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图形拼接》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来源:一二三四网
《图形拼接》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设置 (一)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

通过认真对比试验版和2011版课标发现,修订后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要求和“发展艺术感知和造型表现能力”的学习过程提醒,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索的过程。 2、基于教材的分析:

《图形拼接》一课取材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教科书中第13课,本课内容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大师的拼贴作品,发现图形联想的规律,感悟艺术家是如何用拼贴艺术表现世界的;作业中运用图形联想的方法制作拼贴作品,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联想的习惯,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3、基于学情的调查:

第二学段的学生年龄在9――10岁,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的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目标对于分析美术作品中特定的造型语言和形式特点作出要求。所以,在教学之前,先对4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项目 认识拼贴画 能说出拼贴知道图形联想画特点 人数 30 20 的方法 1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二)学习目标表达

1通过欣赏拼贴艺术作品,了解拼贴艺术的特点。

2通过欣赏、小组探究拼贴作品的创作方法,掌握图形联想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表现。

3能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纸等废旧材料制作一幅有创意的拼贴画,认识异形同构的图形组合方法。

1/3

4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联想的习惯,体验艺术创造的乐趣。 (三)评价方式的设置:

目标1: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拼贴画的特点。

目标2:能够通过欣赏探究,分析掌握图形联想的方法。 目标3:能够用异形同构的方法制作一幅有创意的拼贴作品。 二、学习过程设置

学习活动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标准 学习目标 一、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两幅画,看到这样的作品,能用简单的欣赏作目标品,激发1 学习兴趣 们发现了什么?这两幅画有什么特点吗? 三、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几幅拼贴作品,看看制作拼能够说出制作拼贴作品贴画的材料还可以有哪些? 欣赏探目标究,分析2 掌握图形联想的方法 四、那么拼贴画的图形是怎么选择的呢? 能够欣赏探究图形联想的方法。 的其他材料。 你有什么感受呢?它们和我们传统的绘画有什么区语言描述拼别吗? 贴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 二、老师还带来了其他艺术家的两幅拼贴作品,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拼贴画的特点。 目标共同创六、教师示范:用异形同构的方法创作拼贴作品。 学生在交流3 作 七、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中相互学习、2/3

片等废弃材料,共同摆拼一个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提高。教师总结。

三、作业设计:

以四人为一小组,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片等废弃材料,共同摆拼一个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