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禺话剧《雷雨》的悲剧性
一、人性的悲剧性
整部戏剧的重心人物是周朴园。周朴园作为封建资产阶级中的一员,身上带有浓郁的剥削主义气质,他的所作所为都被他的身份所控制,连珍视的爱情也可以亵渎。在戏剧中,周朴园是一个为了利益而剥削工人并且對工人们罢工的举动不以为然,进而笼络示威中的一部分工人中的杂碎,借此想平定罢工示威。他的身上有封建遗老的气息,而且贪婪,行为放荡,道德沦丧。他不仅玩弄佣人鲁侍萍,而且导致侍萍怀胎生产出两个孩子,但是周朴园并没有准备承担责任,让人怒不可遏的是周朴园为迎娶富家的小姐狠心丢弃鲁侍萍和他们的儿女。在后来得知了鲁大海是自己的孩子的时候还是对鲁大海冷漠相待,摆出他标准的资本家的姿态,而且还恨鲁大海,因为鲁大海是工人领袖,损害了他的利益,然后周朴园是一个利益至上的伪君子,所以就算鲁大海是他的儿子,他也不会友好相待。周朴园是一个专横独断,唯我独尊的人。周朴园强横的给蘩漪吃药,他觉得蘩漪应该吃药那么她就得吃。在剧中有几次描写吃药的情景,表现出蘩漪想要反抗,但都是无济于事。
蘩漪是周朴园的妻子,但是她身上没有周朴园那种资本家的惺惺作态,她敢爱敢恨,有着自己的思想。《雷雨》中曹禺尽力的表达蘩漪奋不顾身地扑向周萍,去拥抱她的爱情,犹如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但她表现出了对爱情强烈渴望。在周朴园对她的控制中,她的内心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她爱上自己丈夫的儿子周萍,然而周萍却在欢愉之后抛弃了那个疯狂爱着自己的蘩漪。蘩漪是无辜的,她深陷一个尴尬的地步,她对于周萍来说,不似母亲不似情人。蘩漪是可悲的,看着自己的爱人要跟别人远走高飞,在冲动之下说出了这个家的真相,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她将周家这个封建家庭劈得粉碎。然而自己最后也疯掉了,她的爱像烈火,灼伤了自己。
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是周家以前的女佣,没有任何地位,被周朴园玩弄抛弃。命运并没有补偿鲁侍萍,之后鲁侍萍嫁给鲁贵,鲁贵不是什么善人,他对鲁侍萍百般刁难,然后鲁侍萍却只能沉默。鲁侍萍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女人,但这样的性格并没有让她获得轻松一点的生活,她这一生所遇到的男人都是渣滓,备受压迫,但最后也让她看清了现实。
年纪轻轻的周萍空虚、卑怯、忧郁、矛盾,始终活在他的父亲周朴园的阴影之下。她与自己的继母蘩漪发生了关系,蘩漪对他是爱,而他对蘩漪却只有情欲。蘩漪一直想要抓住周萍这根救命稻草,而周萍只有一味的逃跑。周萍与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鲁四凤私通,但当四风对他准备把自己怎么办的时候,周萍变得恍惚,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把这个女人怎么办,他并没有想到对她负责。周萍对自己的父亲是敬畏的,对周朴园不敢有一点违背,所以他是卑怯的。
鲁大海是一个煤矿工人,在周家矿业上工作,由于思想觉悟比较高,所以被推选为工人代表。鲁大海与周萍是亲兄弟,但两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周萍当上了周家大少爷,刚出生的鲁大海被亲生母亲鲁侍萍抱着投河自尽,幸好命运眷顾了他,让他幸存了下来,然后跟着鲁侍萍体会了生活的残酷。后来知道了周朴园是自己的父亲,然而周朴园却对自己冷漠相待。
鲁四凤是与周萍有着血缘关系的妹妹,同母不同父。命运对待四凤更是异常残酷,她在周家做佣人,踏上了与自己母亲鲁侍萍的相同的路,同主子家少爷也就是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相爱并且怀孕,,当最终真相大白后,不堪打击,在雷雨夜跑出屋子被雷劈死。
周冲是周朴园蘩漪的肚子,暗恋着家里的女佣鲁四凤。周冲跟周萍不一样的是他对自己的父亲周朴园的态度是不赞同的,因为周冲是一个受新思想熏陶过的新青年,也没有认
识到封建制度的顽固性,所以他和自己的父亲周朴园是无法有交流点。
二、社会的悲剧
读了《雷雨》,心里面是压抑而又窃喜的。压抑的是那个时代,而我窃喜的又是这个时代。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下,多的是周朴园这样的封建型资本家,他们自大狂妄,却又胆小懦弱,既不敢得罪比他权势高的人,又不敢接受社会的大浪潮。然而,最让人压抑的还是在这种腐朽溃烂的环境下为了生存而努力挣扎的劳苦大众,他们也许是鲁侍萍,也许是鲁大海,也许是那个年代的千千万万。所以相比较之下,我心里是暗喜的,我如此幸运,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由平等的中国,我不必为了我的女性身份感到无奈气馁,因为全世界有那么多伟大女性她们参与政治参与公众决定,她们的存在,就是一个国家独立进步的象征。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个畸形家庭的诞生呢?在我看来,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半封建半殖民时期的中国,一个国家的不完整是国民思想进步的巨大障碍,再加上那个年代的动乱、战争,从而衍生了像周朴园这种富有封建性质的大资本家。他们不是社会的阳光,他们是社会的毒瘤与脓疮,无时无刻地把腐败的毒烟传染给其他劳苦大众,使得劳苦大众不得不被迫的接受。
然而另一个更令人心痛的事实是当时国民的教育的极端落后与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因为上千年以来的封建统治,思想的落后早已成为不暗的事实,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之所以会被消灭,我想思想是占了极大一部分的。大部分国民得不到先进的思想,教育不能跟上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所以,别说一个家庭了,连一个国家都是乌烟瘴气的,那么一个封建资本家的家庭中,不畸形都奇了怪了。
三、悲剧的意义
我们从雷雨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冲突感,还有戏剧中那个封建时代给这个家庭带来的疼痛与疮疤,回顾历史,不单单是为了记住历史,更多的是学习如何不再揭开疼痛的疮疤!亚里士多德说过,悲剧的意义在于“引起恐惧与怜悯。”通过剧中人物的话语和动作,作为观众的我们能感觉到他们的痛苦与煎熬,从而产生某些共鸣,这种共鸣让我们获得一种宣泄,让我们也对生命有的意义也有了新的认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