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关《蒹葭》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相关知识。

  2、掌握《蒹葭》中相关字词含义。

  3、通过诵读、分析,掌握《蒹葭》中兴与赋的表现手法运用以及了解重章叠唱特点,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三、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

  2、 《诗经》知识介绍。

  (1)《诗经》又名《诗》、《诗三百》,共有305篇。

  (2)介绍“诗六义”。重点解说赋、比、兴,与现代作品结合,使学生更好理解。

  (3)《诗经》影响。

  3、赏析《蒹葭》

  (1)学生散读,初步体会。

  (2)指名朗读,再次感悟。

  (3)重点欣赏第一章,掌握“蒹葭”等相关字词,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师生共同探讨“伊人”与“水”意象,以及“伊人”的魅力分析,穿插相关作品比较,如海伦形象描述和中国古诗词中的水意象。

  (4)学习二、三两章,学生自己找出三章不同之处,具体分析。齐读,体会本诗的重章叠唱特点。

  4、背诵全诗。

  四、

  拓展阅读

  1、《硕人》,掌握其中“比”的手法运用。

  2、《木瓜》赏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