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教案

来源:一二三四网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1 课时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2.感受分数乘法与分数加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增强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 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件 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多媒体出示生日会分蛋糕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为什么?生日时一般都要吃蛋糕,如果每个人吃复 备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 22个蛋糕,你知道这表示的意思吗? 772(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7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72.导入新课: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并且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这学期我们还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人一共吃多少个?) 2个,39 师导:实际上就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2表示什么。 9是求3个少。 2是多92指明回答: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每人吃其中的2份。 9(2)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列加法算式解答。 启发学生得出:322262++==(个) 999933.根据乘法的意义将加法算式转换成乘法算式。 (1)提问:这道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都相同。) (2)追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相加,用乘92法表示是×392或3×。 9个 222(1)提问:3个相加的和,也可以列成算式×3,那么×3又应该999 怎样计算呢? (2)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2学生思考,教师巡视观察。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必要的启发:是 91116 2个,2个乘3就是6个,所以就是。 9999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情况进行板书: 22222222362×3=++====(个) 99999993 教师小结:在计算过程中,虚线框起来的思考过程可以不写;分数线要 用直尺画。 (4)学习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 师:能约分的可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子用“2×3”得来,说明分以先约分,再计子中含有因数3,而分母是“9”,也含有因数3,所以将“3”和“9”进行约算,结果相同。 分,即: 总结分数乘1整数的计算方2232×3==(个) 法。 9933师提问:分数与观察上面的计算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5)提问:如果把算式“整数相乘,可以22×3”的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变成“3×”,怎样计算?指名99回答,多让学生又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尝试计算后组织交流。 参与交流。 (6)教师小结: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 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投影交流。 这道题是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第三小题是整数乘分数,通过这道计教师借此来发现算题,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数乘法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2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9 板书设计 22262++==(个) 9999312232×3==(个) 9933 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分数与整数相乘时,一定是整数与分母约分。 然后根据时间巧妙地引领学生拓展了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课后反思 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kg的衣物就需要5个1勺2洗衣粉。这道题是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练习。通过练习进一步感受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2 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3.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计算的算理。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计算:) 复 备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实物投影。 启发学生得出: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L,也就是求12L的3倍是多少。 启发学生思考:求“2272×4= 9× ×4= 14×= 538212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14×的计算方法。 21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例题2—— (1)问题一:3桶水共多少升? 指名列出算式:12×3。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想:求3个12L,就是求12L的( )倍是多少。 11(2)问题二:桶是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 22提问:根据什么列式的? ()想:求12L的一半,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1桶是4多少升?”就是111(启发学生思考: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L的求12L的是多4221少。 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L的是多少。) 2引导:求吃了多11(3)问题三:桶是多少升?指名列出算式:12×。 44少千克,就是求()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想:求12L的是多少。 ()3千克的少 3是多102.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 11”和“12×”这两个算式表 24 1111(12×表示12的是多少;12×表示12的是多少。) 22443.教师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1)师生交流: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投影出示例题3) 李伯伯家有一块1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 25 引导理解:求公顷的3积占。 5(1)提问: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呢? 1111(实际上就是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式是:×。) 252511(2)探究×的计算方法。 251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表示1公顷,先画出它的,表示2211公顷。再涂出公顷的。 25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交流。 121是多少51公顷,就是把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111通过交流得出:求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份。 252111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1份,即想:公顷的2525111是多少公顷?你×1==。 2510是怎么想的?这(3)师问: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道题是有关一个13A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25数乘分数的意义1313B提问:“×”等于多少呢?你能涂色表示的吗?(投影出示) 的练习。看图计252513算的练习,旨在 公顷的是?公顷 25通过练习,培养 学生观察能力, 加深对分数计算(4)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方法的理解。 4.教师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 作分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3题。 组织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例:李伯伯家有一块1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种玉米的面25 板书设计 3积占。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511111×==(公顷) 252510... ...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手写 课 题 分数乘法 1.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课 时 第 3课时 2. 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能解答生活中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目标 3.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约分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复 备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3221731.算一算:×30= 12×= ×= ×= 535384生说:(1)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2)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的相关知识。 91.课件出示例题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千 104米/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5 (1)阅读理解: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2)组织交流对题意的理解,得出: ①乌贼的速度是(2)列式解答 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独立解答,交流解答过程。 994千米/分。②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千米/分的。 1010459494362×===(km) 1045104545025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4)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 3.解决问题二: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3)启发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 强调:分数和整数相乘,整数可(1)学生独立解答,约分。(2)教师指导:分数乘法也可以直接约分。 以和分数的分母94×还可以怎样进行约分呢? 1045强调: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 5.小结:在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同学们选择了较简便的约分方法,那计算就更简便了。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进行约分。 这道题是分数乘法计算的练习,三个小题都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列式计算,并展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示学生的计算过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注意分数和32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教师强调103整数相乘可以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 样约分。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9千米/分。 10 板书设计 4。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 459494362×===(km) 1045104545025 课后反思手写 课后反思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4 课时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3.了解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1.(你说我来听)(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复 备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预设: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 约分再乘。) 二、基础练习 这道题是分数71.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3题。(每年上升m,50年就上升50乘整数的相关练1007777个m,也就是×50;100年就上升100个m,也就是×100。) 习。 1001001001002.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这道题是一个数乘分数意义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目,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拓展性练习: 1.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2.教师小结:在计算分数乘法时,要先观察题目,想一想能不能约分;分数和整数、小数一样,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每年上升777m,50年就上升50个m,也就是×50; 10010010077100年就上升100个m,也就是×100。 100100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手写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5 课时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一、谈话导入 1.计算下面各题: 323154×15= 21×= ×= ×= 535385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5411.2 0.4 3.5 1.25 854引领学生说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2.1dm。乐乐:我身体长2.4dm。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组织交流。 提问:大家从图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1)出示问题: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 3。欢欢:我身体长 4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1× 4(由题意可以知道松鼠欢欢的尾巴长度占身体长度2.1dm的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列出算式:2.1×3,根据一 4交流时,先让学生说说列式的依据,再交流计算方法。 