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山东省初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来源:一二三四网
山东省初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试行)

二○○六年六月

目录

编制说明 21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22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 23 建筑规范与实验室环境要求 24 一、物理实验室 25 二、化学实验室 28 三、生物实验室 33

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36 五、机器人实验室 38 六、语言实验室 38 七、音乐室 39 八、舞蹈室 40 九、美术室 41 十、历史室 42 十一、地理室 43 十二、综合电教室 44 十三、综合实践活动室 45 十四、生物园 46 十五、地理园 46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中学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山东省初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

一、指导方针:

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学习和个性化教育。

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初级中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可参照执行。为了广泛适应各地实验室建设的不同需求,本标准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两类。其中“二类”

要求是学校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一类”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提出的较高要求,其数据指标为教学要求的下限。

三、本标准含13个实验室(功能室)及两园的装备标准,它们分别是: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历史室、地理室、综合电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及生物园、地理园。

四、实验室和功能室的建设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设备。

五、技术依据:

1、按教育部规定,中学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50人。

2、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均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教育部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作了部分调整。

3、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标准:按照国家最新颁发的Ⅰ类标准进行配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可按Ⅱ类以上标准配备),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数量配备,演示实验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4个平行班配备一套。对易出故障的演示仪器应增加一套备用;学生分组实验仪器也应多配两组,以备随时添用。

4、信息技术教育:按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16号)等及校园网络系统建设标准文件规定执行。

六、设备目录中带()为选配。

七、图书馆(室)的建设及图书配备标准:按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执行,本标准未另行制定。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使用面积和间数指标表

单位:㎡ 每间 使用 面积 87 96 50 30 87 96 50 30 学校规模 18班 间 面积 数 小计 1 1 3 3 1 1 3 3 87 96 150 90 87 96 150 90 24班 间 面积 数 小计 1~87~2 174 1 96 6 6 2 1 6 6 300 180 174 96 300 180 30班 间 面积 数 小计 2 1 6 6 2 1 6 6 174 96 300 180 174 96 300 180 备注 名称 一、物理实验室 物理探究实验室 物理仪器室 物理准备室 (含实验员室) 二、化学实验室 化学探究实验室 化学仪器室 化学准备室 (含实验员室) 化学药品室 三、生物实验室 生物探究实验室 生物仪器室 生物准备室 (含实验员室) 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计算机辅房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30 87 96 50 30 96 30 30 1 1 1 3 3 1 1 1 30 87 96 150 90 96 30 30 1 1~2 1 6 6 2 2 1 30 1 87~2 174 96 1 300 180 192 60 30 6 6 2 2 1 (1) 2~3 2 1 1 1 2 1 1 1 1 3 2 30 174 96 300 180 192 60 30 40 五、机器人实验室 40 六、语言实验室 七、音乐室 器乐排练室 音乐器材室 八、舞蹈室 九、美术室(含书法室) 美术器材室 十、历史室(与地理合用) 十一、地理室(与历史合用) 十二、综合电教室 87 78 60 30 90 90 30 90 90 150-320 30 (140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87 78 60 30 90 90 30 90 90 150-320 30 96 30 (140 ) 2 2 1 1 1 2 1 1 1 1 2 2 174 156 60 30 90 180 30 90 90 150-320 30 192 60 174~ 261 156 60 30 90 180 30 90 90 150-320 30 283 60 电教器材室 十三、综合实践活96 动室 综合实践活动器30 材室 十四、生物园 (1(1(1 ) ) ) (1(1(1十五、地理园 ) ) ) 说明:平行班多的学校,实验室和功能室数量可适当增加。 初级中学实验室及功能室设置分类表 序号 名 称 一类 二类 必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配 必配 选配 物理实验室 √ √ 物理探究实验室 √ √ 物理仪器室 √ √ 物理准备室 √ √ 化学实验室 √ √ 化学探究实验室 √ √ 化学仪器室 √ √ 化学准备室 √ √ 化学药品室 √ √ 生物实验室 √ √ 生物探究实验室 √ √ 生物仪器室 √ √ 生物准备室 √ √ 多媒体网络计算14 √ √ 机室 15 计算机辅房 √ √ 计算机资料及工16 √ √ 作室 17 机器人实验室 √ 18 语言实验室 √ √ 19 音乐室 √ √ 20 舞蹈室 √ √ 21 器乐排练室 √ √ 22 音乐器材室 √ √ 23 美术室 √ √ 24 美术器材室 √ √ 25 历史室 √ √ 26 地理室 √ √ 27 综合电教室 √ √ 28 电教器材室 √ √ 29 综合实践活动室 √ √ 综合实践活动器30 √ √ 材室 31 生物园 √ 32 地理园 √ 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可按第二类要求设置。 建筑规范及实验室环境要求

