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1届虹口区一模语文

来源:一二三四网
上海市语文散装同步试卷 (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阅读(8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16 分)

① 最近《 人民日报》 头版头条用了个新闻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中的“给力”二字新鲜独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迅速成为网络热词并引起争议。

② 这让我联想到日前公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这份报告中收录了诸多有代表性的热字、热词和热语,即流行语。有些人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些流行语听代表的语言现象不过是一时的时髦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反复申说了好多年——年年有流行语新冒出来,年年就有人老生常谈。其实语言像一面镜子,如实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在语言三要素中,又以词汇对上述变化的反映最为迅速、最为活跃。因此,流行语蕴含着超乎语言本身的意义,值得关注也值得研究。

③ 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早在上世纪60 年代,美国有社会语言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与社会共变”理论,指出:语言对社会有依附性,即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比如1977 到1980 年间我国集中出现的流行语“拨乱反正”、“党纪国法”、“平反”、“冤假错案”等等,就如实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之后经济改革启动,“市场调节”、“关停并转”、“个体户”、“中外合资”等一系列流行语又扑面而来。流行语对社会变化感知的敏锐度与应变力是极为突出的。

④ 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有时,人们对同一流行语的解读,会因立足点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理解截然相反,□□这并不会削弱它,反而能增加这些词语的意义张力。比如“山寨”一词,最初源于香港,专指一些不正规的产品,是“不正宗”、“不正统”的意思,最先进入公众视线的“山寨”是“山寨手机”,之后出现了“山寨建筑”、“山寨春晚”等系列衍生品,人们也渐渐把“山寨”等同于“盗版”和“侵权”,但同时有人解释“山寨”为一种奢侈品趋向的妥协,是追慕的表现形式,还有人认为“山寨”闪耀着草根阶层的智慧一一众多对“山寨”的解读,使得这个词的意义在使用中丰富起来,“山寨文化”、“山寨现象”甚至成了颇有深度的理论研究命题。

⑤ 与一般的新词语不同,流行语是一种语言时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频率很高且被广泛传播。它们丰富着汉语的表现力。在形式上,流行语可以是一个词素,如□;也可以是词或短语,前者如□,后者如□等;还可以是句子或格式,前者如□,后者如巨□等等。在含义上,流行语相当丰富,比如,这几年流行的“晒”字,其含义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晒”。这个“晒”来源于英语的“share” ,是“分享”的意思,最早是一名英国的旅游爱好者将自己的旅行趣闻发在网上与人“Share” ,引来众多网友跟帖,“Share”就此开始蔚然成风。在我国,北大一名副教授于2006 年9月在其博客上公布月收人4786元的工资条后,网友们纷纷学样“晒工资”、“晒奖金”等,有了新含义的汉字“晒”也因此步人了流行语的行列,“晒”的内容则不断推陈出新,被“晒”的事物种类越来越多,从有形的收人、固定资产,到无形的回忆、新年打算,甚至伊朗政府公布拥有核技术,也被网民表述成“‘晒’核”。细想想,我们实在很难在汉语中找出另一个词汇来替代这个鲜活的“晒”。流行语对汉语现有语汇的贡献可见一斑。

⑥ 当然,流行语的影响也并不总是积极的、正面的,个别流行语失之粗俗,有些过于怪诞的流行语的使用给交流带来了障碍。但是,如果“一刀切”地把流行语视作语言“纯洁”和“规范”的破坏者,在学理上说不通,在实践中恐怕没几个人会响应。 1 .本文第② 段划线短语“这种失之狭隘的观点”指的是。(2 分) 2 .本文第④ 段空格内应填入的关联词是(2 分).„„„„„„„„„„„„„„( )

A .所以 B .但是 C .即使 D .或者

3 .第⑤ 段空格内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写序号)( 2 分)

A . “食品安全” B . “今天你_了没有?\" C . “隐婚”

D . “裸~\" (如裸婚、裸官) E .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4 .从全文看,流行语的魅力与活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 l ) ( 2 ) ( 3 ) 5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 分)„„„„„„„„„„„„„„„„( )

