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完整版)
一、 课内阅读。
①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②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写出近义词。 清幽:______ 恬静:______ 2.仔细读读第②段回答问题。
1.用“____”在文中画出皮鞋匠听到琴声展开联想的句子。
2.第二自然段中有三幅画面,请用“① ② ③”在下文中相应的句子前面标注出来。
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从这些画面我们联想到贝多芬的琴声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知识与积累。
原谅
①在上海的一家餐馆里。负责为我们上菜的那位女侍,年轻得像是树上的一片嫩叶。捧上蒸鱼时,盘子倾斜,腥膻的鱼汁鲁鲁莽莽地直淋而下,泼洒在我的皮包上!(A)我本能地跳了起来,阴霾的脸变成欲雨的天。这皮包,是我
1 / 19
心头的最爱。
②可是,我还没有发作,(B)我亲爱的女儿迅速站了起来,以旋风般的速度快步走到女侍身旁,露出了极端温柔的笑脸,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不碍事,没关系。”女侍如受惊的小犬,手足无措地看着我的皮包,嗫嘴地说:“我,我去拿布来抹……”,万万想不到,女儿居然说道:“没事,回家洗洗就干净了。你去做工吧,真的,没关系的,不必放在心上。”女儿的口气是那么的柔和,倒好似做错事的人是她。这时,女侍原本绷得像石头一般的脸,慢慢地放松了,她细声细气地说了声“对不起”,便低着头走开了。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过满,要爆炸,却又爆不了,不免辛苦。
③女儿平静地看着我,在餐馆明亮的灯火下,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她大大的眸子里,竟然镀着一层薄薄的泪光。这样一来,我不怒反惊了。
④当天晚上,回返旅馆之后,母女俩齐齐躺在床上,她这才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
⑤在伦敦三年,为了训练她的独立性,我在大学的假期里,不让她回家,我们要她自行策划背包旅行,也希望她在英国试试兼职打工的滋味儿。她的大哥就曾在美国大学当过校园邮差,二哥呢,也曾担任大学实验室助理员。活泼外向的女儿,在家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粗工细活都轮不到她,然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英国,却选择当女侍来体验生活。
⑥第一天上工,便闯祸了。
⑦她被分配到厨房去清洗酒杯,那些透亮细致的高脚玻璃杯,一只只薄如蝉翅,只要力道稍稍重一点,便会分崩离析,化成一堆晶亮的碎片。女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好不容易将那一大堆好似一辈子也洗不完的酒杯洗干净了,正松了一口气时,没有想到身子一歪,一个跟跄,撞倒了杯子,杯子应声倒地,“眶郎、眶哪;唾哪、眶哪”连续不断的一串又一串清脆响声过后,酒杯全化成了地上闪闪烁烁的玻璃碎片。
⑧“妈妈,那一刻,我真有堕入地狱的感觉。”女儿的声音,还残存着些许惊悸:“可是,您知道领班有什么反应吗?她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搂住了我,说:亲爱的,你没事吧?接着,又转过头去吩咐其他员工:赶快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对我,她连一字半句责备的话都没有!”
