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18卷第14期IMHGN,July 2012,Vo1.18 No.14 这个临床研究中亦可能因为透析后使用左卡尼汀 后,患者因继发性肉碱缺乏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状及 临床表现的改善,从而导致患者精神改善,饮食增加 4O(9l 369—370. 1 Labonia MD.L—carnitine effects on anemia in intact humodilyzed aP ̄inents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J].Am JKidney Dis,2008, 26(13):275-276. 导致营养摄入增加从而改善贫血症状的可能。 [5】王悦,阿拉塔,崔专,等.不同补铁方法对维挣I生血液透 总而言之,应用左卡尼汀对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 中出现贫血的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 2007,16(13):136—137. 显,可以使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得到显著性变化,对 [6 刘丹,沈清瑞.6]血液透析病人的肉毒碱缺乏[J].国外医学・内 析患者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 贫血现象快速而彻底的扭转,持续时间长,防止停药 后症状再次出现。 参考文献 科学分册,2008,12(13}1071—1072. 【7]龙杰文,邓红环,陈其铭.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 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14(15 ̄265— 266. 【1]季大玺.重视肾『生贫血患者静脉铁剂的合理应用[J].肾脏 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17(14):253—254. izien A,Owczarzak A.Plasma camitine profile dur- 【8] Debska-Sling chronic renal anemia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2】倪兆慧,钱家麟,丁小强,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挣眭 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3 ̄147—148. [3]张小荣,陈运琴,苏丽萍,等.蔗糖铁注射液和维铁缓释 片治疗肾性贫血的对比研究fJ1.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 erythropoietin[J].ArtifOrgans,2008,26(15 ̄380-381. (收稿13期:2012—04—14) (责任校对:彭鹏旭) 我院 门诊处方点评 黄家娣李斌邓洪强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用药情况,以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从我院2011年1月一2011年11月门诊处方244 607张中随机抽取4900张f约2%),参照药品说明书和相关书籍 文献,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就处方用药和书写情况进行回J顷性统计分 析。结果4900张处方中,使用药品商品名处方294张占6%,前记不规范处方274张占5.6%,用药超过5种 处方126张占2.6%,超7天用量未注明理由98张占2%,用普通处方代替其他处方有9张占0.2%。结论院需加强处方管理,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关键词】处方点评;规范书写;用药分析;合理用药 我 Comments on outpatient clinic prescription in a hospital HUANG Jia—di,L1 Bin,DENG Hong—qiang DianhaiPeople'sHospital,Maoming5254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 ̄tand the outpatient service quality and drug prescription writing quality in our hospital,in order to improve our prescription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prescription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4900 .pieces(about 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244 607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aary 201 1 to November 201 1,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books and 1iterature drugs,combined with the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procedures,and the hospital prescription comment on standard management(try out),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prescription medication and writing status.Results Among the 4900 prescriptions,294(6%)ones were ofund using the drug trade name,274(5.6%)found with former record not to regulate prescription,126(2.6%)using more than 5 kinds of prescription,reason for exceeding 7 days of dosage was not stated in 98(2%)prescription,9(0.2%)using DOh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2.14.049 作者单位:525400广东省电白县人民医院 2095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18卷第14期IMHGN,July 2012,Vo1.18 No.14 common prescription taking place 0fother prescripti0n.Conclusion Our prescrip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prescription standardization writing must be focused,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ational drug use. 【Key words 1 Prescription comments;The standard writing;Analysis of drug use;Rational drug use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治疗的文字凭证,具有法律、技 3.1.1 4900张处方平均金额为102.4元,对70%以上患 术和经济意义,同时也反映了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和 者为农村群众的基层医院而言属于偏高。且我院处方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效果的好坏。卫生部 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16,比WHO制定的标准(平均用药 于2007年5月1日颁布实行《处方管理办法》;2010年 品种数1.6—2.8种)[1】高得多,这可能与基层群众就医 3月3日颁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从处 不方便、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几种疾病一起医和医师 方书写、调配、审核等多个环节规范医疗机构的用药 因素有关。抗菌药物处方在我院所占的比例为33.8%, 行为,旨在确保合理用药。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 远远高于201 1年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门诊使用率应小 性医院,年门诊量25万多人次,其诊疗技术、用药水 平基本代表了本地区的医疗水平。为了解我院门诊用 药情况,笔者通过学习并参照相关规范和文献,对本 院201 1年部分处方进行点评和统计分析,希望有助于 规范我院处方书写、提高药师处方审核能力和促进临 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从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 11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4900张。 