A . “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的意思。 B .在语言三要素中,语音和语法要比词汇相对稳定一些。 c . “盗版”和“侵权”不是“山寨”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D .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6 .文末作者认为,个别流行语过于怪诞或者粗俗,给交流带来了障碍。请举一个例子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 一12 题。(20 分)

大地上的事情

① 我观察过蚂蚁营巢的三种方式。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家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② 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一只鹤子。它静静地盘旋,长久浮在空中。它好像看到了什么,径直俯冲下来,但还未触及地面又迅疾飞起。我想象它看到一只野兔,因人类的扩张在平原上已近绝迹的野兔,梭罗在《瓦尔登湖》 中预言过的野兔:“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成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看到兔子和鹧鸪跑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们是禽兽,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飒飒的木叶一样。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像土生土长的人一样。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③ 看到一只在田野上空徒劳盘旋的鹤子,我想起田野往昔的繁荣。

④ 写《 自然与人生》 的日本作家德富芦花,观察过落日。他记录太阳由衔山到全然沉人地表,需要三分钟。我观察过一次日出,日出比日落缓慢。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仿佛有什么阻力,太阳艰难地向上跃动,伸缩着挺进。太阳从露出一丝红线,到伸缩着跳上地表,用了约五分钟。

⑤ 世界上的事物在速度上,衰落胜于崛起。

⑥ 在一所小学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写自己家庭的作文。一个孩子写道:他的爸爸是工厂干部,妈妈是中学教师,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星期天常常带他去山边玩,他有许多玩具,有自己的小人书库,他感到很幸福。但是妈妈对他管教很严,命令他放学必须直接同家,回家第一件事是用肥皂洗手。为此他感到非常不幸,恨自己的妈妈。

⑦ 每一匹新驹都不会喜欢给它套上羁绊的人。

⑧ 我时常忆起一个情景,它发生在午后时分。如大兵压境,滚滚而来的黑云,很快占据了整面天空。随后,闪电进绽,雷霆轰鸣,分币大的雨点砸在地上,烟雾四起。骤雨像是一个丧失理性的对人间复仇的巨人。就在这万物堰息的时刻,我看到一只衔虫的麻雀从远处飞回,雷雨没能拦住它,它的窝在雨幕后面的屋檐下。在它从空中降落飞进檐间的一瞬,它的姿势和蜂鸟在花丛前一样美丽。

⑨ 立春一到,便有冬天消逝、春天降临的迹象。整整过了一冬的北风,已经从天涯返回。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爱默生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与这世界上的劳作保持着基本关系。劳动是上帝的教育,它使我们自己与泥土和大自然发生基本的联系。

⑩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一生从未踏上土地。

⑾捕鸟人天不亮就动身,鸟群天亮开始飞翔。捕鸟人来到一片果园,他支起只张大网,呈不角状。一棵果树被围在里面。捕鸟人将带来的鸟笼,挂在这棵树上,然后隐在一旁。捕鸟人称笼鸟为“游子”,它们的作用是呼喊。游子在笼里不懈地转动,每当鸟群从空中飞过,它们便急切地扑翅呼应。它们凄枪的悲鸣,使飞翔的鸟群回转。一些鸟撞到网上,一些鸟落在网外的树上,稍后依然扑向鸟笼。鸟像树叶一般,坠满网片。

⑿子恺先生把诱引羊群走向屠场的老羊,称作“羊奸”。我不称这些游子为“鸟奸”,人类制造的任何词语,都仅在它自己身上适用。

7 .本文写了大地上的事情,依次有 、 、日出日落、 、雨中麻雀、情系泥土和 。(2 分)

8 .文中引用梭罗《瓦尔登湖》 中预言的用意是(3 分) 9.文中印证第⑤ 段“衰落胜于崛起”这个观点的句子是(2 分) 10.第⑩ 段画线句的含义是(2 分) 11 .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 ) A .作者把大型蚁筑巢比作北方人的举止,表达了对北方人的欣赏之意。 B .作者描写动物生活的细节,优美、轻盈,给人美的享受和生命启迪。 C .第④ 段写观看日出日落,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虔敬之情。 D .第⑧ 段写麻雀的“姿势和蜂鸟在花丛前一样美丽”,用了比喻手法。 E .本文列举了许多大地上的事情,叙议结合,形象生动,且意蕴深刻。 F .本文意在呼吁人类回归自然,因为大自然博大丰富、有趣而又美丽。 12 .文末说,我不称这些游子为“鸟奸”,为什么?( 4 分)

(三)默写。(6 分)【任选6 空,超过6 空,按前6 空评分】 13 .

