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初三物理光的反射试题答案及解析

1. 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如图所示,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答案】B

【解析】电视机的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以光波的形式直线传播,在同种物质中可以发生反射,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纽,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说明电视机接收到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了,这一定不是光的直线传播而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答案选B 【考点】光的反射

2. (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红沿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作用

是 .

【答案】垂直;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由于法线与镜面垂直,将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这样可以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同时在硬纸板上呈现;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通过向后折硬纸板,观察右侧纸板上有无反射光线,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 图中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º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反射角=入射角=90º-60º=30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4.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4=∠5),其中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空气在 (选填“AE的上方”、“AE的下方”、“CG的左方”或

“CG的右方”).

【答案】 HD ∠1 AE的下方

【解析】由∠4=∠5可知CG是法线,又因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BH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为∠5,反射光线HD,HF为折射光线,折射角是∠1,由图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由空气射入其他介质,即空气在AE的下方。 【考点】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5. (4分)教材实验情景再现: (1)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图a中甲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

(2)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图b中甲是实验装置图,在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竖直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再拿出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当移到A′处时,看到它跟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是 法.经三次实验,分别将图b乙中像点A′、B′、C′和对应物点A、B、C连接,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

离 .

图a 图b

【答案】(1)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2)等效替代,相等。

【解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探究过程中,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板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本实验中,拿出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当移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经三次实验,分别将图b乙中像点A′、B′、C′和对应物点A、B、C连接,发现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探究

6. 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灯”射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域空气的界面时将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界面成53°角,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夹角为100°,则反射角大小为 ,折

射角大小为 。

【答案】37° 43°

【解析】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则入射角是37°,根据光的发射定律,发射角就是37°,发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是100°,发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53°,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

47°,折射角是43°。

【考点】光现象

7.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

A.15°B.20°C.30°

D.60°

【答案】A

【解析】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是15°时,反射角也是15°。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考点】光的反射

8. 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

【答案】D

【解析】A、B均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中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考点】光现象。

9. 2013年12月4日上午8点25分左右,南京的天空中出现“两个太阳”的奇观。光学专家表示,眼下南京雾霾天,空气中漂浮物沾上水汽后,会形成多棱镜,太阳照射,使太阳光发生

了 (填“折射”或“反射”),形成太阳的_____(填“实”或“虚”)像,所以产生“2个太阳”。我们在水中也看到了“两个太阳”,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现象(填“折射”或“反射”)。 【答案】折射 虚 反射

【解析】太阳光通过多棱镜时,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太阳的虚像,在水中也看到两个太阳,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考点】光现象

10. 小明同学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为了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法线的位置关系,他用一个小镜子MO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上面竖立一块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半圆形光屏EF,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一束激光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

AO.当左、右两半屏E与F在 时,可在F半屏上清晰看到反射光线OB;当半屏F绕中缝ON

向后转动时,发现在F光屏上 反射光线.这一现象说明 .

【答案】同一平面;没有;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当两个半屏在同一平面时,能看到反射光线,如果一个半屏向后折,则在这个半屏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光的反射

11.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答案】C

【解析】A选项,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将落在A点的左侧。B选项,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反射光线落在光屏上的位置不变。C选项,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动,反射光线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会落到B点。D 选项,如果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反射光线将落在A点的左侧。 【考点】光的反射

12. 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圣火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答案】 B 【解析】

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经反射后可以会聚在一起,凹面镜的焦点处将会聚集大量的太阳能,温度很高,可以加热或点燃物体;故选B.

13. 如图所示,S′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确定平面镜

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

【答案】

【解析】

连接SS′,作出S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注意S一侧为反射面;SA与平面镜交于点A,连接S′A并延长画出反射光线,注意S′A之间为辅助线,用虚线来画,如图所示:

14. 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m。现在人面前2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所示,则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 m。

【答案】5

【解析】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的光路图如下所示:

因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则;由于,所以, 光走的路程为。 【考点】平面镜成像

15.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家里的镜子,会发现镜子中出现了多个蜡烛的像,如图所示。对于这

种现象,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镜子的质量不好,反射面不平整

B.光经玻璃前表面和后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后形成了多个虚像

C.烛焰将附近的空气加热后,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导致的折射形成了多个虚像 D.火焰抖动的过程中,由于视觉暂留效应形成的错觉

【答案】B

【解析】由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故蜡烛在玻璃的前后面上发生多次反射,从而形成多个虚像,故B是正确的。

【考点】平面镜成像。

16.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

验.

