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桥》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重点】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悟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桥,用桥组词。

  2、生活中的桥分为两种:看得见的桥,看不见的桥,文中的“桥”指的是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梳理脉络

  1、朗读课文,概述内容。

  2、交流反馈: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全村人在老汉的指挥下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但老汉和他的儿子却再也没有回来。

  3、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是什么结构?

  三、理解内容,感悟主题

  1、找到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反复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反馈交流:

  结合句子朗读体会:雨大,山势汹汹,势不可挡,村民身陷危机。

  ⑴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你感受到什么?(雨大,倾盆大雨)

  ⑵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山洪来势迅猛)

  ⑶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这说明了什么?(水越涨越高,越聚越多。)

  ⑷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⑸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这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死亡、逃生)

  3、齐读以上句子。

  4、面对这种情况,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四、学习生字

  指导书写:哮、肆、豹、祭、奠。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不但脉络清晰,而且表达非常有特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环节非常的流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齐读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再一次体会村民的危机。

  二、理解内容,升华主题

  1、生读描写村民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形容村民的表现。(惊慌失措、惶惑不安、六神无主。)

  3、指名学生读第4、5段。

  4、看到他们这样,你想对他们说?

  5、窄窄的木桥,如果任其这样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的话,会怎样?在这危急的关头,谁出现了?

  6、课文是怎样描述他的,“拥戴”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全村人拥戴的党支部书记,你又从哪里体会到这是值得人们拥戴的老汉。

  7、从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中,你知道了什么?

  8、老汉要喊,又没来得及喊的可能是什么?

  9、课文为什么要以“桥”为题:

  ⑴ 板书示意:

  留在桥的这头是:死亡;跨过桥的这头就意味着:生活。   

  ⑵ 是谁让村民们安全得救,与其说人们跨越的是一座木桥,倒不如说人们跨越的是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驱筑起的一座不朽的桥梁,因为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这是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这便是以“桥”为题的深刻内含。

  10、齐读课文23~26段:

  这是老汉的妻子,儿子的母亲,她同时失去了两位亲人,她来祭奠两个人,一位是丈夫,一位是儿子,如果你是村民,你会安慰她说:“……”。

  三、领会表达方法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句、段简短,渲染紧张的气氛。

  3、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板书设计〗 

  16、桥

  洪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

  村民: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老汉:威信沉稳、果决、无私无畏、高风亮节、英勇献身

  〖教学反思〗

  在学习表达方法中,学生对于这种表达非常有特点的文章,敏感性不强,需要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培养和引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