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战国策》
2.“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出自 ( )
A.《郑伯克段于鄢》 B.《秋水》 C.《种树郭橐驼传》 D.《寡人之于国也》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出自 ( A.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C.王实甫《长亭送别》 D.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张中丞传后叙》的“后叙”是 (A.史论 B.即传记后面的跋文,“叙”通“序” C.文后的叙述 D.小品文
5.《报刘一丈书》的作者生活在 ( A.清代初期 B.北宋 C.明代中期 D.唐代 6.《史记》是
A.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C.我国第一部历史巨著 D.我国第一部文学名著
7.论证是 ( A.用论点证明论据的过程 B.观点加例子
C.用形象语言说明观点 D.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8.以下句子中“客”当“做客”讲的是 (A.冯谖客.孟尝君 B.孟尝君客.我 C.臣闻吏议逐客. D.客.
无好也 9.以下文章中以寓言的形式阐明观点的是 ( A.《谈时间》 B.《马伶传》 C.《秋水》 D.《论快乐》
10.“惟陈言之务去”是下列哪位作家的见解 (A.欧阳修 B.司马迁 C.韩愈 D.白居易
11.“还将旧来意,伶取眼前人”中后句的意思是 ( A.可怜眼前的我 B.爱眼前的我 C.可怜眼前的新人 D.爱眼前的新人
12.司马迁《史记》中,用来记叙帝王事迹的部分是 (A.世家 B.本纪
)
)
)
)
)
)
)
)
)
C.列传 D.书
13.《论学问》的作者是 ( )
A.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B.英国当代作家 C.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 D.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14.下列文章为书信体的是 ( )
A.《陈情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大同》
15.《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16.下列中不属于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的是 ( )
A.《呐喊》 B.《野草》 C.《彷徨》 D.《故事新编》
17.下列关于作品、出处、时期搭配正确的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战国时期 B.《秋水》——《论语》——战国时期 C.《大同》——《礼记》——春秋时期
D.《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汉代
18.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是针对谁写的 ( )
A.郁达夫 B.梁实秋 C.徐志摩 D.林语堂
19.钱钟书的著名长篇小说是 ( )
A.《写在人生边上》 B.《围城》 C.《谈艺录》 D.《管锥编》
20.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当面。 B.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特:特别。 ..C.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岂不,恐怕。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都城。 ... 得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4分)
22.这段文字使用了何种论证方法?(4分)
23.这段文字运用了何种论据?(2分)
(二)阅读李白《行路难》(其一),回答24~26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4.该诗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表达作用。(2分)
25.该诗中哪几句用了象征手法?其象征意义是什么?(4分)
26.该诗中引用哪几个历史人物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三)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7~29小题。
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⑤⑥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为桓温司马,累迁至太保,录尚书事,赠太傅。②内集:家庭聚会。③胡儿:谢安次兄谢据之长子。
④差可拟:约略可以比拟。⑤无奕:谢奕,字无奕,谢安长兄。⑥王凝之:王羲之次子。
27.解释加点词。(4分)
①俄而雪骤 ...①
②
③
④
②公欣然曰 ..③即公大兄无奕女 .2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29.胡儿和无奕女各用一个比喻说明雪像什么,哪个比喻贴切?(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筵宴,有烧烤,有翅席,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莩;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亨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30.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4分)
3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与修辞方法?(4分)
32.这段文字突出体现了《灯下漫笔》一文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二)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吉姆买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门,下楼跑到街上。