(1)让一细光束沿平面E射到镜面O点,在平面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同一平面内.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答案】(1)在;(3)OA;可逆

【解析】(1)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够在纸板F上观察到反射光线.当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两者入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测量量和实验次数设计表格即可;

(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

(1)把纸板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表格内容包括入射角、反射角,以及实验次数;如下表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以及光路具有可逆性

17. 如图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发射后,发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答案】

【解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像点S′,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A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作出发光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S′,连接S′、A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A画出反

射光线,连接SO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与光的反射定律相结合来作图,比较直观、简捷、准确.

18. 如图所示,OB是射向水面的一束光线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准确方向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OC.

【答案】

【解析】由图知,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过O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点评:此题考查了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的画法,首先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内容,特别注意反射角与入射角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在作图时,注意法线用虚线来画,若已知角度,要在图中标明.

19. (1)一束光斜射向玻璃表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将图中的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R1与R2并联,开关S1控制R1和R2,开关S2只控制

R2。

【答案】(1)如图1(两条光线实线、箭头1分;反射光线角度1分;折射光线靠近法线1分)

(2)如图2(两电阻并联1分;支路开关1分;干路开关1分)

【解析】(1)由于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回空气中,且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两个电阻并联,开关S1接在干路上,S2接在电阻R2支路上。 【考点】光路图的画法,电路的连接。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低 C.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

D.光在发生折射后,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答案】AC。

【解析】A中人在岸上看到的水中“飞鸟”,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中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故B不对;C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水中的速度比真空中速度要小,因此光从水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大,故C正确;D中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垂直射向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即入射角等于折射角,且在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不对。 【考点】光现象。

21. 要使光线发声如图所示的偏折,在方框内适当的画出合适的光学元件(保留作图痕迹),一种利用光的反射,一种利用光的折射

【答案】如图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后过焦点,光的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角平分线就是发现,平面镜和法线垂直。

22. 中国开封第29届菊花会上的菊花花毯荣获了“世界最长的鲜花毯”吉尼斯世界纪录。菊花毯摆放在河边,河中倒映着万朵怒放的菊花,蔚为壮观!河中的菊花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小明用红色滤光镜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菊花拍照,则照片上叶、花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的反射 黑色

【解析】河中的菊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绿叶、黄花分别反射绿光和黄光才会呈现相应的颜色,加红色滤光镜后,只能通过红色的光,不能通过绿光和黄光,所以花和叶子都呈现为黑色。 【考点】物体的颜色;光的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即平面镜成像的,物体的颜色由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特点,以及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属于基础知识,但是容易出错的题目.

23.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个别同学被前方高个子同学挡住,看不到黑板上的一些字,这是因为光_______的缘故。

【答案】漫 直线传播

【解析】 光照到黑板上时,发生漫反射,黑板反射的光向不同方向传播,所以同学们在教室的每个位置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同一直线传播,黑板上的一些字反射的光被同学挡住了,光线进不了人眼,所以就看不到黑板上对应的字。 【考点】光的漫反射、镜面反射和直线传播。

24. 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湖边高出水面30m的山顶A处,望见一艘飞艇停留在湖面上空某处并观察到飞艇底部标志P点的仰角为45°,其在湖中之像的俯角为60°,则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已

知,只考虑镜面反射,不考虑折射)

A.111.96m

B.81.96m

C.84.32m

D.114.32m

【答案】A。

【解析】设飞艇离开湖面的高度为h,飞艇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如下图的P′点所示,因为OD=

30m,故AD=PD=h-30m;

在△AP′D中。P′D=h+30m,故tn60°=

,即

,解之得h=111.96m,故A是正确

的。

【考点】平面镜成像。

25. 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间,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实脸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

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________________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1)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或不透明的物体?(或红外线能否透过玻璃板和硬纸板?或硬纸板与玻璃板是否能够阻挡红外线的传播?(2)A 【解析】【考点】光的传播和反射。

分析:(1)由于实验时是将硬纸板和玻璃板分别放在遥控器前进行的,而保证了其他的因素不变,故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红外线是否能够穿透硬纸板与玻璃板;(2)实验二的方向变了,也能起到遥控的作用,说明是红外线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后又射到电视机上的缘故,故选A。

26. 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图中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答案】C

