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磁铁教案
【篇一:大班科学教案:磁铁的奥秘】
指导思想: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相互,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2、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书探索的结果。3、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1、环形磁铁每人两块(其中一块的两端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以表示不用的两极,使其成为彩色磁铁)。
2、各种形状的磁铁(也按极性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红色标志、蓝色标志、塑料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彩色环形磁铁,感知环形磁铁的两极,并初步了解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1、每人拿一块彩色环形磁铁和好朋友的彩色环形磁铁碰一碰:红
的与红的一面碰一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红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红的与红的一面相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相碰,两块磁铁之间
会相互排斥,红的与蓝的一面相碰,它们就会牢牢地吸在一起。3、小结:环形磁铁有两极,当相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推力,而不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吸力。二、利用彩色磁铁,感知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1、用彩色环形磁铁与其他形状的磁铁碰一碰;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也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3、小结: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相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推力,不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吸力。三、根据磁性原理,找到磁铁的两极。1、启发幼儿利用彩色环形磁铁,找出另一块环形磁铁的两极。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在环形磁铁上分别贴上红色标志、蓝色标志。3、讨论: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磁铁的两极?四、让磁铁浮起来。1、设置疑问: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塑料吸管让环形磁铁浮起来吗?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启发、暗示操作方法:把环形磁铁按s-n-n-s极性顺序串在塑料吸管上,磁铁就会浮起来,如图。3、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是什么原因使磁铁浮起来的?五、观看磁悬浮列车图片、磁悬浮玩具等,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扩大幼儿的视野。注:1、与磁性黑板配套使用的塑料圆形磁铁的后面就
是一块小的环形磁铁,教师可以把它取下作为操作材料。
活动评析:磁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和经常玩的物品,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对大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教师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各活动环节:第一、第二环节让幼儿通过操作先感知个别形状(环形)磁铁的特性,再感知所有形状磁铁的特性,然后归纳出?quot;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遵循了由点及面,由个别到普遍的推理方法,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第四环节是要求幼儿根据已获得的知识去实践运用:找到另外一块环形磁铁的两极和探索如何利用塑料吸管使环形磁铁一个接着一个浮起来呢?进一步加深对磁性原理的理解,更货的解决了活动的难点,整个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次次设疑,构成了幼儿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开放式的提问,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始终保持探索的兴趣;在教师
有目的的引导下,四次具有递进性的幼儿亲身操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作用相互统一,有机结合。本次活动的最大特色是教师充分尊重幼儿学科学的特点,重视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在幼儿自身主动探索
中,发现磁铁的特性,获取有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科学经验,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篇二:大班公开课教案——科学活动《磁铁》】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磁铁,通过探索引导幼儿发现磁铁能吸住铁的东西。 2、学习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盘操作材料:内有磁铁、铁丝图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木块、布条、纸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竹筒等。 2、每人一个纸杯,内装回形针两个。 3、画有磁铁的图片一幅。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让幼儿发现磁铁,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看一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 请你玩一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探索磁铁的特性。 (1)师: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 的铁块,它的名字叫磁铁。 (2)让幼儿操作盘内的材料,探索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幼儿尝试分类 把磁铁的好朋友放入桌上的大盘子里,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结磁铁有哪些好朋友,教师做记录,并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好朋友都是铁 做的,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4、讲述故事《小磁铁去旅行》,初步了解磁铁对人们生活的帮助。 5、游戏:纸杯里取回形针。 引导幼儿运用磁铁解决问题。 规则:不能将磁铁从杯口伸入,也不能用手拿。
【篇三:神奇的磁铁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活动计划
丘北县幼儿园 执教:杨丽云
一、设计意图:
在《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去解决问题。本课中充分让幼儿动手动脑去探索,让幼儿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并在游戏中进一步提高幼儿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的兴趣。愉快的完成本节课。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科学;神奇的磁铁
三、 活动目标:
1、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2、大胆探索并能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索磁铁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磁铁能吸铁的特性。
活动难点:水瓶中好成功取物
四、 活动准备:
1、3个矿泉水瓶,硬币数个,回形针,漂亮小人,数个磁铁,记录表。
2、课件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宝宝看看老师手里是什么东西呀,(一个漂亮小人),可爱吗?这个小人会在这纸盒上跳舞哦!欣赏小人跳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小人会跳舞,神奇吧!她怎么会跳舞呢?谁知道呢?(简单讨论一下)
2、出示神奇宝贝——磁铁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个神奇的宝贝,它可以使小人跳舞哦。(请宝宝亲手试一试,提高幼儿兴趣)原来呀,能使小人跳舞的是老师手里的神奇宝贝哦!
(2)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神奇宝贝到底还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好不好?我们玩一个小游戏。让幼儿利用桌上的神奇宝贝在桌上全身游走(发现神奇宝贝可以吸住桌腿和桌底的铁)。
检查记录表结果,和教师一起再次验证(老师亲手用磁铁来验证)。提出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能吸起来而有的不能?(幼儿讨论)
(4)教师小结:原来老师给的宝贝叫 磁铁 ,它可以吸铁制品,只要是铁,磁铁就能吸住它。桌腿,螺帽,回形针,硬币都是铁制品。
3、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游戏:水中取物
(1)教师拿出回形针,让小朋友上去去确认回形针是铁制品。
(2)每个矿泉水瓶中装满水,并放入数颗回形针,宝宝能想办法从水瓶中取出回形针吗?小手和磁铁不能粘到水。(小朋友想办法)
(3)得出办法,把磁铁放在瓶壁上,慢慢向上移动到瓶口,回形针就成功取出来了。
(4)再次比赛开始。
(三)、结束部分
我们认识了神奇的磁铁,让我们和小朋友们一块分享快乐吧!
六、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和家长一块儿用磁铁发现家中更多的铁制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