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6岁幼儿饮食习惯调查研究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24卷第4期 V01.24.No.4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an Vocational&Technical Institute 2010年8月 Aug.2010 【摘 要】为了了解幼儿饮食习・喷现状、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在银川市五所幼儿园内随机抽取 了272名幼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家长错误教育行为、过度溺爱、忽视幼儿饮食习惯养成等因素影响,幼 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饮食习惯问题 因此.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等机构的作用。采用自然后果法、增强生理的调节,加强相关 的亲职教育是改善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1幼儿;饮食习惯;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OLO)O4—0037—03 一 问题的提出 二、对象及方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习惯”一词做了这样解释:“(v) 2010年3月由本文作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 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n)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 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从此定义不难 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 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 为方式。从社会群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 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按不同的活动 领域分,习惯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 五所幼儿园内抽取了272名幼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 问卷凋查。3~4岁幼儿58名.4~5岁幼儿l15名,5 ̄6岁幼儿 99名.其中男孩151名,女孩121名。 在查询相关资料U12131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 包括幼儿及家长的一般情况、幼儿进餐的基本情况和家长的 教育理念及行为等三个方面 由幼儿园教师分发给家长,填 答完后.再由教师收回。 三、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饮食习惯情况 进食行为即饮食习惯.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是指长时期逐渐 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表的活 动.是一种已经成为定势的性格。不良的饮食习惯是指逐渐养 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非正常饮食行为.表现为偏食、挑食、 调查显示.幼儿的饮食习惯状况令人担忧.存在着诸多 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如挑食偏食、边吃边玩、边看电视边吃、 无节制地吃零食等 3—6岁孩子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好习惯容易养成.反 之,坏习惯也容易养成。而坏习惯一旦养成后,再纠正起来就 餐前常吃零食、常吃不健康食品等等。 表1幼儿饮食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挑食 厌 餐前 常吃 边看 菜肉 进餐 外出 进餐 常吃 膨化 边玩 电视 不均 时间 常带 偏食 食 零食 食品 边吃 边吃 匀 过长 零食 偏少 困难了 不良的饮食行为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不利.会造成孩 子任性的性格.而且与成年后的健康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 相关.对终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随着经济的发 展.物质供应的丰富.幼儿的饮食状况却不容乐观。本调查试 图对幼儿家庭饮食习惯现状做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调查.并探 究其原因所在.进而力争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对解决当 前幼儿饮食方面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百分比 59.6 34.6 l2.5 l6.2 29.4 20.6 57.7 6.3 33_8 36.8 (二)原因分析 1、家长错误的教育行为.导致对幼儿的饮食教育效果不 大。 【收稿日期】2010—5—28 【作者简介】敖春美(1979一),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银川科技职业学院教师。 37・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表2为达到理想的进食量家长采取的措施(%) 而忽视了吃饭过程中形成的种种不良饮食习惯.忽视了良好 饮食习惯的培养 在孩子刚产生不良的饮食习惯时没有及时 纠正.家长降低了对教育的要求.这份纵容和迁就助长了孩子 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 四 讨论与建议 餐桌上 改进 服各种 增加 减少甜 强迫 饿一 其他 监督 烹饪 开胃剂 运动量 食零食 进食 顿 百分比 42.3 40.1 27.2 22.1 39.3 lO.7 4.4 6.3 (一)家庭教育中“知行背离”.需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等机 由表2可以看出.在餐桌上督促孩子进食的占了最大比 例,改进烹饪也占了较大份额,减少甜食零食、增加运动量及 构的作用 尽管调合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理念上都认识到了 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但住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却 服符种开胃剂也占了一定比例.甚至有家长采用强迫进食的 方法,但只有百分之4.41%的家长舍得让孩子饿一顿,可见, 家}乏对孩子的进食量是相当关注的.为了增加孩子的进食量. 达到他们满意的程度.呵谓无所不用其极 表3在餐桌上督促孩子进食采取的态度(%) 讲道理、鼓励 答应某些条件 威胁、恐吓 用食物诱惑 百分比 39.7 16.5 5.9 23.2 表3表明.家}∈在监督孩子进餐时主要采用的是讲道理、 鼓励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教育方法,如用食物诱惑、 答应某些条件、威胁恐吓等等 由此可见.