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教学过程:

  一、音未落,先有情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齐读课题。

  2.文中的词语排着队伍来了,你能正确喊出他们的名字吗?

  (出示词语)江西   瑞金城    沙洲坝 

  毛主席   带领   战士   乡亲们

  挖了一口井    立了一块石碑

  指名分行读、齐读。

  3.小朋友们掌握得可真好!老师相信这句子肯定也难不倒你们!谁来试试?

  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名读。

  4.这句话呀,就刻在一块石碑上,我们叫它碑文。(出示石碑和碑文图片。)

  谁来读读看?指名读。【评价:对呀!碑文就是应该这样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读。】

  齐读。

  二、忆艰苦,饮甘甜

  (一)过渡:

  1.那么沙洲坝的乡亲们为什么要把这句话刻在石碑上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当年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住在一个小村子上。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沙洲坝在什么地方?(江西瑞金城外)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简介挖井的背景:毛主席带领队伍住在沙洲坝的时候,是1933年。那时,中国还在打仗,人们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生活得非常艰苦。而这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比别的地方更苦。这有一首关于沙洲坝的民谣: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课件出示,指名读,齐读)你从这首民谣中读懂了什么?(沙洲坝是个异常干旱缺水的地方)村子里只有一个小小的池塘,池塘里的水怎么样?(水浑浊得怕人)(师边叙述,边播放多媒体。)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预设:沙洲坝人生活得真苦!/沙洲坝人真可怜!评价:同学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非常关心沙洲坝人民的生活。】

  当毛主席带领队伍来到沙洲坝的时候,乡亲们能回答他们的,只有这句话。

  3.学习第一句

  出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引读。

  (1)担重。咱们现在用水很方便,只要轻轻一拧,水龙头上的水就哗哗哗地流下来了。可沙洲坝的乡亲们要用干净的水,就必须去——挑。谁来做一下“挑”这个动作?

  你挑得真轻松呀,沙洲坝的乡亲们挑水是那么轻松吗?(出示老奶奶挑水图)你从哪里感受到担子的重?指名读。

  ——满满的两桶水压得肩膀可疼啦!指名读。

  ——水真重呀!压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指名读。

  【点:担子可真重啊,要是村子里有口井该多好呀!】

  (2)路远。乡亲们挑水要走很——远。(出示词卡:很远 )指名读。

  ①“很远”有多远?可能要走十几里路呢,从我们学校走到市里呢!(出示词卡 很远的地方 )指名读。

  ②这么远的路,一来一回,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呢!(出示词卡:很远的地方  )指名读。

  ③他们可能还要走这样的石级路呢?小朋友们要你们一口气爬五六层楼梯,你感觉怎么样?可乡亲们还要挑着重重的两桶水爬山呢!那就更不容易了。读出乡亲们挑水的辛苦来,(出示句子)指名读。【评价:我看到了乡亲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我看到了乡亲们气喘吁吁的样子。我看到了乡亲们被晒得黝黑的脸。】

  ④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他们穿的是什么鞋?【破布鞋、草鞋】是呀,一个来回,脚底也许——磨出了血泡,那可是钻心的疼啊!读出他们挑水的艰难来吧!花这么大的力气,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挑水,挑到家可能就剩半桶了,用了一两天,又得再去挑。小朋友,你们说乡亲们生活得苦不苦?(苦)读出他们生活的苦吧!(齐读句子)

  【点:路可真远啊,要是村子里有口井该多好呀!】

  (3)危险。乡亲们或许还要翻过一座山,要走曲曲折折的山路。有时家里没人看小孩,还得一手扶着担子,一手牵着孩子。有的乡亲还要背着小孩去挑水。大家想象一下,他们除了累还会遇到什么情况?

  【预设:①不小心还把脚扭伤了。评价:哟,多疼呀! ②不小心滑倒了,水泼了,还要重新去挑。评价:唉……真可惜! ③可能会从山上摔下来。评价:想喝口水还要冒生命危险呢!多不容易啊!】

  【点:挑水还有危险,要是村子里有口井该多好呀!】

  读出他们挑水的艰难来,指名读。

  小结: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每一滴水都非常珍贵,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口自己的水井啊!

  3.学习第二句

  过渡:毛主席来了,看到乡亲们吃水这么困难,心里很着急,他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指名读。

  (1)——小朋友,这井可有五六米深呢!学校的两层楼房差不多就有五六米。挖这么深的井,多么辛苦呀!读出他们挖井的辛苦。(指名读)

  (2)出示图片,大家是怎么挖井的?(用“有的……有的……”说话)大家一下一下地把土挖开,一块一块地把石头搬走,手磨破了,手臂疼了,腰酸了,可大家还是坚持着。读出大家的不怕苦。(指名读)

  (3)一米、两米挖不到水,乡亲们对战士们说:“别挖拉,别挖啦,你们是挖不到水的。”可战士们说:(不挖到水,我们就不是好战士。不挖到水,我们是不会放弃的。我们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三米、四米,还是没有水,乡亲们担忧地对毛主席说:“别挖拉,别挖啦,你们是挖不到水的。”毛主席说:(我们一定会挖到水的,请乡亲们放心吧。我们只要再挖下去,肯定会有水的。)这让我想起了刚学的成语:百折不回、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4)沙洲坝异常干旱缺水,挖到五六米不一定会有水出来,大家只能重新找地方挖。读出他们挖井的艰难。(指名读)

  每天,毛主席都要和其他领导一起商量打仗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可一空下来,他顾不得休息,就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伟大的主席,了不起的主席。有爱心,有善心的主席。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主席。)因此,挖井越是困难,大家越是挖得认真。读出他们挖井决心的坚定。(指名读)

  (2)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井越挖越深,战士和乡亲们也越挖越起劲。终于,井挖好了,清澈的水从井底慢慢地涌出来了。说话练习:

  战士们高兴地说:“有水啦!有水啦!这下——”

  【预设:①乡亲们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啦!评价:是呀,战士们一心想着老百姓。②大家就能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啦!评价:多舒服呀!/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     

  乡亲们都高兴地喊:“有水啦!有水啦!我们——”

  【预设:①我们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啦!②我们洗衣做饭不用愁啦!③我们不愁没水喝啦!评价:你说出了乡亲们的心里话。/大家都在互相传达这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呢!/此时此刻,乡亲们真是激动万分!】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欣喜若狂。出示句子,带着这份欢乐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小朋友,第二自然段只有短短的两句话,而我们却读懂了很多很多。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一段,读出沙洲坝人民的苦,毛主席的亲。

  出示全段,齐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