建筑规范

地面: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化

学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和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应设地漏。

门窗: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的宽度不应小于1200m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900mm-1000m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0mm。门窗开启后不得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书写板:书写板下沿与讲台的垂直距离最好1000mm-1100mm。

讲台:两端与书写板竖直边缘下延长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不应小于650mm,高度最好200mm。

综合布线系统: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实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应可分别控制。新建实验室要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位置及贯通的管线井道。

采用通风到桌的化学实验室,应单独设置三相动力电源,独立控制。 用电负荷:实验室用电负荷的计算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

实验室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要求 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主要采光采光 二类 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生物准备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 1、实验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其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书写板灯对学生和教师均不得产生直接眩光 二类 2、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平均照度的要求。灯具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不应低于1700mm,不得用裸灯。照明 危险药品室应采用防爆灯 1、演示台面上方宜设置局部照明,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平均照度一类 不应低于300L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 2、实验台上若设计局部照明,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视线产生眩光 遮光 二类 窗户可装窗帘。做光学实验用实验室应设遮光通风帘 实验室的设计温度宜在16℃-28℃。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温度 二类 采暖和降温设施 1、实验室换气次数应不低于4次/h,并可采取各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二类 2、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采用排风扇,排风通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mm。风扇洞口换气 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采用排风到桌(化),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罩口风速应基本一致,最一类 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10次/h 1、实验室的环境噪声不大于65dB 2、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时,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环保 二类 染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 3、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 实验废液应收集并进行委托处理,或纳入污水合流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放应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 各室应有消防和防盗设施。每个化学实验室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安全 二类 嘴和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一、物理实验室 (一)物理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物理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等配套设施 。 一类 名称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注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物理实验验、开放探究实验的场室 地。 为课程内容提供探究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场所,为学生实验室 进行探究性实验提供方便。 仪器室 存放仪器设备。 配电到桌,配音、视频设 备等。 配备水、电、视频及数字 化信息系统实验装置。 通风、防火、防盗、防潮与相应实验室设备。 相邻。 准备室 水、电到桌,实验员办公进行实验准备,实验员 与实验室、仪器(含实验员 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办公及仪器设备维护。 室相邻。 室) 理用必备工具。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87㎡/间。 ②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③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①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宜设遮光通风帘。

②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③实验室两实验台间前后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时,不应小于1300m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应小于1500mm。

④实验室中间纵向过道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应小于600mm,四人双侧时,不应小于900mm。

