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村庄》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
二、设计思路:
1.确立主题。本课以“美丽的村庄”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学唱《美丽的村庄》,通过欣赏、学唱,了解家乡、村庄的美好;
2.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学唱《美丽的村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度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学生提供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更恰当的理解歌曲的内容及情感,通过是生配合,让学生能够简单的为歌曲伴奏,感受合作的表现效果。通过音乐创编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以生生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和创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歌曲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歌曲情感表现中来,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四、.教学重难点:学会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节奏、结构特点,并学会音乐知识弱起小结和反复跳跃记号。 五、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播放歌曲《美丽的村庄》,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轻松、悠闲的情绪氛围,在美妙的音乐中产生美丽的遐想。
2.通过节奏练习
既加深了学生对弱起节奏的印象,突破了唱歌教学中的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歌唱声音的统一和控制。这一练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深有浅地进行。
(二)新课导入:
1.播放威尼斯视频片段,请学生回答是哪个国家,由意大利的简介过渡到意大利民歌的教唱。 (三)新课学习
1.整体聆听 (1)第一遍整体聆听
听一听美丽的村庄里面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人着迷?(金色的太阳,灿烂的光芒,美丽的鲜花,幸福的生活)
(2)第二遍整体聆听
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融入情景整体感受歌曲的整体音乐风格,以及各音乐要素(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的特点。然后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纠正总结并形成板书。
我们都喜欢这美丽的村庄,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和各音乐要素的特点,比如:速度、力度、旋律、节奏。
播放录音,然后请学生发表看法,老师进行修正和总结。 板书:音乐风格:活泼欢快; 速度:快板
力度:中强; 旋律:起伏较大; 节奏:密集而富有弹性 2.歌曲中的小知识
师:同学们,在学习歌曲《美丽的村庄》之前,我们先学习一下歌曲中出现的小知识。
(1)“弱起”小节 (结合知识欣赏A段)
从小节前半拍开始的弱起节奏,多用休止符补足缺少的音值,它同时称为弱起小节。弱起节奏可以从乐曲的任何一个部分开始;弱起小节指乐曲或乐曲的某一段由弱拍开始的小节。
(2)反复跳越记号(简单一说)
反复跳越记号是段落反复记号的一种补充。当音乐中两段音乐不同时,就要用反复跳越记号来标记出不同的段落,并在演奏第二段时跨过标记有第一段的那部分,而直接演奏第二段的那部分音乐。
(3)根据所学音乐知识,完整听一遍。 3.学唱歌曲
为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喜爱,老师弹唱歌曲并出示歌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歌曲表达的音乐情感;揣摩采用的曲式结构。请学生表达观点,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形成板书上黑板。
(1)教师弹唱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歌曲,知道了歌曲的基本特点,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先听老师来演绎这首歌曲。
(2)分段歌唱
①首先我们学习A段。(用“啦”来跟琴唱,跟乐曲唱歌词)
逐句逐组弹奏钢琴(2——3遍),然后让学生模唱,并在模唱时提出歌曲的知识难点;中段的“啦啦啦”部分可以让学生联想运动上的小军鼓“哒哒哒”的鼓点,让他们模仿念出来,要求有颗粒感,清晰而富有弹性。
②师:接下来我们看B段的内容,请大家看一下B段的结构?
同样逐句逐组弹奏钢琴,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然后让他们模唱。(用“啦”来跟琴唱,跟乐曲唱歌词)
(3)合作探究:问题
●根据节奏特点,全区分为几个部分?采用怎样的曲式结构?
●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感?
老师展示歌谱并弹唱歌曲,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板书: 结构:二段式(AB式)
情感:表达了对村庄的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4.跟着音乐完整演唱 (1)跟钢琴完整演唱
然后跟随老师的钢琴完整的把歌曲演唱出来,老师对有错误的地方及时指正。
(2)随乐歌唱
先让学生跟随歌曲录音演唱一遍,鼓励学生边唱边律动 5.合作探究、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1)加入打击乐器,学生一块合作演唱;
(2)分组随乐歌唱,两组配合,一组演唱一组用手拍节奏.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接下来让我们分组演唱这首我们心中的《美丽的村庄》。
(四)扩展创造和总结教学 (一)拓展
意大利是美声唱法的发源地,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著名的意大利美声歌曲——《我的太阳》,这首歌受到世界各国听众的喜爱,也是男高音歌者喜欢的曲目之一让我们共同欣赏。(播放视频) (二)小结
1、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些什么?
2、在播放《美丽的村庄》,学生在唱着这首美妙的歌曲结束这节课!