2 / 19
⑨又有一次,女儿在倒酒时,不小心地把鲜红如血的葡萄酒倒在顾客乳白色的衣裙上,好似刻意为她在衣裙上栽种了一季残缺的九重葛。原以为她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她反而倒过来安慰她,说:“没关系,酒渍嘛,不难洗。”说着,站起来,轻轻拍拍她的肩膀,便静悄悄地走进了洗手间,不张扬、更不叫嚣。把眼前这只惊弓之鸟安抚成梁上的小燕子。
⑩女儿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妈妈,()别人能原谅我的过失,您()把其他犯错的人当成是您的女儿,原谅她们吧!”此刻,在异乡异国的夜里,我眼眶全湿。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亮出了葫芦里所卖的药:________________ 2.十指不沾阳春水: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述了哪几件事呢?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人物心情是文章暗藏主线,请写出每个时间段“我”的心情。 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B两处句子中任选一句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情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10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实际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3 / 19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______) 忧虑——(______) 一动不动——(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的,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说明灯的数量的词语是______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 2.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3.请给第2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元宵节闹花灯”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用一句话介绍一个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19
五、 课外阅读。
请传递给下一位
①一场大雪,将我们困在了沪浙皖高速路上。
②7个多小时过去了,车龙动都没动一下。又饥又寒,我们一家3口,蜷缩在小车里。为了省油,年早熄了火。
③儿子又喊饿了。还是早上吃的一点早饭,我们也饿。可是,车上仅有的几盒饼干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几袋方便面和冰冷的矿泉水。妻子只能无力地安慰儿子。
④我下车看了看,车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厘米厚,而且结了冰,踩在上面,很滑,根本不能行走。高速路外,完全被大雪覆盖,甚至连个村庄都看不见。此时我的内心焦急惶恐。儿子在车里嚷:“会不会是《后天》降临了啊。”《后天》是一部美国电影,场面很恐怖。
⑤我回到车上,打开收音,调到交通频道。收音机在反复播放,因为骤然而至的大雪,高速路都已经封道了。我们这条沪浙皖高速路也封了,政府正在组织抢修。
⑥突然,前面的小车车门打开了,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扶着车子走到车头,接过一个袋子,又扶着车子走到车尾,在朝我打手势。
⑦我下了车。中年男人大声喊,这是前面送过来的盒饭,你帮往后传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车子,挪到车头,伸出手,将他手里的袋子接了过来,疑感地问他:“怎么回事啊?”
⑧他说:“我也不知道,袋子里是盒饭,是我前面的车子传过来的。”听他一说,我抬头往前一看,果然前面每辆车子边都站着一个人,在摸索着传递。中年男人大声说:“可能是有人将盒饭送上了高速路,路太滑,没法一辆辆送,才想出让大家互相传递的办法吧。”
⑨我明白了。扶着车子,我慢慢到车尾,喊我后面的驾驶员。后面是辆大货车。我将中年男人的话重复了一遍,请他将盒饭往后传递。
⑩又一袋盒饭传了过来。中年男人问我:“车上有老人和孩子吗?有的话,先拿一份盒饭给他们。”我感激地冲他笑笑。
5 / 19
⑪就这样,大雪纷飞中,一袋袋盒饭从前方传来,又从我的手上传到后面车上的人手上。几次听到惊叫声,路太滑了,虽然扶着车子,一不小心,还是会摔倒。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我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像个雪人。
⑫终于,后面的货车司机告诉我,不用再传了。后面的人,都已经接到盒饭了。⑬这一袋盒饭,是我和妻子的。坐在车里,打开盒饭,还着温温的热气。
⑭几个小时后,高速路终于恢复了通车,长长的车龙在缓慢地向前移动。每一辆车,都打开了双跳灯。温暖的橙色,在冰天雪地的高速路上,汇成了一股暖流。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⑭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心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请传递给下一位”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幕,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梁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交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哇。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
6 / 19
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照样子,写词语。
活生生(ABB式) ______ ______ _______ 叭叭(拟声词) ______ _______ _______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夏天的生长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选文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的生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里还有哪些事物也在生长呢?请至少举出两个例子,并用句子表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之伞——臭氧层
在地球上空4至1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3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
7 / 19
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下面的说明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
①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 ②臭氧层的作用 ③保护臭氧层 ④臭氧层被破坏的严重后果 ⑤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 A.②⑤①④③ C.①⑤②③④
B.⑤①④③② D.④②①③⑤
2.臭氧层“空洞”指的是臭氧层中( ) A.臭氧分子之间的空隙 C.没有臭氧的区域
