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唐代小说论文

来源:一二三四网
唐 代 小 说 与 民 间 习 俗 文 化 10英师本6班

100201618

林芸生

摘要

随着小说的发展,唐代小说占据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风俗文化不同,小说所要展现的也不尽相同。唐代小说反映的主题来源于生活中的人与事,但又高于生活。唐代小说主要表现唐朝时期人们在普遍意义上的价值观念体系。故而小说与民间习俗文化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本文主要是研究唐代小说与民间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民俗文化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是分析唐代小说对新的民俗文化的产生的影响;第三部分全文的结论。

关键词:唐代小说;民间习俗文化;影响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s,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occupy a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custom culture is different, so the novels want to show are not the same.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reflected the theme from the life of the people and things, but higher than life.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mainly express the general sense of the concept system of valu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novels and folk custom culture is a definite link, mutual influence, interaction.

This thesis is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and folk cultur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example analysi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analysis of folk

culture on the novel cre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second part is an analysis of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on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impact; the third part conclusion.

Key words: The novels of Tang Dynasty; folk custom culture; influence

目录

序言 ………………………………………………………………...1

一.民间习俗文化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2

1、唐代民间信仰推动小说发展 ………………………………………2 2、受通俗文艺样式流行的影响 …………………………………………2 二、唐代小说对新的民间习俗文化的产生的影响………………………………3 1、以文学的样式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民俗文化………………………………3 三、结论 ………………………………………………………………3 参考文献 ………………………………………………………………3

序言

唐代小说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艺术成就相当高,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相容,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合一体,其虚构和想象已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成就。唐代小说反映的主题来源于生活中的人与事,故而小说与民间习俗文化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些唐代小说是对民间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的记录或改编,而这些民俗文化又会以文学的样式得以保存和延续。优秀的小说又常常因其契合大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内涵,被民俗文化或多或少的融合吸收,慢慢成为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影响着后来的世风习气、伦理道德。所以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了解唐代小说。

1

民间习俗文化与唐代小说

背景:唐代经济发达,都市繁荣,市民阶层队伍逐渐壮大,他们的兴趣爱好影响了城市生活模式,在这种民俗文化氛围之下小说就得以更快的发展,以满足市民的需要,所以流行于市井之间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成为作家们可以利用的素材,那些为满足市井阶层的爱好而应运而生的通俗文艺也给予了士子们许多新鲜活泼的创作题材和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一.

民间习俗文化对唐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1. 唐代民间信仰推动小说发展:

民间信仰和唐代小说在精神诉求、想象特点和表现形式上常常不谋而合,造就了唐代小说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按照民间信仰的大致分类,可将唐代民间信仰主要分成神灵信仰、鬼魂信仰和精怪信仰三大类。唐代民间信仰中的鬼魂在小说中主“情”,神灵在唐小说中则主“权”,而民间信仰中的精怪则因着怪异、促狭等特点,成为唐小说中幽默戏谑、插科打诨的主角。[1] 我们就以鬼魂信仰为例,正因为以“情”立意,不少反映鬼世界的唐小说作品起到了劝慰人情、感动人心的作用。《法苑珠林·孙稚》中孙稚死后家人再见到他的时候,他给家人描绘了这样一个鬼世界:“虽离故形,在优乐处。但读书,无他作,愿兄无忧也,他但勤精进,福自随人矣。”[2] 可悠游乐处,可读书无作,这样的鬼世界简直已经是人间天堂。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任氏传》中的人物任氏,她是唐人小说中写的最能打动人、最坚贞、最忠于爱情的女子。小说写郑六与狐女任氏相爱,富家子韦崟惊羡任氏之美艳,想要独占她,遭任氏奋力反抗,且责之以大义而使其折服。在任氏帮助下,郑六不但有了一个家,还有了丰厚的家资,以后又由武调得官。任氏明知跟随郑六赴任必遭不幸,但为了不使郑六失望,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终于途中为犬所害,以身殉情。像这类鬼怪,精灵等等类型的唐代小说都能让人感动于心,久久回味。 2,受通俗文艺样式流行的影响:

当时商业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为通俗文艺形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唐人在游戏娱乐方面的发展快速,他们对通俗文艺表演很有兴趣,听话看戏都是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消遣娱乐。这些生动有趣的新的通俗文艺形式激发了文人模仿和创作的热情,不少小说的成型都是因为听故事的结果,尽管不一定是听职业艺人的故事。

如《莺莺传》,元棋在篇末表明“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3]”表明元棋是讲给李公垂听以后,又在他的催促下把这个听来的故事写了下来。所以讲述故事而后书录形成文字,是唐文言小说文本形成的常见渠道。

2

二、唐代小说对新的民间习俗文化的产生的影响

唐代小说由于作者的“实录”习惯模式,往往会在小说中点名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甚至附会在真实的人物身上。当小说故事流传已久之后,民间可能会依据小说和传说在其地修建祠堂庙宇等建筑,以作纪念—这也是民俗习惯的一种。《谢小娥传》经广泛流传,于宋代,谢小娥已成为神仙而为人所膜拜;《南柯太守传》中所写故事发生地,也被后人拟出一裸真实的槐树,一个确实的蚁穴。其目的则在于神化这个故事。凡此种种,都是人们民间鬼神崇拜习俗观念的延续。七夕是在中国流传久远的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据相关记载和诗文中的体现,七夕在唐代是一个非常受重视的节日,不仅妇女们在这一晚要向织女乞巧,整个国家从朝廷到民间都以一种游宴聚会的方式来庆祝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4]从中可以看出小说对民间习俗文化的影响,小说以文学的样式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民俗文化。 三.结论:

唐代小说与民间习俗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只有经过更深的研究才能完全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即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文学中包含着来自民俗的因素,作家们也在摹拟民俗同时,优秀的作品又对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补充和延续甚至是创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瑜《唐代小说中的民间信仰》第16卷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6

No.62010年12月

[2]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488,中华书局1961年版,2635页 [3] 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卷488,中华书局1961年版,4017页 [4]程蔷、董乃斌著《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74页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