【解析】【考点】光的反射与折射。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会向法线靠拢,故D是不对的;A中只有折射没有反射,B中只有反射没有折射,故C是比较全面的,故选C。

27.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答案】如下图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平行主光轴的入射光折射后过焦点。平面镜反射定律,入射光和反射光关于法线对称分布

【考点】凸透镜成像,平面镜反射

28. 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______________;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实像倒立 ,虚像正立 平面镜

【解析】实像是由折射光线的交点而形成像点,成的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而且是倒立的。虚像是反射光线或者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而成的像点,不能再光屏上显示,是正立的。 【考点】光的反射和折射

29. 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泸州市城区内南宋建筑的“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

【答案】D

【解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不透明体反射的颜色决定,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所有的色光,吸收所有色光的物体为黑色,A错。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线向法线靠近,但是如果光线垂直入射,入射角0度,则折射角也是0度,传播方向不变,B错。粗糙的布料使得光线在上面发生漫反射,

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使得台下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C错,入射角是入射光和法线的夹角,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入射角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是60°,D对。

30. 今在我省中考大部分地区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然后由条形码扫描器扫入电脑进行工作,如下左图所示。条形码扫描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构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被条形码 回来的光,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输送到电脑获取考生信息。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都属

于 材料。

【答案】反射;半导体

【解析】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到条形码上时,被条形码反射回来,然后光敏二极管便接收到;光敏二极管把被条形码反射回来的光,转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将信息输送到电脑上.

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考点】光的反射;半导体的作用.

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学生要明确条形码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并了解半导体器件的阻值随着光照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在电子产品中应用非常广泛,应注意了解其应用.

31. 如图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请在图乙中准确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先作出发光点A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OS为反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

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在水中法线的右侧画出折射光线OB,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辅助线用虚线,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点评:①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③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2. 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_____ 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____ 形成的 ____ (实/虚)像. 【答案】折射;反射;虚.

【解析】:(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

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2)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

所以答案为:折射;反射;虚.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点评: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物像分布在反射面的两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

33.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

【答案】

【解析】根据光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平分线是法线的位置,再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的垂线,就是平面镜所在的位置.人看到的光是从物体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的.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答案】C

【解析】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铅笔好像折断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水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D、放大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光的反射.

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才行.

35. 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做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36.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

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 cm.

【答案】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漫反射;20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当2f>U>f时,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20cm.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用表面粗糙的白布做屏幕,能使射向屏幕的光发生漫反射,即使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能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漫反射.

点评:多媒体教室里,我们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这个过程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白色而粗糙的屏幕、光的直线传播等等,我们要敢于提出问题,正确回答问题.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

37. 如图一束水平光线射向两面夹角为45°的平面镜上,被这两面平面镜反射,请画出这束光线经

这两面平面镜反射的完整光路图。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平面镜的法线,然后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法线的下侧画出反射光线;

第二次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所以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重合,这时只要再画上一个向上的箭头即可;

然后光线又经过第三次反射,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此时与第一次反射时光线重合,所以再在第

一次的入射光线上加一个向右的箭头即可。如图所示: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定律内容应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可记作“三线共面,法(线)居中间”.

38. 我们在看黑板时常发生“反光”现象,是由于黑板表面较光滑,光线射在上面时发生了 ,但我们看作业本时,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能看得清楚,是由于白纸表面较粗糙,光线射在上面发生了 。

【答案】镜面反射 漫反射

【解析】:(1)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作业本,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考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现象,分析问题时注意反射光线是向一个方向还是向各个不同方向.

39. (4分)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把一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 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位置.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可知反射角______ _____入射角; (3) 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1)在法线两侧(2)等于 (3)在同平面内(4)光路是可逆的

【解析】根据下列知识分析回答: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和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1)使E、F成为同一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说明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可发现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E、F成为同-平面时,可发现反射光线,当E、F不在同-平面时,将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4)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可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内容解答。

40. 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答案】D

【解析】A、B、图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方向相对,所以错误。

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所以C错误.

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所以D正确. 故选C.

【考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点评:(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1. 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景物,是由于光在屏幕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乙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C.丙图中:用潜望镜可进行较隐蔽的观察,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成的 D.丁图中:建筑物的玻璃外墙有时很刺眼,是由于光在玻璃墙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BC

【解析】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入射光是平行光,反射光也是平行光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发散的反射是漫反射.

A、甲图中: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景物,是由于光在屏幕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所以A错误.

B、乙图中:一束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所以B正确.

