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来源:一二三四网


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正式施工前做好质量控制的准备:详细研究合同的有关条款,充分理解业主及设计的质量意图,根据有关国家专业部门等颁布的现行有效法规、规范、标准,针对工程特点,编制工程项目质量文件。

1.1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项目经理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下设专职质检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层层落实《工程质量管理责任》。

1.2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整体素质高的施工操作人员上岗作业,施工前及施工中随时对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及操作技术交底,明确质量目标和作业要点。

1.3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作好质量程序分级检查,作业班组每一工序完工进行自检,保证操作质量符合质量标准,再由各班组之间组织进行互检,涉及上、下道工序或不同专业施工的工序,必须进行交接检。填写自互检记录及交接检记录,交接检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长、质检员参加、交接双方鉴字,合格后报专职质检员复检,符合质量标准后报甲方检查。

1.4执行工序样板及样板间制度:主要施工项目必须在具有代表性的部作做出样板块、样板墙、样板间,自检合格后,报甲方验收,并由设计、监理、甲方组织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样板检查记录,

并召集所有施工操作人员共同实看后进行大面积施工,并以此为最低

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评定标准。新材料、新工艺在施工前必

须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召开技术专题会,确定具体施工技术措施和技术

方案,进行样板施工,认为切实可行后,上报甲方批准,进行大面施工。

1.5实行验收记录标识上墙制,在严格“三检”制度的同时,对每次验收结果作出标识,标识必须说明施工部位,施工质量情况及操作人张贴到相应施工部位,标识由公司统一印制,由装饰责任师和质检员实施,对每次验收作好记录,作为对施工班组的业绩考评。

1.6严格材料采购和验收制度:各种材料采购前必须进行采样,并对厂家及供应商资质进行考察,报送甲方、监理、设计的鉴字认可,进场材料必须符合国家验收标准,并与封样吻合,具备齐全有效的产品资料,包括合格证、产品说明书、质量保证书、检测报告、进口材料还必须商检报告、特殊材料还应有放射性检验报告及其它检验报告,检验合格后,上报甲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1.7按时参加由甲方、监理组织的各种生产协调会,对各专业存在的影响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的问题及时提供给甲方,便于甲方协调,减少施工中的交叉作业,确保各工序衍接合理,各专业工种配合得当,并积极配合甲方协调,保证整个工程高质量完成。

1.8作好施工现场成品保护工作,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对完成成品必须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各专业移交必须办理手续,报甲方备案,有效控制成品损坏及丢失现象发生。

2工程进度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2.1根据合同工期和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合理规划施工周期和施工起始时间,编制标段

内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目标编制月进度计划和周计划,报监理、甲方审批,经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按计划时间完成,项目部将每天下午16:00点钟召开项目例会,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检查当天工作完成情况,对没有完成的必须分析原因并落实补救措施,达到计划目标。

2.2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专业责任师应随时对现场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甲方,便于监理、甲方协调解决。

2.3人、机、料的配备必须符合进度计划及标段内的用工情况、机械设备用量、材料到场时间的具体要求。

2.4作好施工段内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减少施工中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的浪费。

3进场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3.1进场材料在保证材料采购程序文件与其供应商制定严格的要求和程序的同时,必须保证材料在使用、管理、装卸、储存和运输中必须有完整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建立标识,防止损坏、变质、丢失和错用。

3.2进场材料必须具备齐全、有效的产品质量检测资料,核验符合要求后,上报业主及监理验收,确认后进行存档。

3.3各种进场材料必须作出标识,注明产地、规格、型号、质量和使用部位,特殊材料应注明材料性质,分类堆放,堆放必须整齐有序,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必须进行分区堆放和特殊的贮存。

3.4对于易变质的材料在贮存期间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按规定的有效期使用,如材料超过使用或有变质现象,严禁使用在工程上。

3.5材料到现场验收合格后,必须有专人负责卸贷、搬运、堆放、保管和防护工作,如实填写物质凭证,保管好各项质量记录,作好发放、使用和回收工作。

4对不合格品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的质量取证检查中,发现一般不合格品由质检员和专业责任师作出标识、记录、隔离,并责令不合格施工部位班组停止施工,作出纠正措施和处置方案,报业主鉴署,得到回复后,按纠正措施和处置方案组织返工,重新按规范验证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重大不合格品,由质检员、专业责任师作出标识、记录、隔离,并停止该工序施工,上报业主,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专家评审后处置。

5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控制与管理

1施工班组或操作人在施工中发生不合格品,应由责任人及时向专业责任师汇报,由质检员和专业责任师及时上报甲方,以保证及时鉴别和纠正有损质量的情况。

2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有损质量的情况,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专业责任师、操作工人实地进行论证,找出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相关操作人员召开论证会,防止不合格品的发生及再次发生。

3不合格品项的起因及纠正措施报甲方经监理工程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质检员、专业责任师按监理工程师批复的纠正措施,对产生不合格品项的责任人下达纠正措施,进行

监督检查,验证实施情况是否按进度完成。

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控制与管理措施

6.1根据与甲方鉴订的安全文明、消防责任书,设专人负责责任区内的安全文明施工,并与施工人员签订安全文明、消防责任书,在各楼层内划分各施工班组的安全文明、施工消防责任区,责任落实到人。

6.2各种进场材料按甲方指定位置堆放整齐、标识准确。

6.3施工现场保持工完场清,各种物资、设备线路架设井然有序,垃圾废料分类处理(所有垃圾必须用袋装,防止尘土飞扬),运到甲方指定的临时堆放场地,并外运消纳。

6.4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应控制在政府规定的不影响扰民的分贝数内,对噪音过大的操作,应设置封闭操作间。

6.5楼内卫生清扫前必须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施工质量及危害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6.6对于现场气体的挥发,现场地面排水及排污进行预先限制、约定,避免由此引起的污染。

7安全措施

7.1对进场施工的施工班组和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并签订安全产协议书。

7.2每周一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及奖罚制度,并定期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检查、整改。

7.3现场设置的临时办公室、仓库、材料堆放地、临时用水、用电的接驳,消防设备及消防器材的布置,必须绘制施工总平面图报甲方审批(施工总平面图见附图二)。

8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措施

8.1施工技术资料由技术负责人参考418#文件《北京市编制建筑安装工程竣工档案和资料的具体要求及作法》要求,各类资料随工程进度及时上报甲方。

8.2工程竣工资料由专职资料员按《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的规定进行整理、编目、分类、装订成册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8.3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职责(见附图三)

9与设计、甲方、其它专业的协调

9.1与设计的协调

9.1.1明了设计意图与工艺要求,根据设计要求拟定施工方案,预先提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协助设计部门完善施工图纸。

10与甲方的协调

10.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经甲方、监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施工,并随

时接受甲方及监理的检查。

10.2所有入场的材料、设备均应备齐报验资料,上报甲方、监理验收,对需要进行试验的材料,应主动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10.3分部分项工程的报验经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技术资料,上报甲方及监理验收,服从甲方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甲方的现场管理规章制度。

11与其它专业的协调

11.1根据装饰设计要求,检查装饰设计标高,节点作法与其它专业是否有冲突的部位,作好记录,与设计及各专业共同作出处理意见,报甲方及监理审批后实施。

11.2作出标段内施工进度计划,配合各专业施工进度计划,报甲方协调。

11.3作好各种交接检查工作。

11.4各专业预留孔洞及设备安装位置应提前下发给装饰施工单位,便于装饰公司在施工图深化设计中对各种预留孔洞及安装位置进行准确,合理的排列。

11.5各专业应对现场施工人随时进行教育,在施工中相互配合,严禁损坏他人成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