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校办产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卷第3期 2006年9月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Vo1.2,No.3 Sept.2006 文章编号:1673—1751(2006)03—0035—02 高校校办产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李 强 (河南工业大学产业管理处,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促进高校科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研究了现阶段 高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5个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校办产业;改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及原 1.1产权不明晰。企业责权利不明确 服务三大职能。然而一些高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 束缚,忽视技术创新成果自我转化工作,使得校办 产业发展近水楼台不得月,校办产业出效益、起示 范的重要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1.4用人制度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完善 高校校办企业大多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成 立的,企业性质是全资无限责任公司,全部资产归 学校所何,企业资产与国有资产混在一起。随着企 业的扩大,净资产的归属问题已经难以确定,从而 造成校 之间产权模糊不清。同时一些高校只要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人员由学校人事处统一管 理,企业用人须由学校协调安排,使 业失 了用 人自主权,导致激励机制在校办企业失效,校办产 业对人的管理效用自然被严重弱化。 求校办产业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实习任务或上缴 各项费用即可,盈利指标被习惯性地弱化了,使得 市场经济理念活不起来。这种情况下,尽管有的高 校校办企业年年亏损,但企业职工工资照发,职工 抱着铁饭碗,养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惰性。 1.2企业体制不规范 2 高校校办产业改制的对策 2.1 理顺高校与其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 高校校办企业产权不清的问题比较突出, 业创办之初营运资本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学 校直接投资、集资、筹资、借款、横向科研经费等 等。因此在高校校办企业之中,除 校 一投资 主体的 业产权比较清晰外,其他校办企业的产 权都不清晰,尤其是有借款的企业, 积累所形成 的净资产的属性更加模糊。 理顺高校与其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l卡义关系足 校办企 体制改革的 础,为此,学校应在对企、l 高校校办产业在创办初期多数带有一定的盲 目性,螭本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干预的办法 来管理企业,大部分校办企业不能依法自主经营、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导致企 业在遇到最大的投资时机时,学校和企业双双处 于被动地位,痛失良好的投资发展机遇。这种事 企不分的管理体制使企业经营者进退两难,禁锢 了校办产、 的发展。 1.3对校办产业重视不够 占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经清产核资及仃关部门 确认后,按照资产的属性,实行经营性资产与 经 营性资产分别建账、分Jf管理。以此为琏础,通过 前,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 收稿日期:2006—09—25 依法设立经营性同有资产独资公司,或选择一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全资企业代表学校统一持有校办 业及学校对外投资的股权,具体负责校办和国 有资产的经营、监督和管理工作,并承捐相应资产 作者简介:拿强(1965一)男,河南水城人,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 基础及 、 箭理I 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6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卷 的保值增值责任,学校以投入到资产经营公司的 资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资产经营公司的设立, 标志着学校和企业的从属与分治关系,今后学校 不再直接以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开展对外投资和 从事经营活动,彻底实现“校企分开”。 2.2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在高校校办企业的建立 占学校事业编制人员的归属。原则上上述人员应 并入企业编制,但考虑到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处理 有关人员的安置问题时应从稳定大局出发,本着 稳妥慎重,本人自愿原则,采用“老人老办法”的 措施加以解决。对愿意继续在企业岗位工作的人 员,应及时办理离校从企手续,不再享受学校的工 资福利待遇;对要求回校人员,应允许他们回校竞 聘上岗或由学校人才交流中心为其重新安排工 作。对部分科研、教学需要,企业研究开发也需要 的人员,学校应同意他们与企业签约,其工资福利 待遇等问题依约办理,今后企业主要采用聘用合 同制聘用工作人员,一般不再产生占事业编制在 企业工作的“双栖”人员。 2.5利用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功能,开辟新的 经济增长点 依照《公司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 范运营和管理高校国有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应 建立规范的产权关系和法人治理结构。高校校办 企业要普遍推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 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以及有效的激励 和约束机制。改制后,学校仅对资产经营公司的 投资为限进行监理,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构筑起一 道“防火墙”。企业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企业的 任何纠纷、诉讼和法律责任全部由企业承担。高 校和企业的关系只是资产关系,这样,既维护了高 校企业作为真正的法人实体独立开展经营的地位, 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 托,将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 料等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 合,为推动知识生产、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孵 化高技术企业和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提供服务, 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组织。大学 科技园已经成为高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开辟新 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又利于高校企业的发展,同时,学校又可以有效地 规避因企业经营不善给学校带来的不利影响。 2.3 明确学校与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关系 校办企业改制,首先要对校办企业进行清产 核资,摸清家底,处理好增量资产中国家、学校与 企业的利益关系。明确界定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 产权和工作报酬是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一个必须 解决好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经营者做出的贡 献与其报酬长期不相称,将直接影响校办企业的 发展。 [1] 夏伍珍.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探讨[J].经济师,2005(11):89—90. 2.4 稳妥处理校办企业职工与学校的关系 [2] 于永恒.浅谈高校科技与产业化[J].中国 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5):46—47. 在校办企业改制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企、 中 PRoBLEMS IN THE SCHooL BASED ENTE RPRI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I Qiang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52Chin0) .Abstract:Set in I‘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hool—based enterprise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the paper examin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ansion of school— ,based industry and adVances five countermeasures in terms of the clarification of property relationship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m enterprise system. Key words:school—based industry;the tranforming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countermeasur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