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离婚时财产不分割是否可以?

来源:一二三四网

离婚时财产分割是可以选择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可以约定不分割。然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法院可以支持不分割共同财产的决定。此外,婚后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前财产、特定约定归个人的财产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和女方的原则进行。离婚时不处理财产问题也是合法的选择。

法律分析

一、离婚时财产不分割是否可以?

离婚时财产不分割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男女双方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我国的法律也不禁止离婚时,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男女双方约定达成一致后,按照约定的进行,离婚时,可以不分割共同财产。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难以分割共同财产的情形,因此男女离婚时,不分割共同财产的,人民法院可以予以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二、婚后哪些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即婚后个人财产,是指夫妻双方在婚后各自所有的财产和其它夫妻个人的特有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而这里的其他财产一般包括:夫妻一方从事职业、工作和业余学习、兴趣、爱好等专用的财产;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一方具有人身性质的补助金、人身保险费、医疗费、伤残费、保健费等。除上述法律规定的财产外,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也是属于婚内个人财产。

夫妻财产既然是共同共有,那就不存在多少份额多少份额的问题,双方都是共有的,不分份额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也就不好份额。只有等到离婚的时候,才能对于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照顾女方的原则进行分割。

现实生活当中现在如果要解除夫妻之间的关系的话,为了避免之后产生一些纠纷,所以大多的夫妻双方都愿意将与夫妻有关的一些事项处理完毕,比如说孩子得非常权威的处理问题,当然了,如果离婚的时候不处理财产问题也可以,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结语

离婚时财产不分割是可以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然而,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可以根据双方约定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也可以支持不分割共同财产的约定。因此,在离婚时,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情况,自行约定是否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家庭关系第一节夫妻关系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赠与合同第六百六十六条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五百零七条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