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私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来源:一二三四网

1、客体

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其与进出口贸易及其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则是对外贸易管制,后者这种管制的目的是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督、管理与控制,防止偷逃关税及其阻止或限制不该进出口的物资进出口。它与进口贸易及其关税紧密联系在一起。

2、走私罪对象

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却比逃汇罪广泛得多,它包括外汇在内的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或者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及物品。

3、走私罪表现形式

逃汇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汇的行为。逃汇的外在形式是将境外取得的外汇应当调回境内而不调回,或把境内的外汇私自转移到国外等;而走私罪的客观行为却是行为人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物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4、走私罪犯罪主体

逃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其仅限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以及这些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除此之外,均不能构成逃汇罪。自然人构成犯罪时,显然必以单位构成犯罪为前提,否则,亦不能构成逃汇罪;走私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逃汇罪的主体。此外,单位亦可构成其罪。

一、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该怎么判刑

运送他人偷越国境罪的判刑方法视情况而定:

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组织他人偷越国境罪与走私罪的区别有两个,分别是:

1、侵犯的客体不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走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其走私的对象是指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任何物品;

2、客观方面有所不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是非法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而走私罪则是非法携带、运输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物品进出国(边)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