⑤实验室实验台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各道)的净距离不应小于550mm。

⑥其他理科实验室参照执行。 3.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4000×1000(mm) 1 1 块 2 演示讲台 3 视频展示台 4 2400×700×1050(mm) 1 1 1 1 (1) 张 台 台 多媒体计算1 机 ①彩电 ②大屏幕背投电视 5 显示设备 1 ③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6 电源系统 1 1 套 选其一 1 套 不锈钢或铜水嘴、防堵、防臭、7 水嘴及水槽 深水槽,方形,排水口要有过1 1 套 滤设置 8 学生实验桌 双人桌: 1200×600×780(mm) 25 25 张 9 学生凳 50 50 张 10 教师座椅 1 1 张 注:1、表中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科配备1间。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物理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 96㎡/间。 ②供水:至少设计一处水源。 ③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2.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4000×1000(mm) 1 1 块 2 演示讲台 3 电源系统 2400×700×1050(mm) 1 1 1 1 张 套 数字化信息4 系统实验装1 置 不锈钢或铜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方5 水嘴及水槽 1 形,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1) 套 1 套 6 学生操作台 7 学生实验凳 8 实验工具 9 陈列柜 10 资料柜 可拼装 13~13~组 25 25 若干 若干 张 若干 若干 套 若干 若干 个 若干 若干 个 (三)物理仪器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50㎡/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单位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可变通结构设1000×500×2000(m1 仪器柜 若干 若干 个 计、数量按实m) 际需要确定 常规教学 按国家一类标准配4个平行班配2 套 仪器设备 置 一套 (四)物理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30㎡/间。

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电源: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序设备名称 号 1 2 3 4 5 规格要求 配备数量 一类 二类 1 1 1 2 单位 张 套 套 辆 备注 置于准备台侧或室角 运送仪器用 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准备实验台 2400×1000×850(mm) 1 不锈钢或铜水嘴、防水嘴及水槽 堵、防臭、深水槽,排1 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电源 1 仪器小车 储物柜 2 若干 若干 个 6 7 8 办公桌椅 (1) 1 套 台 套 每人一套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和学生实验电源一套 管理用计算 1 机 常用维修工金工、电工、木工等维1 具 修常用工具 维修工作台 1 9 1 张 二、化学实验室 (一)化学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化学实验室、化学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药品室、危险药品室等配套设施。 名称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注 进行演示实验、学一个实验室电化学实验水源、排风设备到桌、配生实验、开放探究源到学生桌,其室 音视频设备等。 实验的场地。 余室可选配。 与相应实验室仪器室 存放仪器、设备。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 相邻。 水、电、通风设备到桌,进行实验准备,实与仪器室相邻,准备室(含实验员办公设备、管理用验员办公及仪器设不能与药品室实验员室) 计算机及修理用必备工备维护。 合并使用。 具。 设1间,使用面药品柜:应设计通风装置,积不小于30隔板面材应耐酸、耐碱、药品室 存放药品试剂。 ㎡,条件不允许耐热、阻燃。数量和规格的,可与仪器室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合用。 危险药品存放实验所用的危设置危险药品柜,铁皮、可与药品室合室 险药品、试剂。 加锁、防腐。 用。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87㎡/间。

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水源:演示讲台和所有学生实验台均设给排水装置。

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排气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

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实验室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3.装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4000×1000(mm) 1 1 块 2 3 4 演示讲台 2400×700×10501 (mm) 1 1 1 1 (1) 张 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5 6 7 8 9 10 11 视频展示台 多媒体计算机 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显示设备 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电源系统 学生实验桌 学生凳 教师座椅 水嘴及水槽 抽排气系统 台 注意防水,防台 尘 套 选其一 套 张 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1 1 1 1 25 50 1 26 1 双人桌: 25 1200×600×760(mm) 50 1 张 张 套 套 到演示讲台和学生桌 不锈钢或铜三联水嘴,防堵、防臭水槽,26 方形 1 风口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注:1、表中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科配备1间。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二)化学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6㎡/间。

通风: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其中一间实验室安装抽排气系统。 水源:设给排水装置。

实验废液应收集,并采用三级沉淀池处理,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实验室宜设在一层。

