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写道,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挖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一角,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
而这个神奇的钻石矿,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撞到了曾与IT毫无瓜葛的西南内陆省份――贵州的怀里。更难能可贵的是,贵州看到了隐藏在钻石矿表面之下更深的价值,并当机立断,将其作为今后“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 落后地区,怎能发展大数据这样的前沿高端产业?面对质疑,贵州用行动回答:不仅可能,而且有戏。
在向大数据蓝海深处进发中,贵州并不是一叶孤舟,而是一个庞大的船队,他们举全省之力,成群结队、互相支撑,成就了不一样的“贵州速度”――不是最早意识到大数据来临的省份,也不是大数据发展最好的省份,但却是推进大数据速度最快的省份:
率先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
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开放的
“云上贵州”系统平台;
率先探索地方大数据立法,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
率先设立全球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
率先举办贵阳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暨全球大数据时代贵阳峰会;
率先举办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
率先创建贵阳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提出块数据理论; 率先创建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推动大数据资产评估标准化;
率先成为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地区; ……
这时人们才猛然发觉,这个经济总量常年排在全国后几位的西部省份,已经在新一波技术浪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本组专题稿件关注“大数据引领的贵州速度”,在大数据开启的大时代下,探索贵州大数据发展的“道”与“理”。在与贵州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师之一――贵阳市委书记陈刚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一个城市是如何将大数据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转型的总体抓手,并实现创新升级的;在对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的专访中,我们发现,在贵州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背后,还暗藏着一个拥有万亿级别的交易市场;而随着软硬件的日益完善,
“数据种子”也开始在贵州的商业、政务、民生等多个领域发芽,数据的价值逐步从量的规模走向质的提升…… 当然,在大数据发展的初期,贵州也存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足、产业基础薄弱、创新应用领域不广等诸多问题。然而,大数据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在外打工的贵州人已经开始返乡,慕名而来的外地人成为了媒体口中的“贵漂”,他们选择贵州,也许并不是贵州大数据发展有多好,而是因为贵州有一个非常宏大的梦想,而他们,可以安心地把自己的梦想放在其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