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思路探析

来源:一二三四网
·研究探讨·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思路探析

长江职业学院 周雄安

【摘要】新形势下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等院校就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能够为社会输送许多综合素质优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背景,深化改革,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特色的创新,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也要积极地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对于高校的管理者而言,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被有效地被解决,才能让大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好的成才。当前大学生管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是要勇敢的面对这些挑战,从根本上解决管理的难题,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健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法,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字】大学生 管理工作 创新

一、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时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一些高校没有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仍然使用最为传统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大学生发展。陈旧的管理理念讲究的是纪律性、学生个人一定要服从组织的任何安排,不能够违背任何一条条款。从管理者的思路出发,这样的管理方法缺少民主意识,不能让学生朝着有个性的方向发展,不能真心实意的为学生着想。有一些高校的管理者依旧用自己在上学时老师的管理方法教育现如今的大学生,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对于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是行不通的。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没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依旧是工作例会制度或是学习制度,虽然不能否认这些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是不能保证帮助大学生提高整体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面对着全新发展的形势,高校都在进行扩招,这就表明高校的学生人数将会越来越多,但是学校的管理层队伍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仍旧是当初的小部门。除此之外,高校的管理者也没有与时俱进,进行头脑风暴的学习,他们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有一些管理者并不喜欢教育事业,不能把培养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从事管理工作可能就是因为教师这样的一个工作岗位比较稳定,不需要经常的加班,这样根本不能将学生教育好。而且现如今的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不是很协调,辅导员人数明显不足,有相当一部分的辅导员将这份工作作为将来职业生涯的跳板,这样的管理队伍没有办法完成大学生的管理工作[2]。

在课改盛行的今天,许多高校都进行了教学改革,这就导致高校的管理者不能适应当今多变的社会环境。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人数比例不匹配导致辅导员工作不能有效的进行,他们的精力有限,对于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如果有更多的辅导员就能够增加个性化教学,给学生更好的选择空间。除此之外,高校的环境变动也能够影响管理者的执行能力,例如在高校实行学分制教学,也就是专业班级没有固定的自习教室,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办法长时间和老师进行沟通,会导致班级纪律散漫,同学不团结等现状,但是管理者却没有办法进行协调,这些都给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严格管理

紧紧围绕“培养优秀人才”这个中心, 在自觉贯彻“尊重学生人格, 关爱学生成长, 服务学生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的过程中, 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按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原则, 制定和完善学校有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工作者及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 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措施,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 切实强化对学生的管理, 向管理要质量, 由管理出效益。首先, 将有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

处。其次, 要多深入。学生工作人员不辞辛苦, 不怕麻烦, 多深

入学生当中, 多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真正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问题。第三, 要善于调查研究, 大兴理论研究之风。通过调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教育和其它实际工作, 同时引导学生工作人员加强学习研究, 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工作, 真正发挥学生工作者的应有作用。

三、强化“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意识

教书育人, 学生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也是学习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因此, 我们要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确切地讲, 就是服务于学生的成才与发展。中央 16 号文件特别强调, 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管理工作者既要教育人、引导人, 又要关心人、帮助人,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要从消极防范和控制转向积极引导学生真诚服务上来, 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意识, 真正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近年来,由于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绝大多数学生有了教育投资意识, 民主办学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对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更要通过全面的优质服务, 努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特别要关心学生中的困难群体。要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制,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 要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咨询辅导; 在充分发挥以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为主的资助体系, 做好特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 突出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要关心学生生活, 搞好学生饮食, 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做到优质服务。进一步搞好公寓管理, 不断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和环境。特别要指导好学生学会学习, 改进学习方法, 克服交友困惑和生存焦虑等心理障碍。做到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把党和政府及学校的温暖送到学生的心窝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发展之路越来越顺利,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面对着严峻的新形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复杂化等,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接受一次全新的挑战,必须要传统的管理工作上进行创新,才能为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仕强.情绪管理[M].济南:齐鲁音像出版社,2006:11

[2]边社辉,甄月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1)

[3]边社辉:《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年(1)

2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