实验室内的排气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排气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宜小于300mm。排气扇洞口靠 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实验室一侧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3.设备目录 序设备名称 号 1 书写板 2 演示讲台 3 电源系统 规格要求 4000×1000(mm) 配备数量 单备 注 一类 二类 位 1 1 块 1 1 张 套 1 2400×700×1050(mm) 1 数字化信息4 系统实验装 1 置 不锈钢或铜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方5 水嘴及水槽 1 形,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6 学生实验桌 7 吸风装置 8 学生实验凳 9 实验工具 10 仪器、资料柜 (1) 套 1 套 防酸碱、阻燃面板 若干 若干 个 和桌配套 若干 若干 张 若干 若干 张 若干 若干 套 若干 若干 个 11 抽排气系统 1 1 套 (三)化学仪器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50㎡/间。

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及排气扇强制排风。安装抽排气系统。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位 一类 二类 可变通结构设1000×500×1 仪器柜 若干 若干 个 计、数量按实2000(mm) 际需要确定 常规教学仪器设按国家一类标准配4个平行班配2 套 备 置 备一套 运送仪器设备3 仪器小车 1 1 辆 用 4 抽排气系统 1 1 套 (四)化学准备室(含实验员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30㎡/间。

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通风:安装抽排气系统。 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设备目录 序设备名称 号 1 准备实验台 2 水嘴及水槽 3 电源 4 通风柜 5 抽排气系统 6 储物柜 单备注 位 一类 二类 2400×1000× 防酸碱、阻1 1 张 850(mm) 燃面板 不锈钢或铜水嘴、防置于准备台堵、防臭、深水槽,1 1 套 侧或室角 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1 1 套 与总排风管作有毒害气体实验用 1 1 个 道相通 1 1 套 数量和规格 若干 若干 个 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套 每人一套 1 (1) 台 规格要求 1 1 套 张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 配备数量 7 办公桌椅 管理用计算8 机 常用维修工金工、电工、木工工9 1 具 具 10 维修工作台 1 (五)药品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30㎡/间。

通排风:采用机械柜顶抽排气方式,安装抽排气系统。 照明:防爆灯。

安全:有消防和防盗措施。 设计要求

药品室可单设1间,条件不允许的,可与仪器室合并设置。

危险药品室宜设计在地下或半地下。若与药品室合并,应间隔成一个独立小间。除应符合防火规范外,还应采取防潮、防腐、通风等措施。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位 一类 二类 1 通风药品柜 2 抽排气系统 1000×5002000(mm) ×若干 若干 1 1 铁皮、带锁,放置在3 危险药品柜 若干 若干 个 危险药品室 危险药品室:宜设计在地下室或地下,应采取防潮、通风及必需的安全措施。 三、生物实验室

(一)生物实验室的装备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生物含实验室、生物探究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含实验员室)生物标本室、培养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下表: 名称 主要功能 配备要点 备注 进行演示实验、学配电到桌、配数字显微图像系可分为解剖实验生物实验生实验、开放探究统及音视频设备、解剖室上下室和显微镜实验室 实验的场地。 水管到讲台和学生桌等。 室。 利用高品质专用为课程内容提供探数字摄像和对图生物探究究性教学的场所,配备水、电、视频设备及数字像的语言、文件实验室 为学生进行探究性显微网络互动教室。 进行全面互动交实验提供方便。 流及分析。 存放仪器设备、各与相应实验室相仪器室 通风、防火、防盗设备。 种模型、标本。 邻。 进行实验准备,实水、电到准备台,实验员办公准备室(含验员办公及仪器设设备、管理用计算机及修理用与仪器室相邻。 实验员室) 备维护。 必备工具。 做好防潮、隔热、生物(生存放动、植物模型、柜架或模拟生态场地。 降温、防鼠等措态)标本室 标本。 施(选配)。 可单设1间,面宜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积为43㎡,条件培养室 进行组织培养等。 高压灭菌锅、接种环等培养设不允许可与准备备。 室合用。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87㎡/间。

解剖室污水排入污水管道。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布置。

若配备的显微镜不带光源,学生实验桌应设局部照明。

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mm,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mm,与黑