《美丽的村庄》学情分析
这一时期的他们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学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我力求音乐课新鲜、奇特、活泼。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听\"、\"唱\"、\"演\"、\"创\"等手段,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思想内涵,通过图像资料和作品内容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
中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中学音乐教育面对的大都是十四、十五岁左右的学生,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性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讲求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千方百计地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迅速、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一、立足新颖,诱发学生的疑惑
教师要会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善于发问,运用新颖、灵活且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转换问题角度,做到新颖。
音乐课堂中,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等特点,做到课堂提问力求灵活、新颖,只要一个问题变换一下角度或发问方式,就会别开生面,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
2、调整角色,形式灵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精心设计提问,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欲望,并有意识地为他们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音乐知识的殿堂。例如教学歌曲《美丽的村庄》时,出示歌名后,可让学生先自己欣赏范唱预习歌曲,引导他们做老师尝试提问,既可提问老师,也可向其他同学发问。
二、因地制“疑”,做到全面兼顾
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音乐文化教育,是为了使每一个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三、扣准要害,推进提问向纵深发展。
课堂提问一定要具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针对要害问题不放手,层层发问,直至将问题剖析清楚,使学生有深入的理解。教师的课堂提问,不是课下交流时的闲谈,而是严肃的课程教育,一定要紧扣授课主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抓住最佳时机,巧妙设问
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手段,提问是一门艺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选择时机很重要。
恰当的时候提问与启发,实际上起着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五、结论
对于音乐课程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领悟等情感层面上。面向全体同学的提问,一定要给每人均等回答的机会,如此不仅大大丰富教学的互动过程,也进一步锻炼了音乐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和提问技巧,借以增强音乐课教学的有效性。
《美丽的村庄》教学效果分析
《美丽的村庄》是第三单元中的歌曲,节奏欢快,形象生动。这一课最突出的是加入
打击乐器了学生合作演唱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学会歌曲之后,合作演唱,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还是按照以往音乐课常规环节设计的,条理清晰,逐层递进,但是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 基本技能训练环节,环节设计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但不够突出教学环节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练习过程中情绪不够高,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2、 学歌的过程设计的确是以学生学为主,但是因为没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此学唱过程中学习气氛不浓,没有真正实现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学习的原始设想
3、 因为前面处理歌曲中的知识点,歌唱环节时间略短,学生学习歌曲不够熟练,学唱效果不是很好。
4、 歌曲艺术处理显得生硬,不能引起学生共鸣。
总结这几个问题出现的原因,教学过程还是没有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另外艺术处理应该是跟歌曲教学同时进行,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美丽的村庄》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一首清新活泼的乡村歌曲,带给学生一丝清逸,让学生在喧嚣的都市中感受到另外一番美丽的天地,通过学生欢
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充分的想想、联想、开拓他们的音乐事业,培养其创造能力。
《美丽的村庄》 歌曲采用二部曲式结构而成。降E大调、2/4拍。歌曲的第1-16小节由两个完全对应的乐句组成。可以说,这16小节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而此后的8小节(第17—24小节)实际上发挥着补充前面两个乐句的作用。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依然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段落。即:第1—24小节为这首歌的第一乐段。这个乐段由弱拍起始,节奏比较密集。其中,附点及切分节奏使音乐的动力感得到加强。歌曲的旋律起伏较大,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歌曲的第二乐段开始部分的节奏疏密相间,其中的切分节奏刻意加长,而旋律线主要呈上扬的趋势,使人们的情绪激昂、振奋,感情更加激动,由衷地表达出人们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这就与前面的音乐情绪形成了对比。其后半部分的音乐基本上是与第一乐段呼应着的,从而使歌曲在对比之后又求得统一。
《美丽的村庄》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要想让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把握歌曲情绪,需要教师下一番功夫,因袭,我利用先局部后整体的方法,在一步步欣赏与思考中,让学生掌握各个乐句,提升各个乐句的情绪,先易后难,在逐步推进中掌握全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美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全省心的投入到歌曲演唱中。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受到美的熏陶。
从课堂反馈的结果看,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教学目标也都基本实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双边配合十分默契;同时课堂教学调动了不同特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在带着问题欣赏、分析歌曲《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构等特点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这节课的亮点也集中在学生自编自演的环节中,可以看出学生在顺利地完成作品后是多么地兴奋和骄傲,这些也同时地打动和激励着我。但这节课也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于提高和改正:
1、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不够得当,由于各班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表现实践活动没有固定模式,因此本人感到驾驭整节课的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2、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在文学上下工夫,掌握较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新课改的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想结合的初中音乐课程,为每个初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人通过继续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使音乐教学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服务。
《美丽的村庄》课标分析
《美丽的村庄》这首意大利民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美丽村庄的美好画卷,洋溢着对家乡由衷的赞美之情。因此,表现歌曲的情感、美感是这节课的核心。
在教学中,结合我校音乐教学实际,通过看、绘、照、听、赏、思、言、唱、编、创等实践活动,创造兴奋点,以趣促学,寓教于乐。在兴趣与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节奏、旋律、速度等要素的表现作用,突破难点,实现愉快学习,使学生喜欢这首意大利民歌。
“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如:电化教学、查找资料,对学生活动进行组织、听辨、评价等,“把讲台给学生,把舞台给学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
主要特色教学环节有:导入环节,1、节奏练习;2、展示意大利的美景,引入主题——意大利民歌《美丽的家乡》。
“互助互学”这一环节,以审美为核心,以实践为载体,通过聆听、律动、比较、唱歌、讨论探究、创编歌词、为歌曲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通过创编歌词,演唱新歌活动,增强环境意识,提高音乐表现力,增强责任感,实现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信成长的舞台。即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
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等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学生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
设计思路: 一、确立主题
本课以“美丽的村庄”为主题来展开这一节课。学唱《美丽的村庄》,通过欣赏、学唱,了解家乡、村庄的美好。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材 ——学唱《美丽的村庄》。
三、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式,拓展探究中国军
队的光辉历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欢快、活泼、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创造性的积极态
度为歌曲伴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给学生提供音乐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更恰当的理解歌曲的
内容及情感,通过是生配合,让学生能够简单的为歌曲伴奏,感受合作的表现效果。通过音乐创编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以生生合作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和创造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艺术歌曲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
歌曲情感表现中来,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4、 教学重难点:能用活泼、欢快、热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美丽的村庄》评测练习
一、节奏练习
二、思考 1.音乐特点 (1)音乐风格 (4)速度 (2) 力度 (5)旋律 (3) 节奏 2、哪一乐句最能体现歌曲轻快,风格活泼? 三、学唱歌曲
1、根据节奏特点,全曲分几个部分?
2、歌曲描写什么?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描绘了( )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对家乡( )之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 )赞美,对( )的憧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