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制的终结,对于企业退休职工,没有任何影响,依然按照原来的规定办理。
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指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双轨制是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双轨制之间的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在养老金双轨制下,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要比企业职工高得多,导致了社会不公和不稳定。
养老金并轨存在弊端:
1、调查显示,89%的网友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幅度和速度表示不满,尤其对养老金“双轨制”颇有微词。网友认为,企业退休人员工资过低,如今工资的涨幅也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导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应该公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员工资金表,加大企业退休人员工资涨幅,甚至彻底取消养老金“双轨制”。
2、“养老金双轨制”造成除了保障体系的“双轨制”问题外,其实与收入分配改革相关联。改变不公平的“养老金双轨制”,必须把它嵌入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里,才能理顺分配关系,缩小不合理差异。
3、退休双轨制使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退休待遇差距较大,引发公平性质疑;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的双轨制,而制度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转移接续安排,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途离职只能‘净身出户’,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
综上所述,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将逐步统一,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将有助于缩小养老金差距,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法律依据】: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 号),
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根据该决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将逐步统一,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将有助于缩小养老金差距,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