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对照表是怎样的?国内罹患乙肝的人数不断在上升,到医院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的人数也逐年增多,但仍然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乙肝五项检查的相关知识,甚至已经罹患乙肝多年的患者也不怎么清楚检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详解乙肝五项的知识吧。
乙肝“两对半”是一个大众词汇,一般从医学学术来讲,严格的叫乙肝抗原抗体系统检测。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 (HBV)检测血清标志物。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又称“乙肝五项”。因为乙肝“两对半”老百姓便于掌握,老百姓也习惯跟着一块叫“大三阳”、“小三阳”、“两对半”,这样适于大众通俗的称呼,在医学病例上不允许这样写的。两对半指的五项,第一对就是指得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第二对就是E抗原和E抗体。“半”指的核心抗体。乙肝两对半主要是反应身体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要想全面了解感染的情况,要配合HBVDNA的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真正病毒在身体复制的情况。
一、乙肝五项的定义
乙肝五项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 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因为是检查乙肝病毒(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记,主 要含有五项指标所以叫做乙肝五项。 二、乙肝五项的意义
乙肝五项又称乙肝两对半,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 三、做乙肝五项检查时注意事项
1、乙肝五项检查前没有空腹检查的要求,但检查前天应注意不喝酒、不服用任何药物;
2、乙肝五项检查前天晚上最好不要吃太油腻、太辛辣的食物; 3、乙肝五项检查前天晚上要休息好,不要因为劳累影响检查结果。 四、乙肝五项各项指标意义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乙肝疫苗接种者,若仅此项阳性,应视为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现象;感染乙肝病毒后依靠自身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的人体内也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是一种好现象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并非完全没有传染性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者都会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五、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分析
乙肝五项检查第一、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即乙肝五项145阳性,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但传染性较弱(倘若病毒变异,DNA呈高复制,仍然有较强传染性)。即俗称“小三阳”。
乙肝五项检查第一、三、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即乙肝五项135阳性,这种情况说明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此时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俗称“大三阳”。
乙肝五项检查第五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即乙肝五项第5项阳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隐性携带者或处于感染的窗口期,也说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五项检查第四、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即乙肝五项45阳性,说明是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五项检查第二、四、五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即乙肝五项245阳性,说明是乙型肝炎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
乙肝五项检查第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即乙肝五项25阳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乙肝五项2阳性,即乙肝五项仅第二项为阳性,有以下三种情况:(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3)假阳性
六、乙肝五项阴性好还是阳性好?
1、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出现第二项阳性表示乙肝处在恢复期,已经快痊愈了。第四项阳性是比较好的发展,说明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传染性减弱。出现第三项阳性说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第五项存在与否意义不大。
2、对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乙肝的朋友来说:出现第一项,第三项阳性代表体内被感染了乙肝病毒,第四项阳性和第五项阳性无法说明问题,受感染或已经痊愈的 乙肝患都可能出现,但不管出现哪几项,只要伴有第二项阳性则表示,体内产生抗体,乙肝已经趋于痊愈,或打了乙肝疫苗不会被感染乙肝了。单项第五项阳性表示 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或恢复期HBsAg已消, 抗-HBs尚未出现,也有可能是无症状HBsAg携带着。如果全部为阴性,也是个好的结果,至少说明没有被乙肝感染,但是体内也没有抗体,应尽早接种乙肝 疫苗。 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播乙肝主要有三个途径: 首先是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乙肝患者,必须长期用药有效控制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而且她的孩子出生后要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一个月和半年后按疗程加强,最好在孩子5岁时再加强一次。 第二种途径是夫妻性接触。
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了用抗病毒药物控制患者病情外,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而且在性生活时应尽量使用避孕套。
第三种途径是家庭成员生活当中的密切接触传播。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接触可使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等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的擦伤裂口进入易感者的机体,造成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家庭中其他成员若未被乙肝病毒感染的,应立即进行预防接种。有明显伤口感染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与携带者或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成正比,所以,预防乙肝除了要切断上述的传播途径外,有效地控制携带者或患者的病情才是“治根”。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在乙肝的治疗中,中医专家指出,用中药进行调理是最好的选择。虽然西药效果快,但极不稳定,而且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只治标不治本。自古以来,冬虫夏草一直被誉为我国“中药之王”,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补品,位列三大补品之首。早在1757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肝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平,入肺肾经,功能益肺、肝、肾、止咳嗽、补虚损、益精气。中国现代中医认为,冬虫夏草在提升人体免疫力以及抗癌方面具有其他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现代科学还发现了冬虫夏草越来越多的神奇功效。总体而言,冬虫夏草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冬虫夏草都有药用效果,医学界认为只有产于西藏那曲或青海玉树海拔4200米的野生天然虫草才有显著的医药作用。譬如国内知名品牌福临门冬虫夏草,天然虫草素以及天然氨基酸含量最高,其功效更为显著,是临床控制乙肝病毒的首选。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众多成功的病例显示,冬虫夏草对抗乙肝病毒,效果显著,有许多乙肝患者在服用后症状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它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副作用。
专家表示乙肝两对半检查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做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不理想,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肝病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以及B超等,确诊具体的病情,及时治疗,以免错过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乙肝有可能转化为肝癌,而且乙肝带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要加以预防,这样才能避肝癌的发生,具体预防手段专家做如下分析。生活中健康的饮食可以远离癌症,而不好的饮食则会导致癌症的到来,那么乙肝如何饮食才能预防呢? 乙肝的饮食要注意什么原则
乙肝患者在饮食是有一定的原则,否则就会造成乙肝病情的反复,加速乙肝向肝癌的转化,所以乙肝饮食非常重要。 1)、均衡饮食,以主食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
2)、不吃不洁净的食物,尤其是霉变的花生以及没有腌制好的酸菜; 3)、少吃动物油和肥肉;
4)、不要酗酒,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更容易吸收乙醛;
5)、吃烧烤时不要吃直接与炭火接触的食物,其含有的致癌物比电烤和加铁板烧烤的要多;
6)、腌制食品容易微生物污染,会伤肝。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谷类食物。
预防乙肝可以吃这些植物
1、大蒜:属百合科植物,性辛、温,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软化血管等作用。 2、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及无机盐。动物实验表明,可缩短凝血时间,具有止血功效,适合于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齿龈出血等症。
3、蘑菇:种类较多,现多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为蕈类。性平、味甘,含多糖类、维生素类、蛋白、脂肪和无机盐等。实验证明其多糖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
4、百合:性平、味甘,含蛋白质、脂肪、脱甲秋水仙碱。具有益气补中、益肺止咳的作用,并可软坚安神。秋水仙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5、胡萝卜:性微温,味甘、辛,富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亦含挥发油。本品富有营养,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对于提高肝病病人维生素A水平,间接预防癌变的发生具有较好作用。
6、西红柿: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胡萝卜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
7、黄瓜:性寒、味甘,含戊糖、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蛋白质。其细纤维具有促进肠道毒素排泄和降胆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尤其适合脂肪肝的防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