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损害他人财物立案标准包括:损失5000元以上、毁坏财物三次以上、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财物、以及其他严重情形。
法律分析
一、故意损害公私财物价值达到多少元的构成故意损坏财物罪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我国法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损害公司财务的立案标准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立案标准如下: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拓展延伸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及刑罚探讨
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和他人财产权的保护原则。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及刑罚是依据损坏程度和价值来确定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刑事标准是在多少元以上会被判刑。具体的标准因地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损坏的财物价值超过一定金额,就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刑法对于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刑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和罚金等,具体判决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对于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及刑罚的探讨,不仅需要考虑刑法的规定,还需要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社会影响以及被害人的损失程度等因素。法律的目的是保护社会秩序和公正,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和教育作用。
因此,在处理故意损毁他人财物的案件时,法院应该根据法律的规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公正的判决,既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又能起到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结语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若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损毁他人财物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和财产权保护原则,根据刑法规定,刑罚根据损坏程度和价值确定。法院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公正判决,保护被害人权益,同时起到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