具体规格和数量可根据个 室内布局调整 套 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mm。 3.设备目录 序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号 1 书写板 4000×1000(mm) 2 演示讲台 3 配备数量 单备 注 一类 二类 位 1 1 块 1 张 2400×700×1050(mm) 1 1 1 1 张 张 到演示讲不锈钢或铜三联水嘴,防11 水嘴及水槽 26 26 套 台和学生堵、防臭水槽,方形 桌 注:1、表中的多媒体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学科配备1间。 2、实验室应考虑综合布线系统。

3、计算用电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4、数字显微图像系统采用高清晰度、高分辩率数字摄影机进行图像捕捉、保存、打印、测量、标注、对比等。 (二)生物探究实验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6㎡/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1 1 块 防酸碱、阻2 演示台 1 1 张 燃面板 数字显微网 3 1 (1) 套 络互动教室 4 水嘴及水槽 若干 若干 套 5 学生实验桌 若干 若干 张 数字显微图 像系统 4 视频展示台 多媒体计算5 机 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6 显示设备 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7 电源系统 双人桌: 8 学生实验桌 1200×600×760(mm) 9 学生凳 10 教师座椅 (1) 套 1 (1) 台 台 1 1 25 50 1 1 1 25 50 1 套 选其一 套 张 6 学生实验凳 若干 若干 张 7 实验工具 若干 若干 套 8 仪器、资料柜 若干 若干 个 9 冰箱 1 1 台 10 恒温箱 1 1 台 注:数字显微图像互动教室系高像素、高分辨率数字摄像系统进行探究性生物教学实验,并实现全面互动交流。 (三)生物仪器室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50㎡/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仪器室宜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3.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可变通结构1000×500×设计、数量按1 仪器柜 若干 若干 个 2000(mm) 实际需要确定 常规教学仪器按国家一类标准配4个平行班配2 套 设备 置 备一套 (四)生物准备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30㎡/间。

水源:准备台有水源,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电源:准备台上设计各种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符合“实验室建设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

准备室宜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2400×1000×1 准备实验台 1 1 张 850(mm) 不锈钢或铜水嘴、2 水嘴水槽 1 1 套 污水排入污水管 防堵防臭深水槽 3 电源 1 1 套 4 仪器小车 1 1 辆 运送仪器设备用 数量和规格可根据5 储物柜 若干 若干 个 实际情况确定 6 办公桌椅 套 每人一套 管理用计算 1 机 常用维修工金工、电工、木工工8 1 具 具 7 9 维修工作台 1 (1) 1 1 台 套 张 配二、三眼电源插座 四、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室为信息技术教学和计算机应用和训练的场所,含计算机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一)功能和要求 序名称 主要功能 要求 备注 号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用于信息技术教学和防静电地板;防雷、抗 1 室 计算机应用和训练 强磁场干扰;接地良好 进入机房前的缓冲地放置鞋柜、衣架、稳压可作2 计算机辅房 带 电源、灭火器等 配电房 计算机资料及工作教师、管理人员工作和资料柜,工作台和储物 3 室 维修场所,资料室 架 (二)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96㎡/间。

②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应安装空调。 ③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①计算机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计算机室单独接地电阻≤4Ω,接入楼体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1Ω。 ③计算机室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不宜设在地层和顶层。

④学生计算机台若采用纵向排列,列间的最近距离不小于1300mm;若采用传统的横向排列,桌间距离不小于600mm。 ⑤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互联网相连。 3.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讲台 2 服务器 教师用多媒3 体计算机 1 1 1 1 1 1 张 台 台 4 学生用多媒体计算机 10/100M自适应 5 交换机 参数稳压电6 源 5KVA 学生计算机结构外形可自7 若干 若干 张 台 选 8 学生凳 张 1 1 9 教师座椅 张 10 UPS电源 1 1 台 11 无尘白板 1 1 块 (三)计算机辅房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30㎡/间。