1.2 统计学方法利用本院的处方评价系统,结合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中国处方集》等 有关书籍文献,对2011年我院部分处方基本指标(包括 用药品种、基本药物应用、注射剂应用、抗菌药应用、 药品通用名、不合理用药、处方平均金额等)、不合格 原因和不合理用药(包括处方前记中的就诊科室、门诊 病历号、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 断等;处方正文中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 法用量)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抽查处方4900张,处方平均用药 3.16种,平均金额为102.40元,其它见表1。 表1 4900张处方用药情况统计 2.2不合格处方分析49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506 张,占10-3%。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401张,不合理用 药183张,书写不规范兼不合理用药处方78张。 2.2.1 书写不规范处方分析处方前记和处方正文的错 误填写是处方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具体情况见表2。 2.2.2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见表3。 3 讨论 3.1处方基本指标 2096 于或等于20%的规定,其中单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2. 73%,二联使用占23.63%,三联使用占3.64%。近年来 抗菌药物品种繁多,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 而引发滥用问题。从2011年1O月开始,我院已将抗生 素类药品品种从原来的76种调整到卫生部要求的35 种,所以今年1月份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率比去年同期下 降了约8%。 表2书写不规范情况 3.1.2 201 1年我院使用药品商品名处方比例较高,占 6%,如“洛丁新”、“益君康”、“开瑞坦”、“黛力新”“脑 珍”、“润坦”、“络活喜”等等;用药品英文缩写或代 号处方48张占1%。而商品名或缩写名等均不符合处方 管理办法规定,因为很多药品商品名存在“一药多名” 情况,容易导致重复用药,同时造成药品信息处理障 碍和医患交流障碍f2]。为防止重复用药、便于临床会诊 及国内外学术交流,我院从2011年6月开始使用医院 药品通用名目录手册,临床医师每人一本,药品通用 名处方比例在逐渐升高。国家基本药物政策是WHO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第18卷第14期IMHGN,July 2012,Vo1.18 No.14 1975年提出的决议,我国于1996年公布了第一批基本 基,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两药作用靶部位相同,联 2)左氧氟沙星 药物目录f3】。其目的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又 用会发生拮抗作用。应选其中一种使用。(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减少药品浪费和不合理用药。因 片+维生素c钙片同服。因左氧氟沙星与C钙中钙离 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其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我 子络合,影响药物吸收使疗效下降,如必须合用,应 院基本药物应用率平均为75.5%,相对较低。医院应采 间隔2 4小时分开用药。(3)青霉素钠针+利巴韦林针在 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基本药物的应用。 3.2书写不规范 同一输液瓶中静滴。因青霉素钠针与利巴韦林之间存 在滴速矛盾,青霉素要求快速静滴以防止降解而降效 3.2.1抽查的处方中前记缺项处方有274张,其中诊断 和产生不良反应,而利巴韦林快速静滴会导致心肌损 缺项就有86张,而临床诊断书写不全或字迹难以辨认 害等不良反应,所以两者应分开使用。(4)盐酸消旋山莨 又有64张。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处方前记元诊断一栏和 菪碱+维生素B6。两者联用会产生药理拮抗,出现理 医师不够重视有关。《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的诊断有 严格的要求,因为诊断是医师开具处方的依据,有了 正确的诊断医师才能正确的用药,药师才能在调配处 方时进行用药核对,病人知情权也得到尊重。处方中 药品规格错误常常是因为以“片”、“支”为单位,而 不是以“g”、“mg”等具体的规格为单位。因为很多药 品都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规格,这样很容易造成 超剂量或不足量用药。特别是特殊人群如老人、小儿、 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不按准确的剂量用药会存在 安全隐患。 3.2.2用法用量不明确处方主要表现在医师用药时使用 “自用”、“自带”、“遵医嘱”等含糊字句,这样容易造 成患者用错药,应以纠正。抽查处方中用普通处方代 替“精二”有4张:安定片2.5 mg×6一张,艾司唑仑 1 mg×5两张,1%的麻黄碱滴鼻液一张。处方管理办 法规定: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用“精二”处方开具。所 以医师应严格执行此规定,以免造成精神药品滥用和 监管困难,从而引发社会危害。 3.3不合理用药 3.3.1用法用量不合理处方有74张,主要表现在如哌 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和克林霉素等时 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天1次用药,因为时问依赖性抗菌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血药浓度大于MIC的时间,要血药浓 度大于MIC的时间占两次给药间隔的40% 50%,才能 达到满意杀菌效果【 。所以这些药品应bid用药,必要 时(严重感染)要tid或更多次用药。两例70岁以上患者 处方为头孢他定3g bid,此为剂量偏大,该药说明书强 调65岁以上患者每天剂量不能超过3g。宜1g或1.5g bid 用药。两例二丙酸倍他米松针和一例人参多糖肽针用 于静脉滴注,而此两种药的说明书上用法为肌内注射。 静脉给药的药品制剂工艺比肌内注射药品要求严格得 多。为了患者安全,不应随意改变给药途径。 3.3.2联合用药不当处方有69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 面:(1)乳酸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大环内酯类 与克林霉素作用机制相似,都作用在细菌核糖体50S亚 化、药理配伍禁忌,应分开用药。溶媒选用不当也偶 有发生,主要表现在:f1)5%G.s+泮托拉唑钠静滴。质 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用葡萄 糖注射液配伍溶液会变色,说明书上提示只能用专用 溶剂和0.9%氯化钠溶液溶解和稀释,禁止用其它溶剂。 (2)转化糖电解质溶液+其它药物。转化糖电解质溶液 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能和其它药物发生理化变化, 应该单独使用。(3)0.9%氯化钠溶液+注射用水溶性维生 素。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说明书明确要求,宜溶于不含 电解质溶液中。氯化钠为电解质,不宜作其溶媒,宜 选用5%或10%的葡萄糖溶液。 3.3.3《办法》规定,除输液和中药饮片外,每张处方 药品品种不得超过5种;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不能 超过7天常用量。而我院5种以上药品处方占2.6%,超 7天常用量处方占2%。这种大处方现象要引起重视。如 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要延长用药时间须在处 方上注明原因。5种以上药品处方存在安全隐患,据报 道:2—5种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 10种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6~20种 药物并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以上『4]。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处方书写和用药都还存在诸 多不规范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强临床医师的业务学 习和《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加强处方点评工作,从 而提高我院处方质量和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2007. [2】顾海,陈玉能.一药多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医药 导报,2007,7(1 121—122. f3]张澄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 『4]章萍,陆瑶华,郭澄.医院病区药房《处方管理办法》的实 施与体会fJ】_中国药房,2008,7(7 552—553. (收稿日期:2012—04—19) (责任校对:彭鹏旭) 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