家长普遍认识到良好饮食习惯对幼儿成长的 重要性.但在行为上却又迁就、纵容孩子.出现了“言行不一” 的现象.从而导致教育效果甚微。虽然大部分家长知道要向幼 儿讲道理.但由于好多家长不懂教育.又因为现在的孩子绝大 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唯恐孩子摄人营养不够会影响其生长 发育.就采用各种方法保证孩子的进食量.但在教育方法上往 往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当孩子不肯吃时,有的答应某些条件、 有的喂食、有的用食物诱惑,甚至使用强迫进食的方法,目的 只有一个.即让孩子多吃点.“长高”“长胖”.不能让孩子输在 起跑上。只要能够让孩子吃得多、吃得好,目的就达到了 而采 用这些方法对孩子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以及对长远发展的影 响.作为家长的父母却很少顾及得到。如有的家长用买玩具、 看电视等等作为孩子多吃饭的条件.这种方法使用久了.会让 孩子把吃饭作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筹码.不是为了吃饭而 吃饭!到了孩子能够独立就餐的时候,家长还频频喂饭,不利 于孩子独立性的形成 2、家长过度的迁就、纵容,忽视饮食习惯的培养.助长了 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形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是有求必应。 花样百出的零食深受孩子的喜爱.调查发现.餐前常吃零食的 就占到l2.5%.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正餐的进食.而零食是不能 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的。拿饮料代替水给幼儿喝的占23.9% 即使幼儿已经吃饱了.遇到他喜欢吃的东西.会毫不犹豫买给 幼儿的占31.9% 三岁的孩子早就达到可以独立进餐的时候. 但需要喂食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游食、玩食的孩子比比皆 是。对孩子出现的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家长大多采取姑息、纵 容的态度 父母童年时生活的年代,由于历史的原因.物质条 件比较差并且经受了一系列的磨难 相当多的父母出于补偿 心理.不希望孩子再重复自己的童年经历 再者现在的孩子普 遍是独生子女.家长容易对孩子过分的关注.孩子就像糖娃娃 一样.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只注蓐吃饭的结果, ・38・ 仍存在着大量“知行不统一”的现象 明明知道应该给孩子创 设一个“宽松”、“少十预”的进食氛m,事实上强迫喂养的现象 仍很普遍。其中讲道理、鼓励的占39.7%.用食物诱惑的占 23.2%.答应某些条件的占16.5%,强迫进食的占到10.7%。营 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家长强迫孩子进食会导致孩子 产生厌恶进食的心理.不仅容易使孩子出现“偏食 ‘拒食”行 为,而且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4】。而耳 边不停地“要多吃”、才能“长胖f∈高”等单调的说教也已成为 噪音.起着抑制食欲的作用 答应某些条件反而会导致幼儿把 吃饭作为一种筹码.成为与家长交换条件、达到自己目的的一 种手段 这些教育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助长孩子不良饮食习惯 的形成。可见.加大家长育儿方面的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从调 查中我们还看到.家长文化水平还是较高的.高中或中专及以 上学历者占79.41%.这就为我们开展教育奠定了一个基本的 素质基础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育儿方面的知识来源从高到低. 依次为书籍(41.9%)一广播电视等媒体(26-8%)一报刊、杂志 (20.9%)一长辈(16.2%)— 家长学校(15.4%)。可见,家长学校 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 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召开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要提供 家长科学育儿方法.或为家长提供有关幼教刊物.或者聘请一 些专家来园做讲座.内容可以围绕着“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 要性何在”以及“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等.让家长充 分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向广大家长、传递科学育儿的知识、 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二)尝试采用自然后果法.多一些生理的调节 当今的父母对孩子的进食量过于敏感,唯恐孩子吃不好、 长不高、长不胖.追着哄着喂。调 显示,成人辅助下进食的占 19.1%.需要喂食的占5.1%。一岁应能独立进餐,而本调查中 发现.五六岁的孩子仍出现家长喂食的现象[51。家跃对幼儿饮 食的过分关注.甚至使出浑身解数只为了孩子能多吃一点,这 样长而久之会形成恶性循环 明明白己可以独立进食,却非要 家长喂食.或者作为答应某种条件的筹码,否则就不吃。面对 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明确让孩子多吃“一口饭”和形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相比.孰轻孰重?! 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尝试采用自然后果法。所谓自然后果 法是指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 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 失带来的自然后果[61 这种方法常用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矫止方 面.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后果,效果较 好 (下转第46页)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8月 素质培养环境。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三层面是人类意识教育 包 作精神,以人文素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创业能力. 括人类文明基本成果、人类共I亩=】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共同的行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为规范教育等内容 人类意识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学会 总之.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尤其 同他人和谐相处、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同自然环境和谐相 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显得更加重要.