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构成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刑法中如何规定

来源:一二三四网

犯罪未遂构成要件及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包括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实施侵犯法益的行为,但由于意外原因未得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三条,故意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而犯罪未遂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3、客体是侵犯了某种法益;

4、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构成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及其在刑法中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

构成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是指在犯罪行为中,虽然未达到犯罪完成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未遂的要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犯罪行为已经开始实施,即已经采取了一定的实质行动;二是因客观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犯罪结果,即未达到犯罪完成的阶段。刑法中对构成犯罪未遂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上。对于构成犯罪未遂的行为,刑法通常会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但刑罚幅度相对较轻,具体的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罪名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结语

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包括: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故意的心态、侵犯法益的客体以及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三条,明知行为会造成社会危害并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的是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对于已着手实行犯罪但未得逞的未遂犯,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在刑法中得到体现,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但刑罚幅度相对较轻,具体适用范围需根据具体罪名和法律规定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二十七条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盗窃、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劫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或者盗窃、抢夺国家机关、军警人员、民兵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