换气:自然通风或安装空调,控制环境温度,使稳压电源正常工作。 设计要求

计算机辅房宜紧靠计算机室,师生进入计算机室之前在此更衣、换鞋。应设置衣架、鞋柜,同时可兼作配电房,放置稳压器,灭火器材等,为方便监控,可用铝合金玻璃门窗与计算机室间隔。 (四)计算机资料及工作室 环境要求

①面使积和个数:设1间,面积30㎡ 。

②照水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宜安装窗帘。 ③温配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应安装空调。 ④通符风:采用自然通风。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计算机设备 含计算机和外围设备 规格和数量按 需要确定 2 办公桌椅 数量按需要确 套 定 3 工作台 维修计算机用 1 1 张 4 工具 维修计算机的常用工 1 1 套 具 5 资料柜 存放资料 规格和数量按若干 若干 个 需要确定 6 网络信息口 2 2 个 五、机器人制作实验室 1、环境要求:

①单独一室,面积不小于40m2

按学校最大班额配备 1 2 按学校最配备带麦克风大班台 的耐用型耳机额配(每机一副) 备 1 配套 2 台 ②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室内无阳光直射,安装窗帘,室内亮度可调整 ③隔音效果要好,或受外界噪声影响小 2、设备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参数要求 长240CM,宽169CM,高18CM,场地边界由木板制成,墙壁内侧为黑1 足球比赛场地 1个 色,球门墙壁(三面)内侧为白色,球场内铺有一张灰度由浅至深的黑白图纸。 长、宽各249CM,高33CM,根据比2 灭火比赛场地 1个 赛要求设有对应房间4个,地板为黑色,墙壁为白色。 3 4 5 6 7 灭火机器人 足球比赛机器人 2个 4个 体积在30CM×30CM×30CM以内,包括触角、探测物及装饰物。 体积必须在一个直径为30CM圆的范围内,限高22CM,限重2.5kg。 直径9CM,重169±5g,内部装有电池与小电珠的透明发光球。 运行程序编译软件快速流畅 机器人比赛专用足2个 球 多媒体计算机 工作台 1台 2张 六、语言实验室 功能:

为学校提供语言教学与训练的设备和场地。 装备要求 1.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87㎡/间。

②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应安装空调。 ③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语言实验室宜设计在教学楼的上层,应相对远离运动场、音乐室、街道等声源较大的场所。

3.语言实验室的设备配置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语言实验室 型号和规格可自1 1 1 套 成套设备 选 2 无尘白板 1 1 块 3 资料柜 若干 若干 个 七、音乐室 (一)功能要求

音乐室是进行声乐、器乐的学习和欣赏,实践和彩排的场所。学校可根据不同阶段教学要求的不同,在功能上有所侧重。它包含音乐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

室等配套设施。 (二)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78㎡/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音乐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舞蹈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音乐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 宜做音效、吸音处理。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五线谱示教 1 板或五线谱1 1 块 黑板 钢琴或电子 2 琴(有MIDI接1 1 台 口) 3 节拍器 1 1 台 4 音响系统 含DVD、VCD机 1 1 套 ①彩电 5 显示设备 1 (1) 套 两者选一 ②大屏幕背投电视 6 教师座椅 1 1 张 设计后背或一侧设可折 叠式书写板,椅下设可7 学生座椅 50 50 张 放物品的筐架,座椅固定。 阶高不小于300mm,阶面积允许时8 合唱台 宽不小于400mm。形式:1 (1) 套 可用固定式 固定式和抽拉式。 9 器具柜 若干 若干 个 注:设音乐器材室,柜适量。 (三)器乐排练室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 60㎡/间。

照明:谱架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 300 Lx。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乐器排练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音乐室、舞蹈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器乐排练室应兼顾教学和器乐、合唱排练的功能要求,座椅可设计成活动式。 宜做音响效果和吸音处理。 宜采用阶梯式地面,设计视点应定在教师指挥台的中心,每排座椅的视线升高值

