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论坛

来源:一二三四网
Special Report特别策划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论坛轨道交通科技持续自主创新更是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制造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和全局性基础保障。 本届年会特邀4位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的专家,就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分享。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华以“新常态下我国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为题为与会嘉宾进行分享。李华介绍,我国铁路货车技术应按照铁路总公司深化货运组织改革、建设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推进铁路货运装备技术创新。巩固重载运输技术,稳定“黑货”运输,提高重载运输技术,推进27t轴重通用货车推广应用,专用线路发展30t轴重专用货车;突破快捷货运技术,推进“白货”运输,研发满足“白货”运输市场需求的快捷货车产品;创新多式联运技术,发展驮背运输,研发驮背运输专用车辆;支撑现代物流技术,拓展专业运输,为适应鲜活货物、高附加值货物、个性化专用货物运输需求,突破冷藏、LNG专用特种货车关键技术,研发系列化产品。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长进则以“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和弓网安全监测新技术”为题做出分享。他重点分析了基于移动激光扫描技术的基础设施检测方式和基于车载数码摄像技术的弓网在线监测方式。王长进介绍,传统的基础设施检测方法在检测监测过程中具有上线困难、安全风险较大、检测监测效率低等诸多缺点,而目前采用的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将高精度激光扫描仪、GNSS卫星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360度全景相机以及控制模块、时间同步模块等进行集成,快速移动状态下连续获取三维点云和高清影像数据。他还介绍,目前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已应用到多条铁路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上,效果良好。基于车载数码摄像技术的弓网48世界轨道交通2017.1李华王长进李杨常崇义在线监测可以随机车运行全天候在线对受电弓及弓网的匹配运行状态进行视频智能分析,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回传,最大限度的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有效的指导紧急抢修和计划维修。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宣传主管李杨重点分析了目前国内机车车辆牵引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创新、牵引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创新评价、城轨车辆牵引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创新以及轨道交通装备牵引控制技术的未来。她还介绍了牵引控制技术的自主化创新点。快速实时控制算法,在50us内可完成一次复杂计算及脉宽调制更新,解决变流系统的实时性、高动态性;高效粘着控制方法,实现复杂随机轮轨条件下牵引力的最大发挥,使轮轨粘着系数控制在最佳点,解决了全天候粘着利用问题;瞬态电流控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与矢量同步调制相结合,使电流总谐波畸变率降低20%,在各种负载情况下,功率因数都达到了98%以上;图形化编程技术,解决机车控制逻辑标准化、模块化难题; MVB/WTB控制器核心芯片,打破国外公司对专用芯片的垄断。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原研发中心研究员、室主任常崇义为与会嘉宾分享了“轮轨关系的仿真及试验台实验技术研究”,常崇义介绍,轮轨关系是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问题。根据不同的轮轨作用特点和作用过程会出现的许多轮轨关系问题,轮轨关系问题的研究可分为:轮轨磨损、轮轨黏着、滚动接触疲劳、脱轨、轮轨噪声等。目前铁科院使用的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实现了机、电、液、气一体化的自动协调工作,通过电机驱动3m直径的轨道轮模拟轨道,轮对系统通过5个激振器控制3个自由度的运动或载荷,通过激振器可模拟由轨道不平顺引起的15Hz频率范围内随机振动,可以实现车辆轮对运动状态和轨道激扰的模拟,在进行1:1轮轨黏着试验时,纵向蠕滑率可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