( 1 )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 2 ) ,断桥头卖鱼人散。(马致远《远浦帆归》)

( 3).释寄梅花,鱼传尺素, 。(秦观《踏莎行? 郡州旅舍》)

( 4 )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 5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 6 )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 ( 7 )兴酣落笔摇五岳, 。(李白《江上吟》) ( 8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四)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 题。(8 分)

【双调】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14 .白朴与, 、 、郑光祖被称为“元曲四大家”。(2 分) 15 .对这首小令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起句先以比喻绘声,再言其声缘于何物,起笔不凡,意境独特。

B .以“霜天沙漠,鹤鸽风里欲偏斜”描摹笛声,表现笛声的意境及魅力。 C . “梅花惊作黄香雪”一句,歌颂梅花傲霜斗雪的风骨,有非同一般的意蕴。 D .短短八句,作者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从多个层次写笛声的变化特点。 16 .末二句描写笛声很有特色,请对此作简要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 题。(18 分)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共月。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必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急攻京西。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砦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陴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矢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17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 1 )金人再犯京师( )(2 )公纯难之( )

( 3 )寅出午反( ) ( 4 )敌大至,汲死之( ) 18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 .麾其众阵以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 .然若属俱死无益 輮使之然也 C .凡仕于此 乃设九宾礼于庭

D .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相如度秦王特以作佯为予赵城 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 分) ( 1 )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扰未退乎?

译文 ( 2 )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 译文

20 .刘汲认为“招书未可遽信”,理由有那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21 .本文表现了刘汲 和 的品质。(2 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 -25 题。(12 分)

书蒲永昇画后

苏轼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洼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

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知微既死,笔法中绝五十余年。

近岁成都人蒲永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自黄居寀兄弟、李怀衮之流,皆不及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昇辄嘻笑舍去。遇其欲画,不择贵贱,顷刻而成。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永昇今老矣,画亦难得,而世之识真者亦少。如往日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水,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昇同年而语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八日夜,黄州临皋亭西斋戏书

22 .作者称赞蒲永昇画中表现出来的神理的“活水”,而贬斥董羽、戚文秀所画毫无神韵的“死水”,阐明了 的艺术观点。(1分)

23 .文中“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这一句的大意是(2 分)

24 .与蒲永昇等能画出活水的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 分)„„„„„„„„„„( )

A .随物赋形 B .尽水之变 C .嗜酒放浪 D .性与画会

25 .有人说,本文虽属画评,却能把人和物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用文中例子加以说明。(3 分)

26 .本文叙议结合。苏轼的《 石钟山记》 也有类似写法,请简要说明。(4 分)

写作(70 分)

27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 00字的文章。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心里怎么想,眼里就会看见什么!”

上海市语文散装同步试卷参考答案 (虹口区第一学期期末抽查考)

(一)

1 .流行语会破坏语言的“纯洁”和“规范”。(完全照抄,无归纳概括,得1 分) 2 . B

3 . D C A E B

4 . ( 1 )流行语记录着社会变化。1 分 ( 2 )一些流行语具有丰富的含义1 分

( 3 )流行语在形式和含义上(1 分)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1 分

5 . D (应为:这几年流行的“晒”字,说明流行语在形式上相当丰富。) 6 .略 (二)

7 .蚂蚁营巢 鹞子盘旋 孩子洗手(强迫洗手) 诱捕飞鸟(群鸟)

8 .以梭罗对兔子永存的预合与下文田野上空鹞子的徒劳盘旋形成鲜明对照,揭示今日田野贫瘠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

9 .日出比日落缓慢

10 .有些人一生从未真正地关注大自然,并从中获得过生命的领悟与欣喜。 11 . C E

1 2 .这些“游子”是无辜的,被动充当了人们牟利的工具;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是,那些充满贪欲的奸人。

(三)

13 . ( 1 )玉垒浮云变古今(2 )落花水香茅舍晚(3 )砌成此恨无重数(4 )积善成德

( 5 )竹杖芒鞋轻胜马(6 )豁然开朗(7 )诗成笑傲凌沧洲(8 )虽九死其犹未悔

(四 )

