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谁持彩练当空舞

来源:一二三四网


谁持彩练当空舞

高中作文不仅决定着考生语文的成绩,也决定着学生高考的命运,作文升格教学的策略研究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审题、标题、材料、语言等角度,探讨了作文升格的多种途径。

标签:作文升格;审题;标题;材料语言

一、紧扣材料细心审题的升格

学生在写作时,首先面临的就是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决定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由于审题不清导致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审题就是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出题者出题的意图,如果没有审好题,即使再优美的语言,再生动的材料,也只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怎样才能审好题呢?首先要搞清题目或所提供材料的要求,要辨明题目或材料中旳题眼或关键字词,然后根据题眼及关键字词明确写作的中心和写作的范围,确定写作的体裁和写作的人称,最后切合题意、精心构思、敷衍成文。要审好题必须做好两点,一是审题要准确。所谓准确,就是写作的內容应紧扣题意的內涵和外延来写作,在题意和写作的要求和范围内进行写作。二是写作的内容要深刻。对平常认知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那是肤浅的,作文的立意不够深刻。立意深刻,指见解独到,在写作中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能够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糸,对事物的议论和记叙有启发和教育意义。所谓独到,指在写作中要求学生有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不人云亦云,有创新认识和创新思維,或者行文有创意。

二、拟制新颖别致标题的升格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人要衣装,文要题装”,可见标题的重要性。阅卷老师的第一眼就是看标题,所以一定要拟一个有个性有特点的好标题。如果拟不出富有新意的、先声夺人的“妙”题“佳”题,定会遭人漠视。标题要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一是标题用语准确、精练。如果用语不准确,出现错别字和语病,会让阅卷老师大倒胃口,进而产生成见:标题尚且如此,文章中的错别字和语病岂不是更多?标题不宜过长,用语要力求精练简洁,言简意赅,有高度的概括性,避兔冗长繁琐。二是标题独特、新颖。标题要有创意、有个性,让阅卷老师发出“亏他想得出”的赞叹;标题不能陈旧俗气,让阅卷老师望而生厌、兴趣索然。但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追求新颖必须合乎情理。标题的含义、标题的用语要和文章的中心、文体的特征、文章的语言风格相协调。三是标题形象、优美。标题所遣之词、所用之字要有形象性,表现力和美感。文章的标题如果能拟出一定的文采,阅卷老师就会爱屋及乌,做出“考生一定是一位有文采的人”的判断,进而影响对考生整篇文章的评价。四是标题含蓄、醒目。含蓄和标题并不矛盾。文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但含蓄并不是故作深沉,真正有

内涵的东西应该是人们稍加思索后就能理解其意蕴。好的标题,让人一见倾心,难以割舍,为之称道,这就是作文的风景线。

三、创新富有情趣材料的升格

作文具有感染力,就要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选择材料至关重要。材料要以真实为基础,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要使文章真挚动人,材料就要感人。作文的材料真实不是指材料的原始再现,而是指经过提炼,比现实生活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更加集中。比如事情的完整性、材料的理想性、人物典型性等方面,要适当地进行加工。我们可将几个人的事情加在一个人身上,几个人的品质加在一个人身上,深化人物和主题。选材要典型有意义,即所选的材料是有代表性的,有意义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以一当十,以个别反映一般,从而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选材要新颖而生动,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就可以老材料出新意。比如:“让座”是老掉了牙的材料,我们可以把“让座”写成“谢座”,这样材料就新颖了。在选材时,我们要首选“打动自己”的材料,如果所选的材料是“一提起来自己就很感动”,“亏他想得出来”的事件,写出来就一定能打动人,只有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他人,这样的材料行之以文,感情真挚,得分一定高。凡是考场上的满分作文,首先得力于选材的成功,所以说,选好了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四、展示个性鲜活语言的升格

读语言优美的文章,犹如欣常一幅有神韵的山水画,令人心旷神怡,耳目一新;又犹如聆听《高山流水》,叫人荡气回肠,神清目爽。看似平淡的素材,只有从语言上精雕细刻,才能熠熠生辉。要使作文升格,就必须运用个性化、有內涵、鲜活生动的语言。要妙用修辞,如巧用比喻能让你的作文生动形象、满文生辉。著名作家秦牧说:“精彩的比喻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可见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要能借用排比增强语势,恰当地运用排比,不仅能使句式整齐而庄雅,语势流畅而逼人,而且使文章底蕴丰富、霸气十足;善用夸張,写出壮阔的意境,作文时,为了突出形象、渲染气氛,往往使用夸张手法,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或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同样可以使笔下的事物形象传神。构思此类语言时,应当积极迎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既能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也能够使修辞语言与写作内容自然贴切地结合起来,进而表现出深厚的语言意蕴。另外在作文中加入适量的口语化、对话式的语言,可以增强阅读的亲切感和感染力,为作文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

总之,作文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作文升格教学的研究有待我们拓展。只要加强作文升格训练,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晴,有一个不停思考的大脑,有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将大大提高,将在高考中显露头角、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刘颖.谈’96中考语文复习[J].山西教育,1996(03).

[2] 许更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05).

[3] 李雪梅.2004年中考语文新题管窥[J].语文天地,2004(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