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
作者:刘显智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 要: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物中毒、“毒奶粉”等事件让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成为众矢之的,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迫在眉睫,而加强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检验工作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包装袋会污染袋内的食品,造成食物变质或者有毒等情况,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检验工作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不合格的食品包装袋的危害,并列举了相关的卫生检验方法以及阐述国家关于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标准。
关键词:食品包装袋;检验;卫生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一直备受质疑。从之前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和“地沟油”问题,到最近频繁曝出的学生食物中毒情况,这些使得群众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能力产生质疑。食物是生活的基本,如果食品常常出现质量问题,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不利于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食品包装袋的质量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的安全,相关人员在做好食品监管的基础上,也应该保证包装袋的质量合格,这样才能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性。 1 不合格食品包装袋的危害
目前,我国食品包装袋主要使用塑料制品,不合格的包装袋通常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1.1 食品质量下降
食品质量指的是所食用的食物的品质好坏。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食物在添加了防腐剂的物质后可以长时间保存,在保存期间,生产厂家往往会使用包装袋对它们进行封装储存。不过这些包装袋中其实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在和食物接触之后,可能会有添加剂反应,造成对食物的污染,导致食物质量的下降。有时候符合标准的包装袋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更何况低劣的包装袋呢。如今一些低劣的商家为了提高利润,在生产低劣食品的同时,使用的包装袋通常为化学成分超标且污染巨大的塑料制品,这使得食品质量进一步降低,严重影响食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食品营养成分损失
如今,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是能够吃饱,而是更加追求均衡的营养。一般在食品包装袋上,会表示出该食品的主要成分,比如食品的配料、添加剂等,人们通过包装袋上的标签可以清楚地知道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依据自身需求来购买和食用。然而,当出现不合格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食品包装袋时,其超标的化学成分可能会使得本来蕴含丰富营养成分的食物变质,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后,并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甚至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尤其是塑料制品的包装袋。
1.3 污染环境
由于数量多和使用方便,我国的食品包装袋以塑料为主。平常,人们在食用完包装袋内的食品后,基本都会将其扔掉。在一些地区,包装袋很多并没有按要求扔进垃圾箱里,而是在各地方随处可见。众所周知,塑料制品有些因为其不可降解性,很难被处理掉,被乱扔掉的包装袋常常因为没有被及时处理,导致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对土壤和水质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饮水安全。即使那些被回收的包装袋,往往也是通过焚烧的手段进行处理,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会加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1]。 2 食品包装袋的检测方法
对食品包装袋性能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和卫生性能。不同的性能具有不同的检测方法,主要检测内容的具体过程如下。 2.1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食品包装袋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是其物理性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拉伸强度指的是包装袋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指的是在断裂后,包装袋原始标距单位长度的增加量。食品包装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牵拉和撕扯,那么其应当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这样才能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毁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拉伸强度和伸长率都应该足够大才可以,不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拉丝严重的情况,导致一些薄膜类的包装材料的这两项数值较小[2]。 2.2 剥离力
剥离力指的是将不同的两种材料剥离所需的平均力的大小。通常进行T型的剥离,剥离的宽度为15 mm。通常,食品包装袋由不同的材料复合而成,不同层之间的剥离力不同,一般以内层的材料与其相近的材料间的剥离力为标准要求。当剥离力不达标时,很可能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出现分离的现象,一旦材料间出现分离,那么包装袋内的食物品质会严重下降。 2.3 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
水蒸气透过量表示为在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下,包装袋本身存在特定的水蒸气压差和厚度,在24 h内截面积为1 m2的样品所透过的水蒸气量。水蒸气透过量可以表征食品包装袋的防潮防水性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氧气透过量指的是温度恒定且在单位压力差下,氧气在单位时间内稳定通过单位面積的包装袋薄膜的体积。氧气的存在会加快食品的变质,通过检测氧气透过量可以判断出食品包装袋的阻隔性能是否良好。 2.4 耐热性和耐介质性
在GB/T 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标准中规定了在分别装有食用油、一定浓度的盐水、一定浓度的硫化钠、一定浓度的乙酸的包装袋中,其在一定压力的高压锅中蒸煮一定的时间,自然冷却后,包装袋不出现开口、破裂等现象。不同的包装要求不同的蒸煮温度,大多数的温度在121 ℃左右。 2.5 甲苯二胺
过量的甲苯二胺能够致癌,在复合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会使用到。在《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中专门规定了甲苯二胺的含量标准:规定甲苯二胺含量不得高于0.004 mg/L,并且关于残留溶剂的规定中,其含量不得高于10 mg/L[3]。因此在生产中应严格控制甲苯二胺的含量,在检测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甲苯二胺的检测。 2.6 溶剂残留量
溶剂残留量表示的是各种溶剂在单位面积复合包装袋中残余的剂量,主要有两个指标,分别为溶剂残留总量和苯系溶剂残留量。主要检测的溶剂成分包括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苯、甲苯、乙酸丁酯等有机溶剂,在我国的相关准则中规定了溶剂残留总量应该不大于10 mg/m2,而且苯系溶剂残留量要小于等于2 mg/m2。 2.7 重金属检测
在食品包装袋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常会添加含重金属物质,比如铅等,因此对于包装袋中的含铅量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其检测方式是将包装袋内侧浸泡在一定体积的含4%乙酸的溶液中,然后测定浸泡液中铅的含量。 2.8 蒸发残渣
蒸发残渣即总固体含量,指的是包装袋中向食物中迁移的物质的总量,单位为mg/L。总固体含量越大,则说明包装袋中迁移的化学物质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大。通常,蒸发残渣的标准为30 mg/L。
3 食品包装袋的卫生标准
我国目前关于食品包装袋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食品接触材料框架法规、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准、产品质量规格和性能指标标准以及分析和检测方法标准。其中,在食品接触材料卫生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准中,含41项卫生标准,并且可使用的添加剂种类也增加到了1 000多种,而关于塑料制品的添加剂也增加到了580余种。对于分析和检测方法标准,我国也有不同的规定,比如SN/T2549-2010《食品接触材料检验规程 辅助材料类》适用在检测蒸发残渣、重金属和脱色试验等方面[4]。 4 结语
食品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包装袋作为食用物的组成,其质量的优劣也应当得到重视。因此相关监管部门需要提高认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食品包装袋检测方法和标准,降低食品包装袋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允,洪建光.食品用塑料包装产品质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5,46(4):90-91.
[2]张辰.食品塑料包装质量安全及检测[J].广州化工,2017,45(9):27-29.
[3]韩永生.食品包装袋的检验及卫生标准[J].出口商品包装:软包装, 2015(7):71-73. [4]李琴梅,刘伟丽,魏晓晓,等.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标准及法规概述[J].标准科学,2016(12):17-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