B.臭氧稀薄的区域 D.形状如洞的区域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第1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强调了臭氧层的巨大保护作用。
B.大气中的臭氧含量逐年减少,与人们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等有关。
C.严格控制氟氯烃的释放量,可以延缓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 D.自由氯原子的特点是稳定、顽强。
4.用简洁的流程图概括臭氧分子受破坏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破坏臭氧分子
5.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主要”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阅读理解。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
8 / 19
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________ _________ 彬彬有礼:________ ___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桥(节选)
9 / 19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神品质。
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
十、 课外阅读。
迟到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有一件事我永远忘不了……
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来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
10 / 19
看到阳光照到城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心想,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梳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常常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从早晨起就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不停的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 )要迟到了,( )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地上学,我竟很勇敢地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她看到我还没有起来,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已经晚了,我就不要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覆瘦高高的站到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动。
爸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一个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像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五大枚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是怕同学看见了要耻笑我。
( )迟到了,( ),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
11 / 19
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教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留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道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不禁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晴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正在静默的当儿,有人拍了我的肩头一下,我急忙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势告诉我,让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微笑着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
后来怎么样了,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从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门的一个学生。冬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的那种手套,举着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上举着从家里花池里摘下来的玉簪花,预备送给亲爱的韩老师,她教我跳舞。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我”为什么常常怀着恐惧的心情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里看出“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2 / 19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朗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本文作者肖复兴,在小学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
13 / 19
价值连城: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点标出文中两处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5.用“﹏﹏﹏”画出第②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用“ ”画出第⑦段中运用联想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舒伯特
十二、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老人与海(选段)
鲨鱼快速靠近船尾,在袭击大鱼的时候,老人见它张开大嘴,眼睛怪怪的,牙齿咔嚓一声插进鱼尾上方的鱼肉。鲨鱼的头钻出水面,背也露了出来,老人听见鲨鱼撕开大鱼皮肉的声音,他把鱼叉猛地往下刺向鲨鱼头部,插进两眼之间那条线与从鼻子笔直往后的那条线的交点上。其实那些线是不存在的。只有厚重尖利的蓝色脑袋,巨大的眼睛,咔嚓作响、吞噬一切的攻击性的嘴巴。不过那是鱼脑所在,老人刺中了这个地方。他用血汁模糊的双手使出全身力气,把鱼叉结结实实地刺了进去。他刺的时候不抱希望,却带着决心和十足的恶意。
鲨鱼翻过身来,老人看见它的眼睛已没有了生气。随后鲨鱼又翻了个身,身上裹了两圈绳索。老人知道鲨鱼已经死了,但它不愿接受死亡。接着,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尾巴击水的地方泛起了白色的水花,绳索绷紧了,颤抖着,最后断掉了。这时,鲨鱼四分之三的身体完全露出水面,在那儿静静地躺了一会儿,老人瞧着它。随后,鲨鱼慢慢地下沉了。
“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还带走了我的鱼叉和全部的绳索,他想。现在我的大鱼又在淌血了,而且还会有其他鲨鱼来袭的。
