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无答案)苏科版

来源:一二三四网


初二物理物态变化作业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雨、露、霜、冰都是自然界中水的“化身”,其中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雨 B露 C霜 D冰

2.一杯充分混合的冰水混合物,放在100

C的房间里,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少量的冰,则( ) A 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B 冰水温度都升高 C 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 冰水温度都不变

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 )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沸点较低 D沸点较高 4.在图中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熔化的图像是( )

5.日本札幌是著名的“温泉之乡”,它位于日本北部,冬天非常寒冷.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记者在札幌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公路上一点积雪都没有,但是路旁的积雪却足足有两三尺高.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几种解释,你认为最有道理的是( )

A道路上的车太多了,雪来不及覆盖路面 B积雪都被风吹到路旁去了

C道路下面都铺了温泉管道,路面温度较高 D路面是黑色的,水蒸气不能形成雪 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7.炒菜的铁锅坏了不能用焊锡补,烧水的铁壶坏了能用焊锡补,这是因为 ( ) A炒菜锅内有盐,与焊锡会有化学反应 B炒菜时锅的温度可超过焊锡的熔点 C炒菜锅上有油,锡焊不上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8.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医院里常进行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是利用液态氯乙烷( ) A蒸发吸热的特点 B沸腾吸热的特点 C熔化吸热的特点 D升华吸热的特点

10.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1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1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13.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后镜片上会蒙上一层水珠 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将手烘干 D.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14.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16.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 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在发烧的病人头上涂酒精以缓解症状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7.“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8.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19.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C)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20.某同学对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使海洋中的水温上升到100℃以后变成水蒸气上升 B在高空水蒸气温度降低到0℃以下才会凝结成小水滴 C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可能会降雨 D降雪的时候,空气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二、填空题

1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____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_____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2.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 4.如图所示,是冰变成水到水沸腾的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冰的熔点是______摄氏度,水的沸点是_____摄氏度。_______min到_________min的这段时间内水正处于沸腾阶段。 5.白天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大量的小水珠或__________成大量的小冰晶,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冰晶__________ 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______。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______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就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面,就形成了“雾”。在秋冬季节,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汽直接_______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6.图是人工造“雪”的实验装置。实验所说的“雪”是___________。此实验需要观察的现象有:(1)锥形瓶底部________________,(2)棉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的物态变化有_____ _和___ ___ 。 7.据报道,2001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5~10厘米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分钟,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 (2)简单说说你做出这样判断的理由: _____。

8.如右图是A、B两种物质放在同一间教室内冷却时温度与时间的图

象,请认真观察,你能发现A、B两种物质在降温时有什么相同点?

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

(1)图17是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8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问题 大厅里的雪花 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 ⑴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舞会上小姐晕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再打开电冰箱下边冷藏室的门,见到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这些水正流到冰箱底部的容器内. 请你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在表中记录下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