C、丙图中:用潜望镜可进行较隐蔽的观察,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制成的,所以C正确. D、丁图中:建筑物的玻璃外墙有时很刺眼,是由于光在玻璃墙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D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点评:光现象是生活中常见问题,也是中考必考问题。

42.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

【解析】题目中已经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做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43.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光线从屏的左侧入射,则在屏的右侧可看到反射光线,如果把屏沿法线弯折,则在屏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这个现象说

明 。

【答案】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据该实验的情景知,当法线左右两边的两块背景板共面时,可以在背景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当将右边的背景板向前偏折时,由于两块背景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时,所以在在背景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即该实验表明: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44. 在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光的折射;B是光的反射;C是光的直线传播;D是光的直线传播,选B。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日月食、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穿衣镜、潜望镜、水面的倒影)、凸面镜(汽车后视镜)、凹面镜都属光的反射原理;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池底变浅、看到鱼变高、筷子向上弯、海市蜃楼等都属光的折射原理。

45. 如图乙所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后,反射光线经过A点,水中的折射光线经过P点,请你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由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过像点S′,连接AS′,其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O.

分别连接SO、OA、OP,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

46. 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甲 、乙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

是 (靠近/远离)摄像头。观察照片发现,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光线 (亮/暗),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 (熄

灭/亮着)。

【答案】凸透,靠近, 暗,熄灭

【解析】(1)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同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甲、乙,可知汽车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汽车是靠近摄像头.

(2)观察照片可以发现,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是因为车内的人反射的光很弱,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

(3)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关闭,车内较暗,使车内不能形成平面镜成像,便于看清路况,

47.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答案】D

【解析】解:A、放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鸽子挡住了光线而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故选D

4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A

【解析】A、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的倒立的实像,此项正确;

B、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色散形成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此项错误; C、玻璃幕墙对阳光发生镜面反射,不是折射,此项错误;

D、白色的屏幕可以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此项错误. 故选A.

49. 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像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 (1)由此可确定声能传递 。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光的 后形成的像。

(3)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能量(2)光的反射(3)不变

【解析】(1)因为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所以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波的影响;

(2)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后形成的虚像; (3)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与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当蜡烛越靠近镜子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50. 有一种交通标志牌,由基板和背面涂有反射胶的玻璃微珠组成,结构如图.黑夜中,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 (填“反射”“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 (填“反射”或“折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这里的玻璃微珠对光线起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答案】折射 , 反射,会聚

【解析】由于玻璃微珠的形状如同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反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因此,这里的玻璃微珠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

51.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

【答案】B

【解析】解:A、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B、水中观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笔“折断”如同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一样,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大多数同学是唱着这支优美的歌曲长大的,歌曲中含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同学们回答:

(1)风使同学们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 ) . (2)水面倒映的白塔是光 射而形成的 像(选填“实”或“虚”).

(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和 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 . 【答案】(1)蒸发(或汽化);(2)反;虚;(3)浮;平衡

【解析】(1)空气流动可以加快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2)白塔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里,人才能看到白塔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虚像;

(3)小船静止在水面上时,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53. 下面是小明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A、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凸透镜成像的动态变化: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可得此选项错误.

B、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正对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反射现象,故本选项错误.

C、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正确.

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54. 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反射。 【答案】镜面

【解析】建筑物的玻璃外墙,在阳光下发生镜面反射,强烈的反射光损伤人的眼睛,影响司机的视线等,造成了光污染。

55. 一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与地面相平,在池的中心正上方B处悬挂着一盏灯,一人站在岸边,设A处为人眼,作出灯发出的光经过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反射光线.(保留辅助线)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点光源B在关于水面的对称点B′,即像点.

连接B′A,与水面的交点O即为反射点,连接OA即为反射光线,连接BO即为入射光线

56.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

A. 入射角是30°

B. 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 反射角是60° D. 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答案】C

【解析】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故本选项错误. D、当入射角增大5°,变为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65°,则反射角也增大5°,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57.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B.

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斑马倒影

C.

D.

水面“折”枝

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A、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许多光斑是利用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斑马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水面“折”枝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折射的结果.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等相关的现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见,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应把握其实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分才行.

58. 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答案】C

【解析】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的。

59. 如图,入射光线AO斜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其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60. 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答案】C

【解析】A是光的直线传播B是光的折射.C是光的反射,D是放大镜的原理。选C 。

61. 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答案】A

【解析】【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 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进行分析下列各选项.