当学生有所发现后,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最后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3。) 4启发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 2.探讨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提问:小数 乘分数,可以怎样进行计算呢?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组织交流,得出可以把2.1化成分数,也可3以把化成小数。 4汇报交流计算方法,教师结合交流情况进行板书。 321363=×=(dm) 4104403分数化成小数:2.1×=2.1×0.75=1.575(dm) 4小数化成分数:2.1×3.出示问题: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学生独立解答。 组织交流汇报。教师可以追问:同学们,想想分数乘整数时,我们是怎样进行约分的,小数乘分数也能这样约分吗? 4.观察比较,回顾思考。 提问: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想发表自己的什么见解?—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 旨在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2题。 师监控: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解题思路——独立解答,讲评订正。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分数乘法 板书设计 小数化成分数:2.1×分数化成小数:2.1×3=2.1×0.75=1.575(dm) 4321363=×=(dm) 410440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明白: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使用于所有的小数乘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 课后反思 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6 课时 1.明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 难点: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面各题,说说运算顺序。 21×3+25 6×8-5×4 21×(36-14) 2.说说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6(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得出: 41(1)画框长m,画框宽m。 52(2)求“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复 备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知识。 2.学生独立列式。 4141(+)×2或×2+×2 5252是怎样的呢? (1)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学生: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4.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 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1111×○× 2332123123(×)×○×(×) 4354351111111(+)×○×+× 2352535 3.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 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集体讲评。 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 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 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相加。 3.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31514.简便计算:(1)出示例题7:×(×5) (+)×12 5664(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1这道题在计算过程中,先算“×100”会使计算更简便。 50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课后反思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7 课时 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目标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导入 复 备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解答 揭示课题: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1出示题目:六(1)班图书角有故事书24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22科技书有多少本?连环画的本数是科技书的,连环画有多少本? 311科技书的本数=故事书的本数×=24×=12(本)。 2222连环画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12×=8(本)。 33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8:(略)阅读理解。(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与我们学习的分棚面积的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要求数乘法有关,今的是 的面积。先让学生在教材上填空,再组织交流。 天我们就利用分2.分析与解答:(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数乘法来解决生1。②学生折一折。 21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240(m2) 2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只要学生的检验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检验:60÷240=11,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先折出整张纸的一4411半,再折出一半的。)②学生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60(m2) 4411(3)列综合算式解答:480××=60(m2) 24(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4)探讨方法:①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1,240÷43.回顾与反思:(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求出了1480= 2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m,现在我们能写答句了吗?对,不能,因为我们还没2有对这个答案进行检验。(2)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师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交流。 2.全班合议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2、3题。 这三道题都是和例题8类似的分数连乘问题,每道题都可以有两种不同解题方法。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练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全班讲评订正 111②组织汇报: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2481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60(m2) 811列成综合算式:480×(×)=60(m2) 24分数乘法 板书设计 先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111×=。 2481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480×=60(m2) 811列成综合算式:480×(×)=60(m2) 24 课后反思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 8课时 1.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教学目标 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难点:灵活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导入(课件出示) 1.找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 复 备 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找出单位“1”的量和比较的量,根据关键句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导入新课。 5(1)三峡工程的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72(2)学校总面积的是活动场所。 553(3)学校图书馆儿童读物占全部图书的,儿童读物中的是科普读物。 78二、探究新知:(出示例9)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 4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5练习时,教1.阅读与理解(1)学生独立读题。(2)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①青思路一:先求出4婴儿每分钟比青,多的部分5少年多跳的次4是青少年心跳次数的。③要求的是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3)学生完成数,再求婴儿每5分钟心跳的次教材例题9中“阅读与理解”的填空。 少年每分钟心跳约75次。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2.分析与解答:(1)找单位“1”。 数。 思路二:先求婴4提问:题目中的是把谁看作单位“1”?(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儿每分钟心跳的5(2)画线段图进行分析。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和次数是青少年的“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板书) 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这道题是“已知(3)交流解题思路: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组织全一个数比另一个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解题思路。 (4)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的。 数多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可以先求出3.回顾与反思:(1)回顾分析题意时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好鸭的孵化期比鸡处。分析题意时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画线段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关系。 长的天数,再求(2)检验技术结果的合理性:先让学生自主检验,再组织交流汇报。 鸭的孵化期天数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检验:先算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多少这道题是“已知次: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4。 5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也可以先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蜜蜂的几分之几,再求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 4.同步探究:例题9与“做一做”这两道题,都属于“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题方法:一是先求出“多(少)的部分是多少”,再求出比较量;二是先求出“比较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比较量。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半独立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4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5题。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分数乘法 青少年: 板书设计 婴儿: 75次 ?次 比青少年多先算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多少次: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4。 5 课后反思 课 题 分数乘法 课 时 第9课时 1.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2.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掌握整理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复习的习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重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和整理。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整理和复习,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一、谈话导入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大家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探究新知 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提问:一个数乘分数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一个数乘分数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整数乘分数可以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可以表示几个相同 的分数相加。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以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来表示。 2.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提问: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出示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1题。 组织交流时,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一说解题思路 这道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观察比较,发现两个数(不为0)相乘,一个因 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3.复习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完成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每道题运用的运算定律。 4.复习解决问题:(1)完成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先让学 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再独立解答。 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