14 .关汉卿 马致远 15.C (不是托物言志) 16 .结尾两句写曲终,在万籁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竞将挂在楼头的江月悄悄吹落(2 分字面理解),以极度夸张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映衬出笛声的无穷魅力(2 分艺术效果)。

(五)

17 、(1 )进犯,侵犯;( 2 )以„„为难(意动用法); ( 3 )通“返”,返回;( 4 )为„„而死。

18 、C (其:他的,其中的;然:然而,这样;于:在;为:为了,作。)

19 、(1 )哪有议和已经三个月了,但敌军仍然没有退兵的呢?(得分点:安、而、犹)

( 2 )不久刘汲取代高公纯行主帅职责,他捐出钱财犒劳将士,为作战和防守作打算。(得分点:寻、飨、补充主语)

20 、诏令到达的时间过常 ,议和之后没见退兵

21 、智勇双全(勇敢无畏、智慧超人)、忠于职守、不怕牺牲(精忠报国)。 (六)

22 .重神韵而轻形似

23 .形似的作品,只不过能让人产生一些视觉仁的错觉,画技比工匠的印版工艺高超了一点。(但这种画法呆板俗气,其品格只能同丁匠们的印板水纹纸来比较画技的细微差别罢了)

24 . C 25 .同意

A .比喻: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变之势,汹汹欲崩屋也 B .对比:称赞蒲永昇画中表现出来的神理的“活水”,而贬斥董羽、戚文秀所画毫无神韵的“死水”

C .描写:索笔墨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变之势,汹汹欲崩屋也王公富人或以势力使之,永昇辄嘻笑舍去)

26 .联系课文1,指出叙议结合所在1 ,说明栩栩如生之处1 。 〔 参考译文〕

古今画师画水,人多用平稳广远的细微皱纹来表现水,这其中的高手也只不过能够画出波浪的起伏,甚至能让人用手去触摸,感觉上水的波纹有高低起伏的形状,认为这已经是极妙的境界了。但这种画法呆板俗气,其品格只能同工匠们的印板水纹纸来比较画技的细微差别罢了。

到了唐代广明年间,处士孙位才别出新意,画奔流湍急的巨浪,水流随着山石的形态而曲折,随着流水所遇到的山石形状不同而赋于水的不同形态,并尽情地变化着流水的自身形态,他的水画被人们称为“神逸”之作。在这以后,蜀人黄整、孙知微等人都领会了孙位的笔法。最初,孙知微想在大慈寺寿宁院四周的墙墙壁上作一幅湖滩水石画,他揣度思考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始终都没有下笔作画。有一天,他急急忙忙地奔进大慈寺,非常急切地要来了笔和墨,甩动衣袖,挥笔作画,只是片刻的功夫,画便作成了。画中的水势呈现激荡跳跃、奔腾急迫的姿态,波涛汹涌几乎可以冲破屋了。孙知微死后,他的笔法绝迹了五十多年。

近年来,成都人蒲永昇,喜爱喝酒,无拘无束,他能将自己的主观情志与画中的景物融为一体,又开始画活水,深得孙位、孙知微两位前辈画活水的笔法神韵。从黄居寀兄弟、李怀衮这一类人,都比不上几他。有王孙富人倚仗权势财力让他作画,永昇就嘻笑着离去。遇到永昇想画的时候,不管请他作画的人的地位是尊贵还是贫贱,他在顷刻之间使会画好。永昇曾经将其摹写(临摹)的寿宁院水送给了我,一共画了二十四幅水画,每到夏天我将这些水画挂在高堂自墙之上,就会感觉到阴风袭人,毛发都会竖立起来。永昇现在老了,难得有画,世人懂得永异水画真正价值的人也少。像往时的董羽、近日的常州戚氏画水,今之世上还有人传观他们的水画并将其视为宝物。但像董、戚这一类人,画的可算是死水,不能同永异创作的活水画相提并论啊。

元丰三年十二月十川浦夜,在黄州临皋亭西斋乘兴而作。

27 .态度决定一切。当你以欣赏的杰度去看一件事,你仲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