大鱼被咬得不成样子,他不想再去看它了。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
14 / 19
到了袭击。
不过,攻击我那条鱼的鲨鱼被我给宰了,他想,我见到过的登土鲨就数它最大。上帝知道,我是见过大鲨鱼的。
好景不长,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希望独个儿在床上躺在报纸上。
“但是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不过我还是很难过,我竟宰了这条鱼,他想。 1.这段选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大声说。(试着在提示语中不用“说”,直接用老人说这句话时动作和神态来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是( )
A.鱼受到袭击时,仿佛他自己受到了袭击。
B.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我根本没有钓到过这条鱼。
C.鲨鱼肚皮朝天,甩动着尾巴,咯咯地咬着嘴巴,像一艘快艇似的破浪前进。 4.选段对老人(桑提亚哥)的描写,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的手法。
5.“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1.幽静 宁静
2.1.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5 / 19
2.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②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③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3.轻柔舒缓 强音骤然响起 高昂激越 二、
1.说出了她为何能心平气和对待白天事的原因。 就是从来都不做家务的人。
2.①餐馆女侍将鱼汁倒洒在“我”的皮包,女儿原谅并宽慰女侍。 ②女儿做女侍时打碎了酒杯,领班没有责备。
③女儿将葡萄酒倒洒在顾客的衣服上,得到顾客的安慰和原谅。
3.生气 惊讶 感动 B句。写出女儿为安慰女侍,动作迅速,表现了女儿的宽容同情之心。 4.既然 就
5.生活中我们应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三、
1.A áo 灬 10 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2.严厉 忧愁 纹丝不动 3.严肃 忧虑 皱起 搔搔
4.嗯,桑娜,我们想到一块儿了。我们再辛苦一些,日子总会熬过去的,孩子5.你们真是勤劳、善良。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你们仍然愿意照顾邻居家的小孩,你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太伟大了,我非常佩服。 四、
1.处处 各形各色
2.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里面有小铃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 3.、 、 …… ,
4.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 五、
1.因为一场大雪,我们被堵在高速路上,又冷又饿时,有人传递来温热的盒饭,帮我们渡过难关,温暖回家。
16 / 19
2.焦急惶恐 疑惑惊讶 愉快感激
3.环境描写。作用:交代环境的恶劣,说明堵车和“我”内心惶恐的原因,为下文传递盒饭作铺垫。
4.表面是车灯的橙色汇在一起形成了暖流,实际指内心的温暖。 5.将爱心传递给下一位。 六、
1.肥嘟嘟 软乎乎 香喷喷 啪啪 吱吱 呼呼 2.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4.瓜藤、竹子、高粱、苔藓、苞蕾、小草、小猫、小狗、小鸡、小鸭。 5.夏天,我看到了小河水在疯长,才下了几阵雨,河水已经涨得快要漫上河岸了。我看到丝瓜在生长,昨天只有几公分那么短,今天就有十几公分长了。 七、 1.A 2.B 3.D
4.氟氯烃 飘到同温层 光化反应 释放自由氯原子
5.不能去掉。“主要”一词说明导致臭氧变稀薄还有其他原因。“主要”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八、 1.chàn zháo
2.风尘仆仆 小心翼翼 井井有条 津津有味
3.强调“负过伤”,说明周总理右手不便,而他不时抬起的恰恰是他“负过伤的右臂”,表现了周总理对人民群众的礼遇与尊重。
4.第2自然段既写了送行的群众,又写了送行群众的个人,尤其写了周总理。不仅说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更说明了周总理以其迷人的人格魅力和举动,影响着周围的群众。
5.“群众也在淋雨”是周恩来总理说的话。用他的话作为文章题目,表现了周总理时刻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和执爱人民的优秀品质。 九、
17 / 19
1.桥快要断了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洪水的猛烈及桥的摇摇欲坠
2.天上地下只剩下了洪水。
3.孩子,我对不起你!但是党员就要有党性,遇到危险要先让群众撤离。 4.B
5.“桥”不只是指那座被洪水冲毁的桥,还有老支书这座伟大的“桥”,用“桥”来形容他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十、
1.不但 而且 虽然 但是
2.“我”常常晚起床,上学就迟到了,迟到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
3.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爸爸因为“我”不上学而打我。又冒雨去学校给“我”送衣服,还给 “我”两个铜板。
4.爸爸很疼“我”,又对“我”管教很严格。从不允许“我”坐车上学,有一次,因为“我”起床晚了,不想上学而打了“我”,又冒雨到学校给“我”送衣服,并破天荒让宋妈坐车送“我”上学。从那以后,“我”每天都按时到校。
5.从那以后,“我”都没有迟到过,每天早晨都是站在学校门口,等待校门打开的一个学生。 十一、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形容非常值钱,能卖很高的价钱。
3.贫穷的音乐家舒伯特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遇见了比他更贫穷的学生,因善心,他买下了男孩的旧书,旧书带给他创作灵感,并因此写出会唱至今的名作《野玫瑰》。
4.①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 ......................
②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 ..
因为他心地善良,同情穷孩子。
18 / 19
5.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渲染了环境,突出了当时的寒冷,更能表现出舒伯特的善良和他看见歌德优美的诗歌时那种投入、忘我的情态。
6.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已经被歌德写的优美生动的《野玫瑰》深深陶醉了。 十二、
1.老人杀死了抢夺大鱼的鲨鱼,但鱼肉所剩无几,老人感到伤心失望但又很快振作。
2.“它叼走了近四十磅肉。”老人瘫坐在地,面露急色。 3.C
4.动作 语言 心理
5.老人无法抵抗鲨鱼来袭的恶劣环境,不可抵抗,但他不服输的精神却并未被摧毁。正如在现实生活中,在恶劣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人会失败,肉体会被消灭,但抗争、决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无法摧毁的。
19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