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推黄山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一二三四网
市县科技安徽科技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助推黄山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张兵渊黄山市科学技术局冤

《黄山市加快建设制山的实施意见》

《黄山度和政策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三年

等政策意见。支持企业创行动计划》

新发展,争取上级资金2700余万元;拨付市级科技扶持资金1300余

万元,其中下达2018年财政扶持类市科技计划项目16项,下拨资金300万元;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登记入库109家,其中103家企业累计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额完达1.94亿元。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实际融资成专利权质押贷款20笔,

1.12亿元;完成市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项目2个,股权投资额400万元。强化政策宣讲,结合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政策专题周、知识产权周、

培训等活动,举办科技政策宣传培训10余场;选派科技特派员400名,开展“送科服务全市农业特色产业,

接技下乡”和菊花技术培训7场次,科受培训、咨询人数达1500余人次。

技扶贫考核成绩位于全省前列。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袁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8家企业列入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52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含重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新认定),已达117家。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引进省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新认定国家星创天地3家、省院士工作站1家、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民营科技

企业13家,新组建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扎实开展“双创”工作,由分管副市长带队实地调研全市8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邀请省创投

提管理专家作风险投资相关培训,升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水

组织30家企业参加第七届中国平;

创新创业大赛,1家企业成功晋级国家级比赛。

3.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送一服”活动,常态化开展

赴各区县开展“四送一服”集中宣走访调研40余家重点企业和在讲,

召建项目,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开“四送一服”政产学研用合作对接会,签订校企项目合作协议20个,合作金额达1000余万元;组织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专家调研走访企业22家,落地成果转化项目2个,合同总金额65万元;召开黄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省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围绕黄山人

2019年第5期

一尧主动作为袁2018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2018年以来,黄山市始终坚持坚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

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狠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8年全市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

投入强度达1.16%,同比7.06亿元,

增长23.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1个百分点;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

增长16.8%,位居全省第9位,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6.5个百分点;共登记省级科技成果235项,登记技术合同377项,合同成交额达1.57亿元;全市有效发明专利79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件,位居全省第8位,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荣获省科技奖2项,其中二等奖1项。新增省级高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各1个。

1.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袁大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2018年,黄山市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制定了《关于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黄

29

安徽科技市县科技工智能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积极推进与“大院大所”合作,组织20余家企业参加全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现场签约项目2个;赴浙江绍兴参加杭州都市圈第五次科技局长联席会议,积极对接与都市圈内“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等事宜,并争取杭州都市圈第六次科技局长联席会议在黄山举办。完善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上线惠企政策66条、中介机构信息11条、

高校专家信息69条、技术需求和难题100余项;完成手机客户端开发并提供用户下载使用;举办平台推广运用宣讲会10余场,累计培训企业200余家。

二尧真抓实干袁力争2019年科技创新工作实现新突破

在全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黄山市又处于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机遇期,全市科技创新必须充分发挥黄山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特色资源优势,

努力实现创新政策有效对接、创新资源精准共享、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推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向前发展。2019年黄山市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

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着力在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区域创新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转变科技管理职能等方面下功夫,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为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提供科技支撑。

1.优化创新环境袁着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修订《黄山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完善补充“对纳入统计的企业新增研发投入按比例给予补助”等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按照初创期、

发展期、成熟期对企业302019年第5期

分层次培育,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

构,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深入基层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工作,

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积极宣传贯彻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深入排查符合条件的企业目录,动员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黄山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深入调研摸排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凝练筛选一批优质项目申报省重大专项和重点研究开发计划以及市科技计划项目,

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推进融杭步伐袁着力扩大对外

开放

加强与杭州都市圈内各市科技管理部门有效对接,推动科技政策

有效衔接和大型仪器设备、专家库等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承办好杭州都市圈第六次科技局长联席会议,充实丰富会议内容,促成一批合作成果落地见效。以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建设为重点,以“走出

去、请进来”的方式,促成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院大所”

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引进省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以上。落实好

《黄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融杭提质促招工作方案》

,开展以孵化器众创空间)

为招商主体的招商引智工作,积极吸引科技孵化器、

众创空间、高端科技人才、创业团队、高校毕业生等来黄山市创新创业。3.加快成果转化袁着力激发城市

创新活力

认真做好安徽省创新馆开馆暨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交易会和第一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的展品征集及成果对接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开展省级创新型县创建工作,推动区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战略合作。积极筹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孵化器(众创空

间)激励政策,探索“空间+基金”模式,力争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积极搭建企业展示平台,组织开展好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黄山市预选赛,

并择优推荐参加全省、全国赛事。4.加强平台建设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全力支持黄山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大科技投入,

补齐创新短板、助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重点(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组建省院士工作站1家,加强现有18家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评价和认定备案工作,推动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优化重组。

力促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复审,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强化创新服务袁着力提升科技管理服务水平

根据机构改革要求,理顺优化市科技局机关各科室和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责,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序衔接。注重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探索开展市科技计划项目委托第三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科研诚信建设,落实科技报告制度。

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应进俱进”“充分授权”原则最大限度实现政务服务事

项政务中心集中办理,真正做到“一网一门一次”。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

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以“四送一服”活动为载体,充分依托各开发区、高新区,

加大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培训、推广使用力度,切实发挥平台的政策解读、信息共享等服务企业功能。建立健全外国专家联系制度,全面落实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

责任编辑院李环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