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未缴纳罚金能否获得假释?

来源:一二三四网

罪犯未缴纳并处罚金且有履行能力时,不能假释。假释的条件是服刑一定时间和表现出悔改。根据刑法规定,刑期超过一定时间且有悔改表现且不再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特殊情况下可豁免刑期限制。但累犯和某些严重罪行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决定还需考虑对社区的影响。

法律分析

一、并处罚金没缴纳能否假释

并处罚金,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缴纳的,不能假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对于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不予假释。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所称“财产性判项”是指判决罪犯承担的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判项,以及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等判项。

二、假释的条件有哪些

假释的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一是已经服刑一定的时间。

二是有悔改的表现。

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拓展延伸

未缴纳罚金是否会导致假释申请被拒绝?

未缴纳罚金可能会导致假释申请被拒绝。在假释申请过程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罪犯的行为表现、社会风险评估以及是否履行缴纳罚金等义务。未缴纳罚金可能被视为对法律的不尊重和对受害人的不负责任,这可能对申请假释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决定。如果未缴纳罚金是由于经济困难等合理原因导致的,申请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以说明情况,并寻求法院的理解和宽容。最终,法院将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假释申请。因此,未缴纳罚金可能会对假释申请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拒绝。

结语

未缴纳罚金可能导致假释申请被拒绝。法院在假释申请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罪犯的行为表现、社会风险评估以及是否履行缴纳罚金等义务。未缴纳罚金可能被视为对法律和受害人的不尊重,对假释申请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定。如果未缴纳罚金是由于经济困难等合理原因,申请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以说明情况,并寻求法院的理解和宽容。最终,法院将综合考虑所有因素来决定是否批准假释申请。因此,未缴纳罚金可能会对假释申请产生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拒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二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的,由监狱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的,监狱应当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

对被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七节 假释 第八十二条 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