宜为120mm。 设备目录 序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号 单备 注 位 根据学校特色配备民乐、管弦1 乐器 若干 (若干) 乐、电子乐器等种类 座椅 规格和排布宜参照专业可升降 2 若干 (若干) 张 要求 3 谱架 参照专业要求设计 若干 (若干) 个 4 指挥台 参照专业要求设计 1 (1) 个 可选择其它规格,内部格局根5 器具柜 若干 (若干) 个 据乐器的存放要求设计。 注:设音乐器材.室,柜适量。 (四)音乐器材室

1.环境要求:使用面积30㎡/间。室内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音乐器材。

3.器材配备: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按教育部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八、舞蹈室 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90㎡/间。

②照明:地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 Lx,教室宜设计成吸顶灯。 ③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宜安装空调及采暖设施,但不得安装吊扇。 ④安全: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设计要求

①舞蹈室宜设计在一层。

②舞蹈室应设在离其他教室较远的地方,与音乐室、器乐排练室、音乐器材室自成一区,以方便教学和活动 。

③舞蹈室的设计应兼顾教学和排练的功能要求,教室在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横墙上,应设一面高度不小于2100㎜(包括镜座)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内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900㎜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宜小于400㎜。 ④宜做音效、吸音处理;地面设计应适合学生舞蹈。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钢琴 1 (1) 台 2 节拍器 1 (1) 台 3 音响系统 含DVD、VCD机 1 (1) 套 彩电 4 显示设备 大屏幕背投电视 1 (1) 套 选其一 液晶投影机、银幕 配备数量 一类 二类 5 灯光照明系统 1 (1) 套 6 摄录机 1 (1) 台 九、美术室(含书法室) (一)功能要求

美术室是学生进行绘画、书法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所。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在功能上有所侧重。 (二)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0㎡/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宜采用高显色性光源。

教室两侧墙壁1.5米以下宜贴瓷砖处理,便于学生涂画和擦拭。 教室后墙宜设计学生作品展示园地,后墙及两侧墙壁宜设挂镜线,顶部宜设置射灯,便于悬挂和观赏作品。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1 1 块 2 演示讲台 1 1 张 多媒体计算3 (1) (1) 台 机 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4 显示设备 (1) (1) 套 选其一 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光线方向和5 静物灯 1 1 套 亮度可调 6 静物台 可升降 1 1 套 木制或钢制,能调整 7 写生架 50 50 个 和升降写生板面 非课时可置8 写生板 50 50 块 于教具柜中 9 写生椅 50 50 张 10 教师座椅 1 1 张 11 教具柜 若干 若干 个 存放教具 注:设美术器材室,柜适量。 (三)美术器材室

1.环境要求:使用面积30㎡/间。室内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美术器材。

3.器材配备: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按教育部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十、历史室

(一)功能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演示、学科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教学提供方便。 (二)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0㎡/间。各学校可根据历史文物、模型、教具陈列多少的实际而增加面积。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要体现历史特点,外形、内景、色调、氛围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历史特色。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一号 二类 位 类 1 书写板 1 (1) 块 2 演示讲台 1 (1) 张 多媒体计算 3 1 (1) 台 机 4 音响系统 含DVD、VCD机 1 (1) 套 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5 显示设备 1 (1) 套 选其一 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光线方向和亮6 静物灯 1 (1) 套 度可调 7 学生桌 25 (25) 张 8 学生凳 双人桌 50 (50) 张 高度可调 9 教师座椅 1 (1) 张 存放文物或模结构尺寸按实际情况若(若10 陈列柜 个 型,展示学生作定 干 干) 品 十一、地理室 (一)功能要求

为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演示、学科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教学提供方便。 (二)装备要求 环境要求