更为迫切 我 处,使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平等权利、平等发展.增强相互 们必须从自身内在教育实施环节、教育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寻 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第四层面是精神修养的教育。包括 求顺应发展、满足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教学机制、培养途径 精神境界、精神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教育等内容。要依据 和培养方法.才会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与魅力.才会增 学生特点,结合学科性质设计实践活动课 课题由教师给,实 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力.才能有可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 践活动课的形式,组织、实施均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解决。使 跨越式发展 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的精神体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以人为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 参考文献 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在人与物的比 较中,突出人高于物、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 [1]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 [2]刘此芦.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 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 学报,2006,(4) 人人平等.逐步形成用人文精神进行学习研究、进行科学实 [3】胡波涌.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中国成 践、进行技术创新、进行创业。训练学生独创的勇气和团结协 人教育,2003,(11) (上接第38页)在具体实施方面,家长最初一定要狠得下心, 得比我们更苦.二来祖辈少了“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 只要他这顿饭不吃.那就不吃好了.家长跟平常一样很自然地 针对上面的情况.应大力加强相关的亲职教育。通过开展 收拾碗筷。但在下顿饭之前,不要让他找到任何东西吃。只要 “倾听家长心声”等亲职教育家长会.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找 他饿了.他自己会要他想吃的东西,他不吃.是因为他不饿。其 到溺爱孩子的原因所在.从而为“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奠定基 实这种态度就是告诉孩子你要吃.那么就在就餐时间吃.如果 础。在会上,家长们还可以互相交流经验。通过家长学校或聘 你不吃。那就说明你不饿。他要承担不按时吃饭不好好吃饭所 请专家来园开展讲座.让家长意识到溺爱孩子的危害所在和 产生的后果。调查中还发现.有12.50%的幼儿餐前常吃零食. 应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 70.22%幼儿有时吃.这个数字是很庞大的 家长都知道.零食 习惯的培养是在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不是 是不能代替正餐的,如果餐前经常吃零食,孩子已经吃饱了. 一朝一夕的事 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愤也是长期形成的。因此矫 是没有胃口再吃饭的 家长这里就要多一些生理的调节.比如 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有一个逐步纠正的过程 饥饿感、生活规律以及增加运动量等等 (三)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家教状况不容乐观,应大力加强 参考文献 相关的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是经以教育和学习的方式.而使父母成为称职 [1】万钫.家庭幼儿饮食行为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学前教 父母的角色.并协助父母了解子女的身心发展需要.了解子女 育研究,1995,4. 不适应的行为.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 它包括了父母的 [2】林娅.杭州市家庭幼儿早餐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研 教育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两个方面 究,2002,(6) 从调查中.发现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很普遍。即使孩子已 [3]孙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医药世界, 经吃饱了.遇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会毫不犹豫买给孩子的占 2006,9. 31.9%。3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独立进餐占24-3%!幼儿正常进 [4】徐浙宁,顾秀娟,彭咏梅.学前儿童饮食状况与家庭喂养 餐时间一般是1O 20分钟.不能超过30分钟.并随着年龄增长 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2008,3. 而相应缩短I81 调查显示吃饭时间超过30分钟的占6_3% 家长 [5]蒋竞雄,夏秀兰,崔绍珍,宋琴素,袁金莲.三代同堂家庭 过多的溺爱、包办代替。造成了“有爱无教”的局面。 中祖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现在的父母小时候生长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匮乏的年 2006,1. 代.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现在,他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 [6]刘焱.学前教育原理[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个物质条件相对丰盛的时期.父母普遍有:“我那个年代,什么 [7]中国心理咨询网:http://bbs.xlZX.com/di spbbs.asP 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这 boardid=3&id=58828. 种心理 由于父母比较繁忙.养育孩子的责任更多落在了祖辈 [8]黄土云.297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 身上 而这种心理在租辈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来祖辈生活 儿童保健杂志,2001,9(3) ・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