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诉讼离婚应该如何上诉,诉讼离婚当事人有哪些权利

来源:一二三四网

当事人上诉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

诉讼离婚当事人有下列权利:

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权利。

3、申请回避的权利。

4、辩论权。

5、自行和解的权利。

6、查阅庭审材料的权利。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哪些权利

享有下列权利: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申请回避的权利。3、申请复议的权利。4、申请保全证据的权利。5、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6、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7、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权利。8、申请顺延期限的权利。9、进行辩论的权利。10、请求调解的权利。11、自行和解的权利。12、提起上诉的权利。13、申请再审的权利。14、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15、查阅并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16、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和勘验的权利。17、对法庭笔录有遗漏或差错,有申请补正的权利。18、一方当事人单独享有的诉讼权利。

二、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权利

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两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自诉人),他们是刑事诉讼的主要参与者,依法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在共同权利方面,有以下几项:

(一)语言文字使用权: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二)控告权:对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的违法侵害行为提出控告;

(三)申请回避权:对侦查、检察、审判人员或者书记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依法申请回避;

(四)参加庭审权:依法参加庭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向证人发问并质证、辨认物证和其他证据等过程;

(五)申诉权:对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起申诉。此外,被害人的特殊权利还有委托代理人权、刑事自诉权、申请抗诉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权利有获得辩护权、最后陈述权、刑事上诉权等。

三、民事诉讼上诉期多久

关于民事诉讼上诉期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民事诉讼上诉的条件:

1、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合格的上诉人是指依法享有上诉权的原第一审案件的当事人。

2、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上诉。上诉期间简称上诉期,是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裁定的上诉期为10天,不服判决的上诉期为15天。上诉期间从第一审法院的裁判送达次日起算。诉讼参加人各自接收裁判的,从各自的起算日开始。

共同诉讼人上诉期的计算,因共同诉讼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必要共同诉讼中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应以最后一个收到裁判的共同诉讼人的上诉期来计算。因为在必要共同诉讼中,任何一个共同诉讼人在他的上诉期间内,都有提起上诉的权利。只有在共同诉讼中最后一人的上诉期届满后,裁判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3、应当提交上诉状。上诉状不但表明与对方当事人在民事权利上有争执,而且表明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有异议,不仅要求上级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权利,而且要求变更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通过变更裁判,以达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64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