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拓展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自由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 师:从本段,你们看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生2:我知道了纸的制造过程。
生3:纸是用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制作而成的。 2.想想看,现在用纸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生1:树被砍光了。
生2:引起沙尘暴,环境不好了。 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我们应该节约用纸。 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呢? 生1:一张纸反正面都要用。 生2:不要乱扔,把废纸收集起来。 生3:不要用好纸叠飞机。
3.大家大胆地想象一下,未来的纸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 生1:用香蕉皮做成的。
师:这样不仅解决了垃圾,还创造出有香味的纸。 生2:用废塑料造纸。
师:这个方法也不错,既处理了白色垃圾,又保护了树木。
师小结:让我们好好学习,早日让梦想实现,希望大家早日使用上你们研发的新型纸。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蔡伦(?-121 )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 ,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
杀身亡 。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其他资料】 中国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古代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一般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