解答:解:A、杯弓蛇影是由于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故A选项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形影不离是由于自己的身体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B选项不合题意;

C、形单影只中的影是指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选项不合题意;

D、立竿见影是指杆遮挡了光线,形成了杆的影子,因此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D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以及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各成语的含义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前提.

62.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的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 【答案】

【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蓝天、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63. “池水照明月”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答案】反射

【解析】解:“池水映明月”指的是看到水中的月亮,这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月亮反射的光线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而形成的。故答案为:反射.

64.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了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答案】C

【解析】A为光的直线传播,B为光的折射,C为光的反射,D为光的色散,所以选C

6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答案】B

【解析】A、C选项是光的折射,D选项是投影现象,只有B选项是光的反射

66. 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2分)

【答案】

【解析】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两角的关系做出反射光线。 【考点】光的反射作图

点评:注意作图规范。美观。

67. 如图甲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甲

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略

68. 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白纸”)比较亮;如果手电筒离平面镜0.3m,则它在镜中的

像离镜面 _________m。

【答案】白纸 0.3 【解析】略

69. 不同的角度看清楚一朵花,这是由于发生____________的原因,教室里的某个位置看到黑板是“晃”的,这是由于发生____________的原因。 【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解析】反射的光射向各个方向,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一朵花,所以是漫反射;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 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

70. 安庆是一座沿江城市,有美丽的大湖,气候宜人。大湖中映着岸边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所形成;湖岸边绽放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其中黄花________ (选填“吸收”、“反射”、透过”)红色光。

【答案】反射 吸收

【解析】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湖水中的岸边树木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

因为黄花是不透明物体,所以黄色的花只反射黄色的光,其他色光被他吸收; 故答案为:反射;吸收

71. .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 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在岸上看到湖中的金鱼位置变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解析】: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

②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

③在岸上看到湖中的金鱼位置变浅,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进入人眼,折射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72.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注水后的水池底部看起来变浅 B.平静的水中映出人的倒立的像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D.阳光下人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选项A和C中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成的倒影应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而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73.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注水后的水池底部看起来变浅 B.平静的水中映出人的倒立的像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D.阳光下人站在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答案】B

【解析】池水变浅,折射现象,水中倒立像,光的反射现象,筷子向上弯折,折射现象,阳光下的影子,光沿直线传播,故选B

74. 下面四种镜子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

A.平面镜 B.凸镜 C.凸透镜 D.凹镜

【答案】B

【解析】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选B

75. 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答案】B

【解析】A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B

76. 在图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知,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且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故作出物关于镜面的对称图,即为它的像,连接像与人眼,交镜面于一点,即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作出球关于镜面的对称图,即为它的像,连接像与人眼,交镜面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再完成

光路,如图所示.

77. 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______.

【答案】不变 可逆的 【解析】略

78. 如图所示,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O点处,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

明反射角大小。

【答案】略

【解析】分析: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等于60度,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

于入射角,故反射角等于60度.

解答:解:

79.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关于井中月亮,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井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C.井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答案】B

【解析】因为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所以水中的月亮与天上的月亮大小相等,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A、D选项错误;

因为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故选B

80. 如右,是小明同学利用平板玻璃做为平面镜,用象棋棋子

做物体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他沿着玻璃与桌面接触的位置划了一条线C来标记平面镜的位置,然后把棋子A做为物体放在玻璃前面。隔着玻璃观察,发现玻璃后面B的位置出现了两个像,一个比较清晰,一个比较模糊。 请你要根据你的实验经验回答: 1)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像?

2)如果线C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把哪个像标为A的像来研究更好一些?为什么?

【答案】(1)这种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玻璃板比较厚,它的两个表面都会对光产生反射作用,所以会形成两个像。(2)较清晰的。因为较清晰的像是光被第一个表面反射形成的,线C与第一个表面重合,所以,研究较清晰的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实验情况,是否真正做过实验。

81.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C

【解析】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解:A、水看起来很浅,是由于光线通过水、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

D、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C.

82. 为什么夜间开车不宜开驾驶室内的灯?

