积累,明确“宽带网”要求:课外阅读中有关大自然的描写就把它们记下来,做成卡片,放入“成长记录袋”中。

  5.作业:“读读背背”抄写、听写。积累精彩片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