使用面积:90㎡/间。 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设计要求

要体现地理特点,外形、内景、色调、氛围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地理特色。 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一号 二类 位 类 1 书写板 1 (1) 块 2 3 4 演示讲台 多媒体计 算机 音响系统 1 (1) 张 (1) (1) 台 (1) (1) 套 5 显示设备 彩电 大屏幕背投电视 (1) (1) 套 选其一 液晶投影机、银幕、音响设备 双人桌 结构尺寸按实际情况定 1 25 50 1 若干 1 光线方向和亮度可调 可附设看图辅助(25) 张 光源 (50) 张 高度可调 (1) 张 (若存放仪器或模型 个 干) (1) 套 (1) 个 可装在天花板 个 平面、地形、政区等 按配备目录 6 7 8 9 10 11 12 静物灯 学生桌 学生凳 教师座椅 陈列柜 星空显示 模型 地球仪 13 各种模型 十二、综合电教室 能和:

是学校教育教学、小型会议和文艺排演场所。应具有较为良好的通风、调光和音、视频效果。 装备要求 1.环境要求

①使用面积:150-320㎡/间。

②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可选择安装空调、吊扇及采暖设施。 ③供电指标:讲台设功能控制中心,集中控制电源,信号传输和调光调温等。 ④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计要求

宜设计成前面摆放学生上课桌椅,后面是排椅的方式。 3.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序单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 注 一二号 位 类 类 1 书写板 1 1 块 2 讲台 3 电源 4 中控系统 教师讲台电源 1 1 1 1 1 1 张 套 套 视频展示1 台 多媒体计6 1 算机 信号源(VCD/DVD录放像7 音响设备 机、卡座网络信号、有1 线电视等) 5 8 显示设备 9 教师座椅 10 学生座椅 11 排椅 12 液晶投影机、银幕 可移动 1 1 若干 若干 1 1 1 1 1 若干 若干 台 台 套 含信号源、功放和音箱等 套 张 位 结构、材料自选 张 有线、无线1 1 套 麦克风 注:设电教器材室,柜适量。 (三)电教器材室

1.环境要求:使用面积30㎡/间。室内保持通风干燥。 2.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教学器材。 十三、综合实践活动室 (一)功能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能训练、科技小制作和探索实践活动的场所。 (二)装备要求

1.环境及平面设计要求 ①使用面积:96㎡/间。 ②水源:设水槽若干。 ③配备小型的外伤急救箱。 ④符合“实验室环境要求”。 2.设备目录

配备数量 单序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备注 号 一类 二类 位 1 书写板 1 1 块 2 演示讲台 1 1 张 根据需要设计 金工、钳工、电工、建议使用学生3 设备、工具 木工、烹饪等 若干 若干 套 多功能组合机床 4 陈列柜 展示作品用 若干 若干 个 可设置顶灯 5 工具车 推送工具、作品用 1 1 辆 6 学生工作台 带电源插座 若干 若干 张 7 学生凳 可升降 若干 若干 张 8 教师座椅 1 1 张 9 水嘴及水槽 若干 若干 套 注:1、设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柜适量。 2、可配备部分有科技含量的设备和工具。 (三)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环境要求:保持通风干燥。

配备若干仪器柜,放置教学器材。 十四、生物园 环境要求

面积: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实际条件确定。 温度和湿度:应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光照:日光。 设计要求

生物园包括植物区、动物区和实验区。可设计在校园空地或楼顶。

植物区含:植物形态区、植物分类区、植物群落区、植物类群区;要按分类标准对园内植物都挂上说明标签。

动物区含笼、池、箱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动物。 要设置植物进化系统树模型。 实验区可根据学校实际进行设置。 十五、地理园 1.环境要求

面积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要求

一般设置气象观测站、天文观测、地形模型、岩石矿物土壤化学标本、乡土地理概貌、水土保持模型、工农业布局与资源利用等,可根据本地特点设置环境保护和地震测报等项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