【答案】 夜间行车,内部开灯,车外很黑,玻璃就成了一面镜子,会使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前,司机看不清车外,不利行车。

【解析】1、本题要知道夜间为什么司机不开灯,必须明白开灯造成的结果,那就是车厢内的物体会通过挡风玻璃成像,像恰好成在挡风玻璃的前方

2、答:夜间行车,内部开灯,车外很黑,玻璃就成了一面镜子,会使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前,司机看不清车外,不利行车. 【考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点评:此题给出了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景,要我们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首先找出是用哪一部分的知识来进行解答

83.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

【答案】B

【解析】【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日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于一点,是光线透过凸透镜而形成的,故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该物体反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的缘故,故是光的反射,故符合题意;

C、盛水的杯子相当于凸透镜,光线透过杯子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像,故属于折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手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情况,会根据光的反射定义和光的折射定义进行区分.

84.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 150,那么入射角是___ ____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度.

【答案】 75 150

【解析】分析:根据以下内容答题: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1)一条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15°,那么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入射角为90°-15°=75°;

(2)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7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5°+75°=150°. 故答案为:75°;150°.

85.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 反射的缘故。但有时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黑板局部发生 反射。 【答案】漫 镜面

【解析】分析:教室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说明光射在黑板的某处发生了镜面反射; 同学们在教室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黑板字,是黑板字发生漫反射.

解答:解:(1)由于黑板字是粗糙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所以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这是漫反射.

(2)黑板由于使用时间较长,摩擦导致变光滑,在某个特殊角度能够把窗外入射的光平行反射到某个角度同学的眼睛里,这是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漫 镜面.

86. 如图所示,是我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 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答案】直线 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本题就是要分析光是如何进入人眼的,是从物体上射出后直接进入,还是经过了反射或折射.

解答:解:能直接看到物体,这光是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的.从水里看到倒影,是物体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 故答案:直线;反射

87. 如图所示,是我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 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

【答案】直线 反射

【解析】分析: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故本题就是要分析光是如何进入人眼的,是从物体上射出后直接进入,还是经过了反射或折射.

解答:解:能直接看到物体,这光是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眼的.从水里看到倒影,是物体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 故答案:直线;反射

88. 要将“玉兔号”月球车探测到的信息传回地球必须依靠(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紫外线 D.电磁波

【答案】D

【解析】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需要电磁波传递信息,故“玉兔号”是利用电磁波向地球发回所获得的信息的. 【考点】电磁波

89.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

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答案】BD

【解析】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月亮的虚像,故选项A不正确;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选项B正确;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项C不正确;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在光滑表面发生的镜面反射现象,故选项D正确。

【考点】 光现象

90.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到水面,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

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标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60°,过入射点作出法线.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 【考点】反射定律 折射规律

91. 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答案】

【解析】过入射点做法线,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具体做法见答案。 【考点】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

92. 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首先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图中虚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0°,做出反射光线,如图。

【考点】反射定律

93. (1)如图是一束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请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重为5N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在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

(3分)

【答案】

【解析】(1)由图知道入射角为60°,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以画出对应的折

射光线。如图所示;

(2)物体受重力作用点(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在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如图所示。

(3)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靠近小磁针N极的一端为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根据右手定则,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N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电源左端是负极,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重力 右手定则

94. 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

的 (虚/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 (镜面/漫)反射. 【答案】虚 6 漫

【解析】吊灯的像是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地面的距离为6m;地毯表面不平滑,光在上面发生的漫反射,不能成像。 【考点】平面镜成像

95.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 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操作如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或增大,即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C。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96.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 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 现象。

【答案】折射 反射

【解析】由于大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所以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蓝天白云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考点】光现象

97. 以下现象与光的折射无关的是 ( )

【答案】B

【解析】通过放大镜看到手指长胖了这是光的折射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从平静的水面看到水中的树这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与折射无关,B符合题意;看到水面下的冰山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进入了人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筷子折断是由于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引起的,D不符合题意。 【考点】光现象

98. 如图在一张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刻度尺上P点,形成一个光斑。如果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则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 (填“上”或“下”)移动。利用这样的装置,可以把不易觉察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 ,“放大”到直接看出来。

【答案】下 形变

【解析】如果在箭头所指处用力向下压桌面,由于桌子发生形变和平面镜的发生作用,则刻度尺上光点将会向下移动。利用这样的装置,可以把不易觉察的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形变,“放大”到直接看出来(转换法)。

【考点】光的反射;物理研究方法

99. (4分)(1)如图甲所示,请你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正在摆动的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

图.

【答案】

【解析】(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折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小球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在球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考点】光路图;力的示意图

100. 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

的光路图。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为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凸透镜的交点则可确定在凸透镜上入射点的位置,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