3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分)
3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的?(4分)
35.这样的描写方法对于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36~38小题。
发现世界
一个儿童无拘无束地生长,其生活就是一系列的发现,就是时刻感到奇妙,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
我今天收到一封出色的信件,信中谈及我的孩子:“你儿子真行,甚至在最荒芜的草地上,他也能找到最奇异的财富,找到取之不尽的珍宝;我让他坐在青草上的时候,猜不出他能弄出什么东西来。他辨识不同地面的本领令人称奇;他若是碰到沙子,就在上面打滚,把身子埋起来,还一把把抓起沙子,乐滋滋地往头发上撒„„还有一天,他在一块大石头上玩起来没够,小手不住地抚摩;真的,他又在石头上找到了新的乐趣。至于我,看着他发现这一切,我也找到了自己的财富。”
一个出生才15个月的幼儿,就这样给成人上了怎样认识事物的一课。
可惜的是,大部分教育体系,都用印刷品取代发现事物的意识。一整套传统习俗强加给青少年,不让他们发现和感受事物,只让他们简单地贴签,单凭标签认出各种东西来„„
发现!必须发现才会富有!一天下来毫无发现,晚上就不该心安理得地睡觉。任何胜利不能小看,任何发现都不应忽视„„如果你头一回看见寻找栖止的蜂群飞过,或者头一回听到染料木果荚晒得开裂的声响,那么你就不会再抱怨,必然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如果在同一天,在你交往的圈子里又增添一副俊美或奇特的形象,那么毋庸讳言,你就要枕着一件真正的宝物睡觉了。
(杜阿梅尔)
36.第2段写道“他也能找到最奇异的财富”,其中的“财富”的内涵是什么?(2分)
37.第4段中,“传统习俗”是指什么?(不超过15个字)(4分)
38.文章不惜笔墨引用信件的内容,说明其作用。(4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50分。
39.题目:我心中的灯塔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与详解
一、选择题
1.A
【解析】参看课文《季氏将伐颛臾》也处即知。 2.D
【解析】参看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 3.D
【解析】参看课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 4.B
【解析】参看课文《张中丞传后叙》的课后题解。 5.C
【解析】参看课文的作者介绍。 6.A
【解析】参看课本《李将军列传》课后题解。 7.D
【解析】参看课本的议论文知识部分。 8.A
【解析】C和D都是客人的意思,B是把„„当作客人。只有A是做客的意思 9.C
【解析】参看《秋水》的课后题解。 10.C
【解析】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出的“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 11.D
【解析】参看课文《长亭送别》的注释。 12.B
【解析】《史记》中只有本纪是记录帝王的,可参见《李将军列传》课后的题解。 13.A
【解析】参看课文《论学问》作者培根的介绍。 14.B
【解析】只有B项是一封回信,由题目就可以知道。 15.A
【解析】可参考课文《灯下漫笔》的题解。 16.B
【解析】《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不是小说集。 17.A
【解析】B.《秋水》——《庄子》——战国时期 C.《大同》——《礼记》——西汉中期 D. 《谏逐客书》——《史记·李斯列传》——秦代
18.B
【解析】参看课文《谈时间》的课后题解。 19.B
【解析】可参看课文《论快乐》的课后作者介绍。 20.C
【解析】A.当:应当。 B.特:只。 D.城:城墙。 二、文言文阅读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2.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 23.理论论据、事实论据。
24.“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典型细节,表达内心的苦闷、抑郁茫然。
2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象征义:以自然界的艰难险阻象征自己实现理想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26.用吕尚、伊尹的典故,说明自己对前途充满希望;用宗悫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充满信心。 27.①一会儿 突然,这里有雪下得很大、很猛之意 ②高兴地 ③就是 28.①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 ②不如像轻盈的柳絮随风飘起。
29.无奕女(即谢道韫)的比喻贴切。比作盐,质硬,无轻灵感。柳絮,轻盈、飘忽,与雪相似。 三、现化文阅读
30.论点:揭露中国固有精神文明的吃人实质与军阀统治下人吃人的社会现实。 31.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揭露现实。修辞:比喻、排比。 32.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3.这段文字揭示了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一段几经博斗的心理活动
34.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头发的心理活动。
35.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从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
作这些动态的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36.善于发现(发现的乐趣)。
37.用印刷品取代发现事物的意识。(或“单凭标签认出各种东西”,或“用书本知识代替发现和感受事物”)
38.(1)表现孩子善于发现以及在发现中所获得的乐趣;(2)与教育体系(或传统习俗)进行对比;(3)为表现文章的主
题做铺垫。
四、作文
39.(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